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8日:梁景法〈常常竭力 多作主工 (六) :「凡你們所作的,都要憑愛心而作。」〉

經文:
1. 「所以,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為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裏面不是徒然的。」(林前15:58)

2. 「你們務要儆醒,在真道上站立得穩,要作大丈夫,要剛強。凡你們所作的,都要憑愛心而作。」(林前16:13-14)

一. 信徒如何面對人生的困難和挑戰
世上不斷有挑戰,無論是國家、社會、抑或家庭、個人,常會面對困難和問題。教會面對問題時,不是靠專家就能夠解決。屬靈的工作必須用屬靈的方法,按照神的方式來處理。須以聖經原則來解決問題。我們如果碰到難處就心灰意冷,甚至放棄,怎能有進步和成長!在黑暗的世代,屬靈生命如何能達至 : 「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作主工」的成熟程度?保羅察覺到哥林多教會當中的危機和隱憂,他寫信提醒他們如何面對和得力的祕訣。「你們務要儆醒,在真道上站立得穩,要作大丈夫,要剛強。凡你們所作的,都要憑愛心而作。」(林前16:13-14) 可以說是書信末段的最後忠告。保羅以上面的話作勸勉及總結,與(林前15:58)遙相呼應。 
        如何堅固 : 務要儆醒,在真道上站立得穩。
        不可搖動 : 要作大丈夫,要剛強。
        常常竭力多作主工 : 凡你們所作的,都要憑愛心而作。
        如何在信心上堅固?秘訣在於:務要儆醒,在真道上站立得穩。

二. 務要儆醒,在真道上站立得穩
「儆醒」這詞在新約聖經共出現22次,其中福音書出現13次,都是主在講論末世,或是被釘十字架前,對門徒的重要提醒。原文意思是過河時,腳踏濕滑石頭,必須謹慎、小心翼翼,提高警覺的態度。迎接天國降臨,首在「儆醒」;凡對主的再來掉以輕心的,就是不夠儆醒。主說了三個比喻(馬太福音24: 36-44)提醒我們要儆醒、要預備。

1. 儆醒是等候主再來的生活態度
儆醒的生活態度:就是相信神的話,選擇走主的路,預備自己,甘心付代價。第一個比喻是挪亞建方舟:那時的人都將挪亞看作是傻瓜。挪亞相信神,不理譏誚。當其他人在享受,照常吃喝嫁娶,他卻在烈日下默默工作。選擇活在神的面前,就必須選擇放棄世上的一些活動和享樂。每一種選擇都有代價,問題是這代價是否值得。洪水一來,挪亞全家得救,其他人都被沖走,喪失一切。你應很清楚哪一種堅持才值得!第二個例子:兩個人在田裡或在推磨,取去一個,撇下一個。即使表面大家都在做一樣的事,卻不一定都得主的稱許。主要門徒「儆醒」:不能粗心大意。我們必須是「在主裏面」勞苦作工,才不徒然(林前15:58);否則,有一天終要被火燒掉,後悔不及(林前3:10-15)。因此,不但態度要對、方法和材料也要對;所作的一切必須合乎真道,才有永存的價值,主才會悅納。第三個比喻:家主若不希望有賊進屋,就要先作預備,鎖好門窗才休息。主來的時候,誰都不知道。因此主用這三個比喻提醒我們:若不儆醒,後果堪虞,沒有後悔的機會。要預備好,天天儆醒,隨時準備見主面。

2. 儆醒是要防備敵人-要作大丈夫,要剛強。
「務要謹守,儆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彼前5:8) 魔鬼又叫撒但,原文是讒謗者,因牠讒謗神(參創3:5),躲在背後讒謗教會(彼前2:12;3:16;4:4)。我們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乃是與屬靈氣的惡魔爭戰。魔鬼從起初就是殺人的,是說謊者的父(約8:44)殺人者散佈仇恨,說謊者扭曲真理。藏在人背後的魔鬼,有時裝作光明的天使,以欺騙手法得人(林後11:14);有時張牙舞爪,如同吼叫的獅子,公然吞噬人。魔鬼專門破壞神的工作,拆毀教會,攻擊屬主的人。基督徒每天的生活,都是一場屬靈的爭戰。要提高警覺,洞悉仇敵的詭計:就是散佈謠言和仇恨,詆毀真理,漠視生命,叫信徒分裂,破壞教會,拆毀神的工作。仇敵魔鬼到處巡行,「尋找可吞吃的人」:就是不謹守儆醒,輕率隨便生活的人,我們絕不可鬆懈。戰勝這兇猛仇敵的方法,就是要用堅固的信心抵擋他(彼前5:9)。我要作大丈夫,要剛強,完成主的使命,叫福音傳遍天下。

3. 儆醒是要禱告 – 與神親近,恩典之源
主提醒門徒要儆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 (可14:38) 。耶穌不願意再來的時候,看見我們睡着。我們要承擔主的使命,傳福音,就要有儆醒禱告的生活。「你們要時時儆醒,常常祈求,使你們能逃避這一切要來的事,得以站立在人子面前。」(路21:36)。禱告是與神相交,藉着禱告我們能分辨是非,能夠勝過對將來的憂慮和災難的恐懼,也能得着承擔使命的能力(雅5:16)和智慧(弗1:17)。我們傳福音時,就能夠緊貼神對這時代的心意。社會進步,為什麼人越有知識,卻越多問題?因為科學、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沒有關心人裏頭的罪惡問題。知識和科技,不能除去人性裏面罪的根源。人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真正的需要又是什麼?當人沒有主耶穌作道路、真理和生命的時候,受到不同的主義吸引,追求虛渺的理想以致容易迷失方向,得不到時又失去平安。在今天歷史最後的階段,我們更應把握機會,也許社會環境惡劣,「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儆醒禱告。」(彼前4:7) 彼得引述主對門徒叮嚀「要謹慎自守,儆醒禱告」的同時,他接著與保羅一樣,提醒我們:「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彼前4:8) 與林前16:14「凡你們所作的,都要憑愛心而作。」互相呼應。

三. 凡你們所作的,都要憑愛心而作
「最要緊的」指在等候主再來時,教會生活中首要任務。愛能使我們包容別人的虧欠;使我們挽回弟兄的錯失,讓他從迷路上回轉,不致於犯更多的罪(加6:1,雅5:19-20)。愛叫我們寧可自己吃虧,也要尋求別人的益處;愛使我們能超越損失,勝過許多被人得罪的事。恨能挑啟爭端:愛能遮掩一切過錯(箴10:12)。已故美國總統里根在紀念二戰勝利40周年的演講中,講述了一個感人的聖誕故事,鼓勵人與人,國家之間的寬恕與和解。故事發生在1944年的聖誕夜。此時,以美國為首的盟軍在諾曼第成功登陸,對納粹德軍發動攻勢。德軍也作最後反擊,爆發二戰最慘烈恐怖的一場戰役,雙方動員百萬大軍,死傷無數。故事講述12月24曰平安夜下著大雪,幾個美軍和德軍先後在森林迷路,到了一個德國家庭,他們因著基督徒女屋主的勇氣、包容和接納,藉她的禱告和無私奉獻,雙方放下仇恨,享受一頓溫暖和平的晚餐和休息。第二天在互相關懷的情景下各自離別,這故事散發出由基督而來的愛與和平。但願信徒都能靠著主,用主的愛心和勇氣化解仇恨,祈願受害者施予寬恕,作惡者回歸人性,所有人免受戰亂、暴虐和恐懼,將耶穌基督的愛與和平顯明出來。

四. 總結
林前13章將「愛」描述得淋漓透徹,那是弟兄姊妹之間彼此交通、團契的通道和條件。神愛我們,救了我們,又把這愛放在我們心裏,成為我們生活為人的根基和動力。愛是我們行事的原則,唯有愛能造就人。在我們成長過程中,不論是儆醒或爭戰,都要被愛所管理。 「…但知識是叫人自高自大,惟有愛心能造就人。」(林前8:1)因為愛是從神而來,愛超越了知識。用愛造就人的果效,遠遠勝過用知識造就人。知識帶來論斷批評,愛卻帶來包容赦免。知識常常使人自高自大,愛卻使人謙卑柔和。今天我們所處的環境,看重知識的追求,卻忽略愛的實踐。「唯有愛心才能夠造就人」!讓我們回到主裡,調整自己的生命。一起學習少說多做;少批評,多包容。重新回到主的愛裡,用愛彼此造就、叫弟兄姊妹同被建立,長成基督的身量,裝飾整齊,預備迎見我們的主。


□ 梁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