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4日:陳偉忠〈合乎主用的基甸〉

今日我想透過一個舊約人物─基甸來交通「合乎主用」這個題目。選擇基甸來分享,因為基甸和我們是一樣平凡的人,雖然他有優點,但他有的軟弱也不少。但神都使用他,所以盼望在他身上我們能得著提醒,知道怎樣預備自己,以至合乎主用。

基甸的事蹟記載在【士師記】,【士師記】所記的是以色列人悲慘的歷史。以色列人離開了埃及,進到了神應許的迦南美地。他們本當享用神的豐富(申六1-10),但他們在神的應許之地卻是貧窮且被轄制。為甚麼呢?因為他們沒有按照神的吩咐,把那地的外邦異族滅絶,以至外邦的偶像反過來引誘他們犯罪,他們因而落在外族的轄制之下苟延殘喘。這和我們今天的光景也很相似,我們都是蒙恩得救,得著耶穌基督豐盛救恩的人,我們理當活在豐富與得勝的生活中。但就如以色列人在士師記所載的歷史一樣,他們不能在迦南地享用安息,反受欺壓,我們今天也一樣軟弱、貧乏、被捆綁。為甚麼會如此的呢?以色列人因沒有將異族除盡,以至留下破口,今天我們也因留戀世界及舊造的一切,捨不得除掉,因此也留下了破口。有不少學生每天竟花八小時以上的時間上網及打機,也有青年為進修而忙得自己筋疲力竭,亦有家長為要叫孩子學得世界的各種技能而密密填滿每天的時間。因此不知不覺間,我們屬靈的生命就軟弱疲乏了。因為我們暗中藏有偶像,沒有在一切事上讓主居首位。

現在讓我們來看一看基甸,看在他身上,我們能得著甚麼提醒。聖經中基甸第一次的出現是在士師記的六章11節,那時他正在俄弗拉的酒醡打麥子。

 

1.殷勤儆醒(士六11〜13)

雖然基甸至少有十個僕人可以為他代勞,但他仍親手作工打麥子,並沒有假手於人。這顯出他勤勞殷勤的性格。基甸打麥子的地方是在酒醡,其實在禾塲打麥子更快,更輕鬆。但因他防備米甸人,所以他揀了一個隱蔽的地方打麥子,這反映出基甸是個儆醒防備,不是個心存僥倖的人。此外俄弗拉的地名,有儆醒的意思。所謂儆醒,就是事情未發生以先,你先有準備。你可有學習儆醒禱告(太廿六41)?我們都有軟弱,但儆醒禱告能幫助我們支取力量面對突發事件。此外,我們也要學習儆醒自守(彼前五8),就是我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守著神的話,不與世界妥協。除儆醒外,俄弗拉亦有渴慕的意思。基甸說:“耶和華若與我們同在,我們何至遭遇這一切事呢?”從這也反映出基甸愛慕神的心。

 

2.埋怨疑惑(士六13,37〜39)

基甸亦有軟弱的地方,就是他埋怨神(士六13下)。這也是我們常犯的毛病,埋怨不可取,在埋怨以先,我們當先省察自己,看我們有沒有自己的偏見或隱藏的罪。除埋怨外,基甸也曾有信心不足,心存懷疑的時候。但他雖有懷疑,卻沒有被懷疑絆倒,他隨即求神的印證。當得到印證後,他就勇往直前,再無疑慮了。

 

3.自覺微小(士六14)

其實基甸和他的家族,並不是貧窮卑下的,至少他能有十個僕人供他差遣。但他在創造萬物的神面前,自覺微小,因他知道自己在神面前沒有可誇。我們或許在地上有車,有樓,但這些並不叫我們在神面前顯得富有,願基甸的謙卑成為我們的榜樣。

 

4.倚靠神而得力(士六16)

基甸不但自覺微小,也自覺沒有能力承担責任。但神的能力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林後十二9)。只要人在軟弱中不再倚靠自己,完全倚靠神,那麼神的能力就能透過他彰顯。

 

5.自潔(士六25〜26)

潔淨自己是承擔職責的第一步。神要求基甸取“父親的牛”來,意思是基甸代表父家獻祭,並為父家認罪悔改。並且要他獻上“第二隻牛”,頭一隻公牛可能已獻給巴力,那是荒廢了的年日。現在獻的第二隻牛,指有第二次的機會奉獻給主,贖回光陰。巴力的壇拆毀後,基甸為神建立新壇。這是指人自潔後,要建立與神的關係,重新確立神的位置,才能有帶領的工作。

 

總結:

基甸有軟弱,覺得被神遺棄。但他並沒有因此下沉,反倒他仍儆醒渴慕神的同在。他自覺微小無力,但因他順服神的話,最後他能成為耶路巴力。他也雖曾疑惑困擾,但他並不因此放棄,他到神面前求印證,得著印證後他就抓著神的應許勇往直前。基甸與我們實在是一樣性情的人,但他怎樣在神面前不放棄,以至能被神使用,願他的榜樣成為我們的提醒與激勵。

 

□ 陳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