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7日:張文浩〈耶穌說:我是世界的光〉

經文:約八12;太廿八18-20

約翰福音八12:耶穌又對眾人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

馬太福音廿八18-20: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這兩段經文都是主在地上的時候說的話。第一段經文,主向人宣告,祂是世界的光。第二段經文,有人稱之為「大使命」。是主向祂的門徒,當然也包括我們說的。

上星期錦明弟兄分享了詩篇第一篇。其中第3節提到「他(義人)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弟兄提到樹要成長需要有三樣東西:第一當然是水,第二是空氣,第三就是光。今天我所講的題目就是和光有關。當我們談到生根建造,根要長得深,就不能沒有水,亦不能沒有光。水是生命之源,神的說話,帶着生命,我們栽在活水旁就連上生命,我們就會成長。

光是一種很普通,但又很特別的東西。一般人,一出生,除非眼有毛病,否則都會接觸到光。不過用「接觸」這個詞又好像不太準確,因為光不是可以用手觸摸得到的,雖然我們有時可以通過光所帶來的熱而感受到光。

創世記一3-4

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

聖經中第一次出現光的地方就是創世記第一章3節。按照原文,光的意思跟我們一般所認知的意思分別不大。

另外有讀經的人告訴我們,光是神創造的第一個元素。留意一點,這時候還沒有光體,光體是在第四天才造的,但第一天已經有光。所以這時候的光並不是由光體發出來的。後來,我的體會有一點變化。按照我們一般的理解,元素是物質最基本的成分,但一般來說,我們又不會認為光是屬於物質,所以稱為第一元素,好像有點奇怪。我思想的時候,就想到愛恩斯坦對光很有研究,在他提的狹義相對論中,設定了光速不變的原理,這點亦為後人所證實。後來到廣義相對論,描述重力與時間的關係。又因光速不變,推導出時間會因重力和速度而產生變化,所以光和時間是有關聯的。我個人對這節聖經的理解是時間是從創世記一章三節開始的。這時候神創造了天地,不單只創造了物質與空間的世界,亦啟動了時間。我以前對「宇宙」這個詞的理解,以為就是所有,地球、太陽系,及其它星系組成的空間及物質,所以神創造天地,就是造了這些,後來才知道原來中國的古人對宇宙的認知是不同的。「宇宙」這詞是由「宇」和「宙」組成的。「宇」原指屋檐,後來擴展為「上下四方」的空間總稱,象徵包容萬物的廣袤性。「宙」本義為棟樑,引申為「古往今來」的時間總稱,體現時間的流動與無限延續。合稱「宇宙」即包括了所有的空間和時間。所以中國古代人對宇宙的認知,可以說和聖經吻合。

(一)   使萬民作我的門徒

太廿八19上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

約一4;9

4 生命在他裡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

9 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

約翰福音這裏所說的光,就是1:1節所說的道,亦即是耶穌。耶穌就是那真光,那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祂的救恩是為着全人類的,只要接受,都可得着。創世記一3下提到光和暗分開。當我們受到神的光照,我們就知道我們是罪人,我們需要救恩。因着主耶穌真光的照耀,我們眼睛才開了,才知道自己本來在黑暗中,在黑暗中自己卻不知道。今天我們因着神光的光照,我們願意與黑暗分開,但世界上還有很多人還未有聽過福音的,所以我們有責任,按着大使命的要求,去,使萬民作主的門徒。

過去一段日子,主都在不同的工場為我們開了福音的門,李中、護老院、印度等。雖然主量給我們的每一個人不一定相同,但肯定是,我們有福音的債要還。上星期,大家有留意報告的話,應該知道教會服事同工們正在禱告尋求主的意思,是否再往印度探訪及配搭福音事工。請弟兄姊妹為此擺上禱告,另外,主若願意我們前往,我們亦需要服事同工,所以大家的禱告,也要尋求主有否將負擔擺在你身上。

(二)   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

受浸是主的吩咐、主的要求。使徒保羅還未信主的時候,雖然他師出名門,但當他在大馬色的路上遇見大光,他醒悟過來,信了主。他按着主的吩咐,立刻受了浸,

前面7月6日教會有受浸聚會,在座已經信主,而又未受浸的,要好好禱告,作這公開的見證。

(三)   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

提摩太後書三16-17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聖經記載了神的話,我們通過遵行神的話,生命得以成長。

馬太福音五14-16

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

我們前面讀過主是世界的光,這節說,我們是世上的光。我們不是本身能發光,乃是反照主的榮光。這裏說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台上。這裏的斗,是盛穀物的容器。因斗是盛食物的,所以有讀聖經的人靈意解讀為生活的需求,將真理掩蓋。不知道這解讀是否正確,而事實上,因任何原因不將自己基督徒的身份表明出來,可能都不太正確。我們的光照在人前,必需有好行為。

(四)   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主應許我們,我們如此行,就常與我們同在。我們在祂裏面亦得以成長。

總結

詩篇一一九105

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

主的話就是我們指路的燈光,引領我們的路,叫我們走在主的路上,我們就在祂面生根建造,滿有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