經文:利未記23:15-22;使徒行傳2:1-4
第十五、十六節說:「你們要從安息日的次日,獻禾捆為搖祭的那日算起,要滿了七個安息日,到第七個安息日的次日,共計五十天,要將新素祭獻給耶和華」。這所說的是甚麼的節期?經文中不像先前所說:是耶和華的逾越節;向耶和華守的無酵節(利23:4,6)。然而「要從安息日的次日,獻禾捆為搖祭的那日算起」這話,對照上文,這安息日,可知指的正是無酵節中的安息日,這日的次日,就是將初熟莊稼的一捆,帶給祭司在耶和華面前搖一搖的日子,即「初熟節」。從這初熟節算起第五十天。這第五十天是甚麼日子?
一、五旬節的時間
初熟節,乃預示主耶穌復活的日子。而主復活後,在被接升天之前,使徒行傳記載,四十天之久,祂向門徒們顯現,對他們講說神國的事,並囑咐他們不要離開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應許的,就是他們曾聽見祂所說過的。因此,在主升天之後,門徒就從那橄欖山回到耶路撒冷,和幾個婦女、耶穌的母親馬利亞並耶穌的弟兄,聚集在一間樓房,同心合意的恒切禱告。數量達一百二十人。到了第十天,也就是主復活後的第五十天。使徒行傳第二章說「五旬節」到了。原來的意思是到了第五十天。我們中國傳統以十天為一旬,所以五旬就是五十天。英文聖經按希臘文音譯為Pentecost。這翻譯為五旬節的第五十日,是甚麼日子?使徒行傳記載,在那一天,聖靈好像一陣大風吹過,充滿了這些門徒們所在的屋子,又有舌頭如火焰顯出,分落在他們各人的頭上,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所以這第五十天,這五旬節也就是聖靈降臨的日子。因此在基督教中,也就稱它作聖靈降臨節。在民數記和申命記這節日被稱為七七節,因為它是從安息日的次日算起,經過七個安息日,因此就稱作七七節,這七七節也是從他們開鐮收割禾稼時算起的,所以也是他們收割、收小麥的時候,因此亦稱作收割節(出23:16,34:22)。
二、五旬節的意義
這五旬節僅是為預言聖靈降臨嗎?不錯,在這一天聖靈的確是降在那一百二十個門徒的身上,他們確實是被聖靈所充滿,按聖靈所賜說起方言—別國的言語,從聖靈得着了主所應許的能力,使得他們能勇敢的站起來為主作見證(徒1:8),因着他們的見證,所講說神的大作為,並彼得所講的道,那一天就有三千人受浸歸入基督。這的確是不得了的大事。這常和主在一起的門徒,他們不只在主復活後,在向他們顯現時,藉着主向他們吹氣並說「你們受聖靈」(約20:22)而領受了內住的聖靈,如今在這五旬節,他們又領受了從上頭來的聖靈,叫他們得着能力為主作見證。我們這些蒙恩的人同樣也領受了聖靈的內住,我們也同樣需要經歷聖靈澆灌與充滿,叫我們得着能力為主作見證,這是我們應有的認識,並當有的經歷。然而這五旬節的聖靈降臨,就為使這些人得着能力,被聖靈充滿而已嗎?顯然不是。因為聖靈的降臨,不是只為叫人得充滿,得着恩賜,聖靈的目的,乃是叫人得能力作基督的見證,把人帶到神面前蒙拯救,使得着重生的人來建立基督的教會。這些被聖靈充滿的人,乃是同被浸入基督,成為基督的身體,正如林前12:13所說:「我們不拘是猶太人,是希利尼人,是為奴的,是自主的,都從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飲於一位聖靈」。所以在這裏說:「到第七個安息日的次日,共計五十天,要將新素祭獻給耶和華」。
三、新素祭之所指
甚麼是新素祭?這祭自然與平常的素祭不同,因為這新素祭雖然也是用細麵伊法十分之二做的,和初熟節所獻的素祭一樣(利23:13)。但是這素祭不同於平常之素祭的就是加上酵,作成兩個餅。素祭乃是預表基督,所以是不能有酵的,但這新素祭卻是加入酵。然而這有酵的新素祭又稱為獻給神的初熟之物(利23:17)。所以這顯然說出這是與基督有關,但卻又不完全等同於基督。我們曉得酵通常是指罪,可說是罪的記號,因此這素祭所要表明的,就是具有罪人的性質,卻又是與基督聯合的,或說在基督裏的。這指的明顯就是教會。也就是林前15:23所說的:初熟的果子是基督;以後,…是那些屬基督的。那些屬基督的就是教會。教會雖然是屬基督的,但組成卻是我們這些在亞當裏,有罪的性情的人。然而因着蒙恩得與基督聯合,就成了得以獻在神面前的初熟之物。這實在是神的大恩典。再者,這兩個加上酵的新素祭餅,「二」乃是指着見證說的(申17:6,太18:16),教會就是主的見證,同時也是指着猶太人和外邦人,因為教會有猶太人也有外邦人,聖靈不只降在猶太人身上,也降在外邦人身上(徒2:1-4,10:44-46)。但是教會又不分猶太人和外邦人(加3:27-28),因為兩下已藉着基督,被一個聖靈所感得以進到父面前(弗2:18)。
四、獻為初熟之物
雖然這新素祭加入了酵,說明我們的本相、地上教會的光景,但這二餅卻是烤成的。換言之,這乃是已經與基督同釘死的,罪已不能作我們的主(羅6:6-7,14)。同時,這新素祭的餅何以能獻在神面前作初熟之物蒙神悅納?接下來的經文說:「又要將一歲、沒有殘疾的羊羔七隻、公牛犢一隻、公綿羊兩隻,和餅一同奉上。這些與同獻的素祭和奠祭要作為燔祭獻給耶和華,就是作馨香的火祭獻給耶和華。你們要獻一隻公山羊為贖罪祭,兩隻一歲的公綿羊羔為平安祭。祭司要把這些和初熟麥子作的餅一同作搖祭」。這所獻的祭,在七節期中是數量第二多的祭。這燔祭,贖罪祭,素祭,奠祭,自然都是說到基督的所是,以及祂的所作,叫我們得在神面前蒙恩的原因。的確,我們能在神面前蒙悅納,完全不是我們自己,照我們的本相,實在無善足稱,是主叫我們在祂裏面而被接納,得蒙喜悅。所以在這節期(唯獨這節期),特別提能到平安祭。這平安祭也就是甘心祭(申16:10)。是的!我們若看見在神面前所蒙的是那麼大的救恩,又豈能不甘心將自己所有的獻上,對神如此恩典的回應?再者,在說到這節期的末了,不只要宣告聖會,進入安息,神說:「在你們的地收割莊稼,不可割盡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遺落的;要留給窮人和寄居的」。這顯然說明,從今天起,從這五旬節到吹角節前,恩典的門敞開了,正如林後6:2說:「看哪!現在正是悅納的時候;現在正是拯救的日子」。人只要來到神百姓的禾田上,都能得着滿足,經歷神的豐富。在路得記裏,我們不就看見路得在波阿斯田裏的故事嗎?只因她的跟隨拿俄米,結果就在田裏,不只能拾得麥穗,更遇見了大財主波阿斯。今天這恩典也應從我們,從教會顯揚出去。因為這正是神對我們所說的話,是我們當將神恩典顯明的日子。願主恩待我們。
□ 黃漢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