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 2015

2015年12月27日:陳福生〈得神喜悅的但以理(6)— 與神同心〉

今年教會的主題是「要得主的喜悅」(林後59),還有幾天2015年就過去了;我們在要得主的喜悅的事上,學習了多少?我們怎麼說但以理是得神的喜悅呢?在但以理書中,神三次說到但以理是「大蒙眷愛」的!我們也從但以理生命的學習中,可以看見他怎樣得神的喜悅!(1)立志向神(但11-21),他面對利誘和同化時,不被玷污、不愛世界、有受苦的心志。(2)專心靠神(但27-8章),他面對困難、壓力時,有神的平安在心裡;並曉得祈求天上的神。(3)火煉見證(但31-30),但以理的三個朋友得神的喜悅,因面對生死的問題時,他們也從容就義,對神有信靠;即或不然也不屈服,更顯出生命的見證。(4)有神的靈(但4-5章),他知道至高者在人的國中掌權,世上一切事情都會按照神的旨意成就;他行事為人都是按著在他裡頭神的靈來作!(5)美好靈性(但6章),他能忠心辦事、毫無過失、常事奉神,是因有美好的靈性。

6)但以理與神同心(但9- 12章)

但以理得神的喜悅,最重要的是他體會神的心與神同心:1、常讀主話(但91- 2):但以理因常讀神的話,就得知神對以色列民的旨意,以致他能明白神的心。

a、我們也應常讀主的話來認識耶穌基督的見證(約539),也使我們能更多明白神的心意,可以為主作見證。

b、神的話是我們屬靈生命的要素,主的話是我們生命的糧,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裏所出的一切話(路44)。

c、我們多讀主的話,就能熟練仁義的道理;我們的心竅才習練得通達,能分辨好歹了。(來512-14

2、同氣連枝(但94- 5):但以理沒有因以色列民犯罪,導致國破家亡而埋怨他們,反之站在他們的同一地位來向神祈禱、認罪;因他知道他們同屬一個民族,以色列民的事也就是他的事,他不會置身事外。這也應是我們看待其他肢體的態度,弟兄姊妹的事也就是我們的事。

a、我們互為肢體,誰也不能沒有誰(林前1220-21);

b、我們互為肢體,誰也不能輕看誰(林前1222-25);

c、我們互為肢體,一同受苦、一同快樂(林前1226-27)。

3、體會神心(但917- 19):但以理體會神的心腸,他知道神愛這班被稱為衪名下的民,所以他是按著神的心來為他們向神懇求。我們也要體會神的心,衪願意屬衪的人都能被模成神兒子的形像,被帶進榮耀裡。所以我們也要按著神的心意來為弟兄姊妹向神禱告,願神旨得成!

4、產難禱告(但92- 3)(但101- 3):但以理遇危難曉得來尋求神,無論發生什麼事,他的禱告和感謝都與素常一樣。而且他為神的旨意有個產難的禱告,他掛心神的事,以致於「禁食,披麻蒙灰,定意向主神祈禱懇求」、「當那時,我但以理悲傷了三個七日」。保羅同樣天天掛心教會的事(林後1128)。我們為神家的事,可有天天掛在心上?我們為教會、為肢體可有過產難的禱告?

七十個七的異象(但924- 27

因著但以理為神的事有產難的禱告,神就向他開啟更大的啟示,使他得知七十個七的異象, 這異象是關乎主再來及敵基督的事。我們現今正是處於教會時代的末期,最後一個七快到了!但我們也許會問,為甚麼主耶穌還未回來呢?其實主不是耽延,乃是寬容我們,衪願人人都悔改(彼後38-10)。並且,現在有一個攔阻敵基督的,是叫牠到了的時候才可以顯露(帖後25-8)。那攔阻牠的是甚麼?就是教會中的得勝者,神仍藉著他們向世人傳福音、作見證。但當主再來時,得勝者就被提去,敵基督就顯露出來。但願我們也在得勝者被提的行列中!等候主再來的態度:

1、不要動心、不要驚慌、不被誘惑(帖後21-4);

2、該當過聖潔、敬虔的生活;切切仰望並催促(傳福音)神的日子來到;就當殷勤,使自己沒有玷污,無可指摘(彼後311-13)。

3、顯出生命的見證:「弟兄勝過牠,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見證的道。他們雖至於死,也不愛惜性命。」(啟1211

2015年12月20日:林永存〈人子顯現的日子〉

主耶穌說「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降臨也要怎樣。」「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降臨也要怎樣。」關於人子降臨和顯現,聖經如何講論?

一)主再來分三階段

使徒行傳1章記載主耶穌復活以後向門徒顯現四十天之久,然後從橄欖山被取上升,在空中被雲彩接去就不見了。主耶穌之後到那裡?參考希伯來書(來8:11, 2:2),我們曉得祂乃是上升至神寶座那裡。不但如此,當祂被取上升以後,有兩個身穿白衣的人告訴門徒「祂怎樣往天上去,祂還要怎樣來」。那就是說,主耶穌當日如何由地上往天上去,將來祂也照樣從天上回到地上;祂往天上去時如何分為三個階段,將來祂再來時也照樣分為三個階段。

主往天上去的三個階段:

一:主在橄欖山被取上升

二:主上升至空中雲彩間

三:主上升至神寶座那裡

主再來時的三個階段:

一:主從神寶座開始降臨

二:主降臨至空中雲彩間

三:主降臨顯現在橄欖山

主從橄欖山上升至空中雲彩的一段路程如何讓當日門徒舉目看見,將來主從空中降臨至橄欖山的一段路程也同樣公開顯現要叫世人看見;主從空中雲彩間上升至神寶座的一段路程如何不為當日門徒所見,將來主從神寶座出發到空中雲彩間的一段路程同樣也是隱藏不被人看見。

二)主從神寶座開始降臨

在馬太福音24章,主告訴門徒祂回來的時候乃是隱藏不宣,在人想不到時「取去一個,撇下一個」(太24:40-44),到底那被取去的被取到那裡?參考啟示錄關於「被提到神寶座那裡」和「在寶座前」的記載 (啟12:4-5,14:3), 我們即曉得當主從寶座出發前,地上將有一班人首先被提到神寶座前,他們要與主一同降臨。聖經指明,這班人乃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見證的道」而得勝,他們緊緊跟隨主「雖至於死也不愛惜性命」。不但如此,在這批得勝者中有人更要得著那上好優先的復活,就是保羅所說「或者我也得以從死裡復活」(腓3:11) 中所指的復活,也是希伯來書作者所提到的「更美的復活」(來11:35) 。神的話指明,「在頭一次復活有份的有福了,聖潔了!第二次的死在他們身上沒有權柄。他們必做神和基督的祭司,並要與基督一同做王一千年。」(啟20:6)

三)主降臨至空中雲彩間

當主降臨至空中雲彩間,將有「呼叫的聲音和天使長的聲音,又有神的號吹響」,然後「那在基督裡死了的人必先復活,以後我們這活著還存留的人必和他們一同被提到雲裡,在空中與主相遇」(帖前4:16-17)。參考啟示錄14章的記載,此乃收割地上莊稼之時,大批的信徒要復活被提至空中。隨後空中將設立審判台, 眾人要「在基督台前顯露出來,叫各人按著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惡受報」(林後5:10)。審判台前「有火發現,這火要試驗各人的工程怎樣,人在那根基上所建造的工程若存得住,他就要得賞賜;人的工程若被燒了,他就要受虧損」(林前3:13-15)。

四)主降臨顯現在橄欖山

當主降臨至空中後,地上將有大災難,主告訴門徒「那些日子的災難一過去,日頭就變黑了,月亮也不放光,眾星要從天上墜落,天勢都要震動。那時,人子的兆頭要顯在天上,地上的萬族都要哀哭。他們要看見人子有能力、有大榮耀駕著天上的雲降臨」(太24:29-30)。先知撒迦利亞指明當那日主必降臨到橄欖山上 (亞14;4),然後眾先知所預言耶和華的日子來到,祂要「聚集萬民,帶他們下到約沙法谷,在那裡施行審判」(珥3:2)。當那些日子,仇敵叫世上眾王聚集在哈米吉多頓一起爭戰,最終獸與假先知都被擒拿,被扔在燒著硫磺的火湖裡 (啟19:19-20)。之後千年國度要開展,得勝仇敵者要與基督一同做王一千年 (啟20:4)。

五)要儆醒預備作得勝者

親愛的弟兄姊妹,盼望神的話不但叫我們認識人子降臨的情形,更叫我們受激勵回應主的呼召 (啟3;20-21):當此黑夜已深白晝將近之際,儆醒忍耐 (彼前1:6-7) 殷勤預備 (彼後1:10-11),作一得勝者等候迎接主的再來。聖經記載當主第一次到地上來時,雖然許多以色列人都沒有預備好迎接基督的降臨,然而路加福音2章提到在耶路撒冷有一個人名叫西面,他被聖靈感動曉得自己在未死以前要看見神所立的基督;又有女先知亞拿為著基督的降臨不離開聖殿,禁食祈求晝夜侍奉神。結果,那一天他們在聖殿中都得著了所盼望的,親眼看見了神所立的基督!

親愛的弟兄姊妹,巴不得今天主也在祂的教會中得著同樣的一班人,儆醒等候預備迎接主的再來。主耶穌明示當祂降臨時「那日子就如同網羅忽然臨到…全地上一切居住的人」(路21:34-35),但願我們都作好準備,當那日子算為配逃避這一切要來的事,得以站立在人子面前。

2015年12月13日:梁景法〈神所喜悅的人(四)〉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來11:6)「我們應當靠着耶穌,常常以頌讚為祭獻給神,這就是那承認主名之人嘴脣的果子。只是不可忘記行善和捐輸的事,因為這樣的祭,是神所喜悅的。」(來13:15-16)

我們曾分享那些出埃及的以色列人,為何得不著神的喜悅。並藉著迦勒的一生,明白他得神喜悅的原因。人到神面前來,必須依靠信心。「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我們又再看這些以色列人不信的惡心如何形成? 如何才能得蒙保守,憑信心有分於基督的一切豐富。主是唯一的道路、眞理、生命,靠衪我們才可與神復和,我們要單單仰望那位大祭司: 就是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

(一) 救贖的目的 

「原來那為萬物所屬為萬物所本的,要領許多的兒子進榮耀裏去,使救他們的元帥,因受苦難得以完全,本是合宜的。因那使人成聖的和那些得以成聖的,都是出於一。所以,祂稱他們為弟兄也不以為恥,說:『我要將你的名傳與我的弟兄,在會中我要頌揚你。』」(來2:10-12)救贖的目的從人的一方面而言–主耶穌不僅為我們成就了救恩,祂也要領導我們完滿達成救恩的終極目標-要領許多的兒子進榮耀裏去。主耶穌作我們救恩的元帥,祂清楚在這條路上將會遭遇的情況,也為我們作好準備,我們只管跟隨祂的腳蹤行,必定會達到榮耀的境地。另一方面,主領許多的兒子進到榮耀裏去、還有一個目的-『將你的名傳與我的弟兄,在會中我要頌揚你」。『頌揚你』指讚美敬拜神。基督的工作,一面是把父神帶給我們,叫我們更多認識父,信靠衪、並藉耶穌基督從父得着一切屬靈的福氣、進入榮耀;另一面把我們帶到父面前,將榮耀歸給衪。(羅15:5-6)

(二) 以頌讚為祭獻給神 

我們所有的一切,都是從神領受的,都是神的恩典。為此,聖徒必須要“常常”獻上頌讚的祭。我們要在神面前學習作一個讚美的人。大衛作詩說,一天要三次禱告神,(詩55:17),讚美神卻一天要有七次(詩119:164)。由此可見讚美是何等要緊的事,我們要好好的學習,讚美是很好的屬靈操練,是神所喜悅的。「你們要向耶和華唱新歌!全地都要向耶和華歌唱!要向耶和華歌唱,稱頌他的名!天天傳揚他的救恩!在列邦中述說他的榮耀!在萬民中述說他的奇事!因耶和華為大,當受極大的讚美;」(詩96:1-4)

1. 讚美乃是榮耀神

「凡以感謝(讚美)獻上為祭的,便是榮耀我。」「感謝」,也可譯作「讚美」(詩50:23 上)讚美就是榮耀神。有一天當我們在天上的時候,所有的事奉和勞碌都要過去。但讚美神卻永不止息。今天的讚美讓我們先嘗天國的榮耀和滋味。真實的敬拜讚美,是根據對神正確的認識。為甚麼在天上有這麼多的讚美,因為在天上有完全的知識,知識越完全,讚美也越完全。你如果不學習天天讚美神,就難得有像希伯來十三章所說的讚美的祭。甚麼叫作祭?祭就是犧牲,死亡、損失。獻祭的人必須有損失,纔能獻祭。雖然受損失,仍然能讚美,那就是祭了。神是該得著榮耀的神,願神多多得著祂兒女們的讚美。

2. 信心生讚美

讚美是因為信神。『那時他們纔信了祂的話,歌唱讚美祂。』(詩106: 12)這是以色列人在曠野的情形。他們信了祂的話,就唱歌;他們信了就讚美。你必須信纔能夠讚美。讚美是信心的表現。約沙法王,表達相信耶和華對他所說的話,就將唱詩的人擺在軍隊最前方。「約沙法站著說,猶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哪,要聽我說,信耶和華你們的神就必立穩。信他的先知就必亨通。」「眾人方唱歌讚美的時候,耶和華就派伏兵擊殺那來攻擊猶大人的亞捫人,摩押人,和西珥山人,他們就被打敗了。」(代下20:1-26),讚美神不是靠自己的感覺、不受心情或情緒的影響,不是因為順利的環境、全因著信神。

3. 祂使人夜間歌唱(伯35:10)

約伯在嚴峻的苦難中,不但沒有埋怨神,反而讚美說:「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伯1:21)「夜間歌唱」就是在黑暗痛苦患難中,仍然以信心唱出讚美神的詩歌。正如保羅和西拉在腓立比的監獄夜半的歌聲,使得天地都震動,鎖鍊和監牢的門都打開了。當我們在患難中仍然以信心唱出得勝的凱歌時,我們將撼動黑暗的國度!可見讚美就是能力!我們不單在沒有難處的時候讚美,在有難處的時候更要讚美;不因甚麼,神就是配得讚美。你雖然遇見困乏,但還是不能不讚美祂;我們的神,是何等的奇妙、偉大,是一位使人在夜間歌唱的神。讓我們以讚美來戰勝痛苦、艱難、損失和鬼魔吧!

(三) 詩歌的重要 

1. 表達細嫩的感覺

詩歌表達細嫩的感覺,精緻的意境。所以神找人寫聖經裡的詩章部分時,不是用粗魯人,乃是用大衛、所羅門這樣感覺細緻的人,來發表一種屬靈的柔細又甘甜的內心感覺。詩是最細嫩的話語,所以用詩的體裁,才適合發表神這一種話的情意。當我們得救成為基督徒的時候,感謝神使我們裡面的靈也甦醒過來,因著這個靈,我們才能與神相通,學習從各方面認識神,經歷神這甜美柔細的部分。要認識神這 一部分,我們要學會唱詩,會摸詩的細嫩感覺。為什麼神給我們這些詩歌呢?因為詩歌幫助我們生命成長;在許多的經歷裡面,詩歌幫助我們從一個關口到另外一個關口。

2. 詩歌的主要目標和內容

詩歌是神在工作、從詩人開始,一直作工到我們身上。我們要唱詩,也要選擇好詩歌。好的詩歌,它的感動是出自作者的深處,也達到唱者的深處,特別當環境艱難,便顯出這種詩歌的生命能力。你越唱,愈經歷主的同在。有的詩歌叫你流淚,因為詩人曾流過淚;有的詩歌能醫你的傷痕,因為詩人有過傷痕;有的詩歌把你從最低的地方帶起來,重新看到基督榮耀之臉。詩歌的主要目標乃是向著神而去的。所有讚美、感謝、禱告的詩,都是向著神唱的。詩歌也可以向著人唱,作為傳福音、教導及勸戒之用的。有時也向著自己唱,題醒自己。這樣的詩,常常能顕明人的光景、末了將人引到神面前去。

3. 好的詩歌

「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乃要被聖靈充滿。當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對說,口唱心和的讚美主。」(弗5:18-19);「當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裡,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教導,互相勸戒,心被恩感,歌頌神。」(西3:16)「詩章」指舊約聖經中的詩篇 ;「頌詞」指聖徒稱頌、讚美神的詩歌。「靈歌」是信徒在聖靈的感動中,發出即興而有節奏音韻的歌。「口唱心和,」指讚美主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約壹5:18),還要用心靈和誠實(約4:24);不然就不會蒙主悅納。「被聖靈充滿」的結果,就是「彼此對說,口唱心和的讚美主」。一首好的詩歌不是因為詞藻美麗,或者文學修養很好。一首好詩歌的產生,第一是因為被聖靈充滿;第二是被神的話充滿。如果你一面看見滿了聖靈的感覺;另外一方面滿了神自己的話,它就是好詩。一首好詩歌不單充滿感覺,詩歌的真理也要準確。

(四) 實際操練 

我們要學習作一個讚美神的人,獻上讚美的祭。神是配得一切榮耀和極大讚美的神。唱詩是讚美神其中一個最直接的方法。在基督徒生活中,不論個人或聚會,都少不了唱詩。唱詩與祈禱讀經一樣,是屬靈生活的主要部分。神給我們詩歌幫助我們認識神,「讚美主」可實際地幫助我們生命成長。我們要靠着主耶穌,好好操練,常常以頌讚為祭獻給神,這就是那承認主名之人嘴脣的果子,是神所喜悅的。

2015年12月6日:趙永欣〈一個忠心完神託付的守望者 — 摩西〉

在舊約裏,摩西是得神喜悅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和榜樣。他不單是一個揀選神的人,更是有異象和有信心經歷的人;神也藉著他向以色人頒布律法,並也藉他建造會幕,顯明了神要與人同住的心意。到末了,我們還要注意他是一個忠心完成神託付的守望者。

在神的全家誠然盡忠(來3:5;耶15:1)

希伯來書指出摩西為僕人,在神的全家誠然盡忠;耶利米書則指到他和撒母耳是一個為神百姓代求的人。實在,當以色列人出埃及前往神所應許之地-迦南的過程中,他常為神百姓代禱守望。

一、當面對敵人的攻擊(出17:11-13)

當亞瑪力人來到利非訂和以色列人爭戰。在整個爭戰的過程中,約書亞在山下帶領以色列民和敵人爭戰;但這場爭戰得勝的關鍵,卻是關乎在山上的禱告,因為當摩西何時舉手,以色列人就得勝。雖然摩西也有手發沉的時候,但因著亞倫與戶珥來幫助他,使他的手穩住,結果,他們得以大獲全勝。同樣,到了新約,神的話提醒我們,當面對屬靈爭戰時,要拿起神所賜的全副軍裝;最後不單要拿著聖靈的寶劍,就是神的道,更要靠著聖靈,隨時多方禱告祈求…。因此,今天無論在福音或在教會的建造上,當我們面對屬靈的爭戰時,求主幫助我們能更多儆醒禱告。

二、當神百姓出現了破口(詩106:19-23)

當神的百姓在何烈山造了金牛犢,並叩拜這鑄成的像,忘記了神和祂的拯救。結果,神大大的忿怒對摩西說:「我看這百姓真是硬著頸項的百姓。你且由著我,我要向他們發烈怒,將他們滅絕,使你的後裔成為大國。(參出卅二9-10)」感謝神,摩西一點沒有私心,並且,他甘願站在破口中,為神的百姓代求。

A. 求神不要除滅(出32:12-14)

摩西為他們向神代求,指出這些民是祂用大力和大能的手從埃及地領出來的,他們是屬祂的;並且,若祂除滅他們會引起埃及人的議論,這關乎祂自己的榮耀。還有,神是守約施慈愛的,求祂記念祂的僕人亞伯拉罕、以撒和以色列;並祂所定的應許。感謝神,因著摩西的代求,於是耶和華後悔,不把所說的禍降與他的百姓。

B. 求神赦免(出32:31-34)

但摩西沒停在這裡,他之後繼續為他們向神代求,求神赦免他們的罪。甚至向神表達倘或祂肯赦免他們的罪……不然,求神從祂所寫的冊上塗抹他的名。罪不是他犯的,但因著他愛神的百性,盼他們罪得赦免,竟甘願犧牲自己。新約保羅也是這樣,他為他弟兄,他骨肉之親,就是自己被咒詛,與基督分離,我也願意(羅九3)。但神回應摩西祂是公義的神,人要各自承擔自己犯罪的後果,只吩咐他去領這百姓,往神所告訴他的地方去,祂的使者必在他前面引路;並且到神追討的日子,祂必追討他們的罪。摩西當天沒能解決神百姓罪得赦免的問題,但到了新約,我們知道人能藉著耶穌基督所成功的救贖,得以解決罪的問題。

C.求神繼續與他們同行(出33:2-3,12-17)

當神不願與他們同行,因祂指出他們是硬著頸項的百姓,恐怕在路上,把他們滅絕。為此,摩西又再為百姓在神面前代求。一面抓住神的話,強調神曾對他說,他在祂的眼前蒙恩,求神將祂的道指示他,使他可以認識祂,好在祂眼前蒙恩。另一面,摩西也抓住神的性情代求,他認識神是信實的神,不會失信,因此,他求神時,強調神要想到這民是祂的民。結果,神答摩西所求,祂必親自和他們同去(參出卅三15,17)。摩西實在深明在破口中為神百姓禱告的重要,但願當我們看到神的家有破口的時候,能如同摩西一樣,能更多為神家守望禱告。

三、當神百姓快要進迦南(民27:12-19)

摩西帶領神的百姓出埃及並經過在曠野漂流了40年,來到應許之地的對岸,約但河東摩押的平原,他雖如此的靠近神所應許的地方,但他不能進去。因他曾在尋的曠野加底斯第二次的米利巴事件中,沒尊神為聖,以致他不能進迦南,他也曾求神但無果。但感謝神,他卻沒有因此自暴自棄,更忠心把神的百姓帶往迦南地去。當神吩咐他上亞巴琳山觀看應許地,並告知他要歸到列祖那裡,他就向神作了一個禱告,就是求神興起一人來作帶領,免得耶和華的會眾如同沒有牧人的羊群一般。他為著神的百姓,為著神旨意能繼續往前,好能成就神應許亞伯拉罕的約,擺上極其重要的禱告。結果,神揀選了約書亞,往後約書亞也成功帶領神的百姓得著神所應許的迦南地為業。今天願我們也為神家的往前禱告,求神興起人來,以致見證的火炬可傳遞;求神得著我們,也求神得著下一代。

總結:

難怪神稱摩西是祂的僕人,他在祂的全家誠然盡忠!他愛神,想神所想,也愛神所愛的,更為神家守望,他實在得神的喜悅。神一直在尋找真正的「代禱者」,能與祂表同情並體貼祂心意的人,但願我們在這末後日子,能如同摩西能成為得神喜悅的人,藉禱告與神同工,為神旨意通行,教會建造禱告守望,好叫神的旨意得以成全,祂心得著滿足。

2015年11月22日:黃漢先〈要得主的喜悅(八)〉

一、主所啟示祂之喜悅:

我們都已知道「要得主的喜悅」這話乃出自聖靈藉保羅在哥林多後書五章裏所說的:「所以無論是住在身內,離開身外,我們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悅」(9)。過去這一年裏,我們聽過了多次主的話,是否已立下這志向?我們不只當有這志向,保羅在以弗所書五章裏告訴我們,我們也必須察驗何為主所喜悅的事(10)。甚麼是主所喜悅的?在這題目上,主給我的引導是與弟兄姊妹從馬太福音十六至十八章主的話裏來領悟。感謝主,主的話讓我們看見,祂的心所喜悅乃是人認識祂的所是與祂的所作,並祂終極所要建立所要得著的。人怎能認識祂所喜悅的?乃在於神與主自己的啟示,所以當彼得從神得了啟示認識主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主接著也將祂要建造教會啟示他。又把他和雅各、約翰帶到高山上,將祂的國顯示在他們眼前。主不只將祂自己,祂的心意啟示人,祂同時也把人帶進祂的啟示裏,將這進入祂所啟示之實際的路擺在我們面前。

二、主所行乃父喜悅的路:

甚麼是進入主所啟示之實際,進入得祂喜悅的路?這路乃是十字架的路,就是十字架。當彼得從神得了啟示,接著主對他指出祂要建造祂的教會,經上說:「從此,耶穌才指示門徒,祂必須上耶路撒冷,受長老祭司長文士許多的苦,並且被殺,第三日復活」。接著又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24)。

在往耶路撒冷的路上,主三次對門徒說到祂要被釘十字架(十六21,十七22-23,廿十17-19);也一再對門徒說,若要跟從主,就當捨已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按時間說主的話給門徒看見,祂在地上的日子不多了。但另一面,他要門徒們認識,要跟從主,要得主的喜悅,十字架的路是必須的,就正如祂要得父的喜悅一樣。無疑,以主為人子的一生而言,祂在地上的生活行事,是已叫父喜悅了,但就著父所交付祂的,祂還必須走上這十字架的道路,還必須喝這苦杯,上十字架。所以我們看見,在主騎著驢駒進入耶路撒冷後,祂向父禱告說:「父阿!願你榮耀你的名」,經上說:「當時就有聲音從天上來說,我已經榮耀了我的名,還要再榮耀」(約十二28)。主在地上的確叫父的名得著了榮耀,得父的喜悅,所以在那變化山上,主若要回到祂與父的榮耀裏去,就可立即回去了,因為祂的一生實在已滿足了父的心。但是為完成父的旨意,叫父再得榮耀,祂就必須往耶路撒冷,走上這十字架的路。雖然這條路是痛苦的,但我們的主卻甘心接受這苦杯,只照父的意思而捨下自己的意思(路廿二42)。

再者,主的確是永生神的兒子,是基督。然而祂怎樣顯出祂為神的兒子,為基督的事實?羅馬書給我們看見,祂是「因從死裏復活,以大能顯明祂是神的兒子」(一4)。換言之,祂是經歷了十字架而顯出了祂為神的兒子。腓立比書二章裏給我們看見,祂被父神升為至高,被立為主為基督,也是這樣。正因著祂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三、進入得主喜悅的路:

主為甚麼要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一面這正是主的道路,所以凡要跟從的人也就必須與主同走一路。而另一面,主深知道如果我們不肯捨棄自己,我們的己沒有被對付,我們就無法明白神的旨意,神的旨意也不能成就在我們身上。且看彼得雖蒙恩典得著主在天上的父和主自己的啟示,得以認識主,並主所要建造的,然而他真的是認識了嗎?顯然沒有,所以當主指示他,祂必須上耶路撒冷受長老祭司長文士許多的苦,並且被殺,彼得隨即就拉著主勸祂不能上去。這當然是出於好意,然而這是出於他的己的好意,因此撒旦得著了機會。所以主斥責那背後的惡者說:「撒旦退我後面去,你是絆我腳的,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撒旦正

是要人體貼自己,體貼人的意思,拒絕神的旨意。所以人的己若不被對付,不把己捨棄,人就不可能順服神的旨意。

主說:「你的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我們都曉得,彼得這名字意思是小石塊,這一塊小石頭怎樣能被建造在基督這磐石上?怎樣被建造成為靈宮(彼前二4-5)?當所羅門照著他父親大衛從神而得的藍圖建造聖殿,經上給我們看見,這用石建成的殿(當然這殿也用木,還有金子),都按著指定的尺寸由山中的石頭鑿成,然後運到要建殿的所在,把這許多的石頭造成神的殿(參王上五17,六-七,九)。這些石頭並不是隨它原來各種各式的樣子,乃必須細鑿達至藍圖要求的尺寸始能被配合作成那殿。今天就著我們的天然,我們的己各有各式,除非我們的己被對付,被鑿成主所要求的樣式,否則在基督這磐石、根基上,我們就只能是一塊石頭,無法聯合於別的石頭上,使教會得建造。我們的己就成了教會建造、神旨意的攔阻。今天地上教會的光景,為甚麼彼此不能相合?正因著我們各人都有那牢不可破的己,然而即便我們的己,有多麼的才幹本領,甚至能賺得全世界,但在神面前,這魂、己的生命卻喪失了,半點也沒有真實的益處,沒有永恒的價值。除非我們甘心讓十字架對付掉我們己的生命,否則我們的生命就不能得著拯救,因為主說凡要救自己的生命必喪掉生命,凡為著主而喪掉生命的卻要得著生命。

再者,主的國如何得顯出?彼得的主張必須被對付;只因他的己喜歡替主出主意,所以才需要被主吩咐到海邊去釣魚,對付那沒有以主為主,和那不能忍耐的功課。主的話說,天國是努力(強暴)的人才能進去的(太十一12),只有對自己強暴的人才能進去,像主的話所說的,若一隻手或是一隻腳叫你跌倒,就砍下來,厲害的對付。只有當我們的己被對付了,我們才能對弟兄顯出愛心,才懂得彼此饒恕,彼此接納,才能自己謙卑,回轉像小孩子,不致彼此爭論誰為大。這正是主要門徒們所學的功課,也是今天我們要得主的喜悅所當學的功課。願主賜我們「要得主的喜悅」的心志,且因明白主所喜悅的,就將自己奉獻在主手中,並且甘心接受主在環境上的每個安排,學習捨己、背十字架的功課跟從主。讓我們每一個都作個滿足主心意,真得主的喜悅的人。願主恩待我們。

2015年11月15日:容錦泉〈在主的光中不敢論斷〉

馬太福音五至八章,都是講到屬天子民的要求。其中五1-13提到的八福,雖然要求很高,但卻是天國子民該有的素質。若我們有此素質,下文那些要求就可能逹到。因為我們是哪種人,就能活出哪種生活。我們要作討主喜悅的人,一方面生命要對,另方面生活也要對。這不單發生在教會弟兄姊妹的相處中,也發生在家人,或在職的朋輩之間。

我們今天所提的太七1-5,可分為兩大段落。第一段是1-2節,講到不應論斷及論斷的結果,第二段是3-5節,講到為什麼不應論斷。論斷有審判或批評的意思,在聖經中類似的字眼出現百多次,可見這題目是重要的。人都不喜歡被論斷,雖然不喜歡被人論斷,但我們卻時常在批評人。七1提醒我們<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因為那論斷人的有一天要接受神的審判。當我們批評人時,其實我們是以自己的標準去量人。在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但這把尺卻不一定是出於神的。那可能是你的性格、喜好…或許你的那把尺都是好的,但那不是出於主的。退一步說,就算都是出於主的,是否你就該常常用,天天用呢?

其實我們沒有資格去審判人,約五22 告訴我們<父將審判的事全父與子>,天下間只有一位有資格審判的,那就是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自己。並且彼前四17又告訴我們<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就是說我們每一個都要在神面前先接受審判,所以羅十四10說<你這個人,你是誰?竟論斷你的弟兄?>,故此我們不應彼此批評論斷。甚至雅四12所用的字是<你是誰,竟敢論斷人?>,不但是不應該更是不敢。為什麼不敢?前文有解釋,因為<設立律法與審判人的只有一位>,而且<他有權柄救人,也能滅人>,這一位才有資格去審判。

雅二13 說<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換句話說,我們的行事為人不以審判為先,而是以憐憫先行,這是基督徒在世間活著的一個生活原則。我們與人相處,應多有憐憫,少有批評。往往在教會或家庭中出現的矛盾與難處,都因多批評少憐憫而產生的。

現在來看第二個大段落七3-5。為什麼只看見別人的刺,而不見自己有樑木?刺就是木槺,這是很小的。若你要看見木槺,你得用放大鏡才能看得見。往往我們看見別人的問題,其實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東西,但我們卻用放大鏡將別人的瑕疵無限量放大,甚至是用放大鏡去發掘別人的瑕疵。這裡也提到樑木,樑木是房屋中的橫樑。相對於木槺,樑木大許多,但我竹卻見不到。為什麼呢?那可能就是因為我們將注意力都集中在別人身上,以致我們自己更大的問題反倒看不見了。

若出於愛心與真誠你真是想幫助別人拔刺,聖經並無否定人去幫助人或糾正人,但你要怎樣做?七4節告訴我們<你自己中有樑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你若自己有樑木,你怎能幫助人呢?這樑木叫你看不清楚。若你看不清楚,卻仍要去幫人拔刺,那是危險的,因為你會傷害人。故此你要先除去自己的樑木,才能看清楚,才能幫助人。但人若看不見自己有樑木,如何能除呢?所以人要在神的光中先省察自己。

對於七4的譯法,幾個英文的譯本與和合本的譯法稍有不同。它們是從中間開始的;<你對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看哪!這刺就是你眼中的樑木>。看到別人的刺,看哪,其實那是你自己眼中有樑木。可能別人是無問題的,只因自己眼中樑木,所以就看出別人的許多問題。此外,當我們屬靈生活不好時,就常常覺得別人是在針對自己。所以覺得別人針對你時,倒不如先省察自己,看是不是自己有問題。七5稱那些常批評別人的人是假冒為善的。假冒為善的人是怎樣的呢?就是自己屬靈光景有問題,卻指責別的不是。剛才所提的豈不正是這樣的人嗎!

總結我今天所講的:

1. 天國子民的生活不是要求別人,而是從自己開始。

2. 人越認識自己,越不敢批評別人。

3. 幫助人的必要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樑木。

讓我們的生活都能在神的光中,這樣的生活不但能討主喜悅,也能在和諧的人際關係中為主作見證。

(本文未經講者過目)

2015年11月8日:陳福生〈得神喜悅的但以理(5)— 美好靈性〉

今年教會的主題是「要得主的喜悅」(林後5:9),相信大家從不同的弟兄們在講台所交通的信息中,已有不少的領受。但願我們像保羅所說:「照著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沒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膽,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腓1:20)

我們在前四次的交通中,看到但以理與他的三個朋友的經歷,並他們怎樣得神的喜悅而蒙保守,都給我們不少的鼓勵:(1)立志向神(但1章);(2)專心靠神(但2章);(3)火煉見證(但3章);(4)有神的靈(但4-5章)。今天我們來看第六章,但以理見證的高峰:獅子坑中的得勝!

有不少的基督徒常常遇到生活的難處,不知如何面對?但以理何嘗不是常常遇到難處嗎?但以理15歲時與三個朋友被擄到巴比倫去作奴隸,他們沒有氣餒;有機會被看中,成為重點栽培,他們沒有因此沾染世俗;因沒有人可解尼布甲尼撒的夢,而被牽連要殺,他們不忘倚靠神;但以理的三個朋友不拜金像而要被燒死,但他們寧死不屈。但以理他們何以能從容面對這些難處呢?是「因這但以理有美好的靈性」!

今天我們生活在這個彎曲悖謬的世代中,要去面對各種的挑戰和引誘,若沒有美好的靈性,我們必然會軟弱、失敗!但願我們能學像但以理一樣,有美好的靈性,以至在生活中能有美好的見證,可以得著主的喜悅!

因但以理有美好的靈性,所以他能夠:

1、顯然超乎(原意:成為與眾不同、在別人之上)(但6:3)

但以理顯然超乎其餘的總長和總督,是因他有美好的靈性。相信大利烏王是聽到、看到,所以知道但以理有美好的靈性。別人能在我們的生活中聽到、看到我們有美好的靈性嗎?或是聽到、看到我們有不好的生活表現呢!別人會不會說我們是不錯的基督徒,並且與眾不同,是因我們有美好的靈性呢!

2、忠心辦事(但6:4)

因但以理有美好的靈性,以至他能忠心辦事;我們要忠心辦事,也就要有美好的靈性!我們無論在世界的工作上,或在神家的事奉上,都應要是一個忠心辦事的人!「不要只在眼前事奉、像是討人喜歡的、要像基督的僕人、從心裏遵行神的旨意.甘心事奉、好像服事主、不像服事人。」(弗6:6-7)

3、毫無過失(但6:4-5)

要毫無錯誤過失,實在是不容易;聖經中除了主耶穌,恐怕只有但以理被稱讚是毫無錯誤過失,這也是因他有美好的靈性。在這時候,撒但總不甘心,就會來尋找基督徒的把柄!我們不要怕,只要我們是忠心於神,就是別人在我神的教導中找我們的把柄也不怕。

4、素常一樣(但6:10)

但以理知道那禁令後,本可以向王求情;或是改變禱告的方式等。但他仍是一日三次,雙膝跪在神面前,禱告感謝,與素常一樣。這正是他靈性美好的地方。我們與神的相交,是否素常一樣,天天不變呢?我們是否天天都有讀經、禱告、靈修,有安靜在神面前的時間?但以理之所以有美好的靈性,與眾不同,能忠心辦事,毫無錯誤過失,是因他天天與神相交,得著神給他智慧和能力,去面對每一天的生活,以及每一個的難處。但以理從15歲到現在已是83歲,但他仍與素常一樣。多少時候,我們的生活滿是難處、憂慮、煩亂、不快和苦腦,是因我們沒有與神有恆常的相交;我們沒有美好的靈性,那我們又怎能有從神而來的智慧和能力,去面對生活的每一個難處呢?我們必須要常「住在主裡面」(約15:5-8),才能有美好的靈性。

5、常事奉神(但6:16-20)

我們若有美好的靈性,我們是會常常事奉神,這是神所喜悅的。「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12:1-2)

6、沒行虧事(但6:21-22)

我們若有美好的靈性,我們就不會做一些使人虧損的事。「我因此自己勉勵,對神對人,常存無虧的良心。」(徒24:16);(彼前3:16)「存著無虧的良心,叫你們在何事上被毀謗,就在何事上可以叫那誣賴你們在基督裏有好品行的人自覺羞愧。」

7、信靠活神(但6:23-27)

但以理因有美好的靈性,他相信神不單只在人的國中掌權;也在他的生命中掌權。所以他有信心去面對那些危難。「務要謹守、儆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你們要用堅固的信心抵擋他,因為知道你們在世上的眾弟兄,也是經歷這樣的苦難。」(彼前5:8-9)如果但以理沒有信心,他聽見這個禁令就要害怕了。這個獅子不但吼叫,還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你一害怕,就很容易被吞吃。但是,如果你對神有信心,你就不害怕。一個信靠神的基督徒,是會常與神有親密的相交的。

「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們心裏運行,為要成就他的美意。凡所行的,都不要發怨言,起爭論,使你們無可指摘,誠實無偽,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作神無瑕疵的兒女。你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叫我在基督的日子好誇我沒有空跑,也沒有徒勞。」(腓2:13-16)但願我們有但以理一樣美好的靈性,以至我們能在這個彎曲悖謬的世代中,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

2015年11月1日:吳錦明〈主日受浸聚會摘要 〉

在大陸無神論環境下成長,直到參加基督徒親友的婚禮和受浸聚會後才對教會產生良好印象。兩年前因為太太拜祭偶像時跌倒認清偶像的虛偽,於是隨親友參加聚會。在慕道班中唱詩歌讀聖經學習福音真理,了解到主耶穌如何為人的罪釘死在十字架上,流出寶血救贖罪人,於是與太太一起決志相信接受主耶穌作救主。
□ 嚴之桓

兒子在一歲時意外跌倒受傷,自此智力發展受影響。多年來雖然看過不同醫生,也拜過不少偶像,幾番努力卻絲毫不見改善。兩年前,我在街上拜祭偶像時跌倒,終於醒悟,明白到偶像的虛偽。後來隨親友參加教會聚會,不但認識主耶穌愛世人,釘死在十字架上,流出寶血,拯救罪人,更因兒子參加聚會後變得開心而感受到主恩典的真實!
□ 嚴梁留英

自小隨父母參加聚會,對主耶穌救罪人的真理一點不陌生。三年級時更因為私下修改試卷答案而經歷到自己的確是個罪人,需要主的救恩。2009年9月在全港足球比賽前一晚,我卻不斷發高燒,整夜無法入睡,內心感到軟弱無助。爸爸再次向我傳福音,讓我認識到人雖然軟弱犯罪,但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為人的罪被釘死,流出寶血叫人得著救贖,主的愛實在偉大。於是在爸爸帶領下決志相信主,接受基督作救主。
□ 趙旨生

感謝神,今天有七位基督徒願意受浸歸到主的名下。先讓我們來讀聖經(約三16),這段聖經告訴我們神愛世人,就是說神愛世界上每一個人。再看(羅三23-26)這裡說世人都犯了罪,你會說我們坐在這裡的都是好人,為甚麼說我犯罪呢?這節聖經告訴了我們當中的原因。原來所有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但有人會反駁我們都沒有犯法,也沒有被判刑,怎麼會說是犯了罪呢?究竟甚麼是犯罪?是否犯了香港的法例才叫作犯罪?原來我們裡面有一個犯罪的傾向,這會隨著人成長時慢慢發出來的。雖然我們被教導要做個好人,但隨

著人的成長,裡面的貪心,不誠實,憎恨就會發作出來。這些都是在我們裡頭的生命所發出來的。有人以為可以透過教育,人便能改好。但這些是徒然的,為什麼呢?原因並非是我們犯了罪所以成為罪人,而是我們生下來就已經是一個罪人。因此我們成長時,這個生命就會發出而做了很多罪來。這個罪並不需要被香港警察拘捕入獄才算為罪,乃是在我們心裡頭的。所以這裡說「世人都犯了罪」,意思並不是說我們做了甚麼罪行,乃是我們的生命是有了問題,這犯罪的生命就發展成為罪。但今天,犯罪的人可以藉著神的恩典,因著基督的救贖,就白白的稱義。聖經告訴我們耶穌是神的兒子。神差遣祂來到地上,最終被掛在十字架上,祂流出寶血,叫一切相信耶穌的人得著赦免。剛才領詩的弟兄提到過「愛」是一個很多人都提及的題目,百分之九十五的流行曲都是此為主題。這些是不是真的愛?真正的愛並非一種感覺,真正的愛是願意為對方付出。人間的愛能與神的愛類比的只有父母對兒女的愛。我們聽過很多這樣的見証,為著兒女長大,父母不顧性命,這是神愛的一個縮影。神的愛就如父母對我們的愛一樣,祂盼望我們能返到祂的身邊,所以願意捨棄祂的獨生子,叫祂受苦,流血,受死,然後將我們救贖,帶回到祂身邊。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

今天是受浸聚會,有七位基督徒受浸,他們浸在水中,是要表明他們受洗歸入祂的死,並且與祂一同埋葬。然後從水裡上來,是說明我們與主一同復活,盼望經過這與主同死同埋葬同復活的經歷,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今日在這些弟兄姊妹裡頭有一個新的生命,這生命便可以叫他們活出新的人生。

盼望今天來的朋友,可以透過他們的見証,並神的說話,對我們的信仰有多一些認識,以致有一日,他們不單看受浸,也接受救恩,以致能受浸歸到祂的名下。

□吳錦明

(本文未經講員過目)

2015年10月25日:謝貴枝〈王的爭戰;爭戰的安排,何等溫柔何等貧,成了 〉

1. 爭戰的安排:時間,地點,仇敵

馬太福音廿三34 所以我差遣先知和智慧人並文士,到你們這裡來。有的你們要殺害,要釘十字架。有的你們要在會堂裡鞭打,從這城追逼到那城。

廿六3-5那時,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聚集在大祭司稱為該亞法的院裡。大家商議,要用詭計拿住耶穌殺他。只是說,當節的日子不可,恐怕民間生亂。

廿六17-25除酵節的第一天,門徒來問耶穌說,你吃逾越節的筵席,要我們在哪裡給你預備?… 耶穌回答說,同我蘸手在盤子裡的,就是他要賣我。人子必要去世,正如經上指著他所寫的,但賣人子的人有禍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賣耶穌的猶大問他說,拉比,是我嗎?耶穌說,你說的是。

廿六46-54起來,我們走吧。看哪,賣我的人近了。說話之間,那十二個門徒裡的猶大來了,有許多人,帶著刀棒,從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那裡,與他同來。那賣耶穌的,給了他們一個暗號,說,我與誰親嘴,誰就是他。你們可以拿住他。猶大隨即到耶穌跟前說,請拉比安。就與他親嘴。耶穌對他說,朋友,你來要作的事,就作吧。有跟隨耶穌的一個人,伸手拔出刀來,將大祭司的僕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一個耳朵。耶穌對他說,收刀入鞘吧。凡動刀的,必死在刀下你想我不能求我父,現在為我差遣十二營多天使來嗎?若是這樣,經上所說,事情必須如此的話,怎麼應驗呢?

廿七11-13耶穌站在巡撫面前,巡撫問他說,你是猶太人的王嗎?耶穌說,你說的是。他被祭司長和長老控告的時候什麼都不回答。彼拉多就對他說,他們作見證,告你這麼多的事,你沒有聽見嗎?耶穌仍不回答,連一句話也不說,以致巡撫甚覺希奇

  • 受害的形式:十字架
  • 受害態度:羊被牽到宰殺之地無聲
  • 受害的身份:猶大人的王
  • 受害時間:當節的日子逾越節
  • 受害的過程:被賣,(十二營多天使)
  • 受害地點(營外):髑髏地
  • 受害的孤单:牧人被擊打,羊就四散
  • 仇敵:(猶大/祭司..)撒旦

王的爭戰:按父神的時間;律法;所有經上的話;主動的,以人子身份活出了彌賽亞的實際;成了初熟的果子

2. 何等温柔何等貧!

前三小時

詩篇一二九1-3以色列當說,從我幼年以來,敵人屢次苦害我,從我幼年以來,敵人屢次苦害我,卻沒有勝了我。如同扶犁的在我背上扶犁而耕,耕的犁溝甚長

以賽亞書五十5-7主耶和華開通我的耳朵,我並沒有違背,也沒有退後。人打我的背,我任他打。人拔我腮頰的鬍鬚,我由他拔。人辱我吐我,我並不掩面。主耶和華必幫助我,所以我不抱愧。我硬著臉面好像堅石,我也知道我必不至蒙羞。

五十一23 我必將這杯,遞在苦待你的人手中。他們曾對你說,你屈身,由我們踐踏過去吧。你便以背為地,好像街市,任人經過。

五十三1-7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耶和華的膀臂向誰顯露呢?他在耶和華面前生長如嫩芽,像根出於乾地。他無佳形美容,我們看見他的時候,也無美貌使我們羡慕他。他被藐視,被人厭棄,多受痛苦,常經憂患。他被藐視,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樣。我們也不尊重他。他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我們卻以為他受責罰,被神擊打苦待了。那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他身上。他被欺壓,在受苦的時候卻不開口。他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他也是這樣不開口。

後三小時

詩篇廿二1-10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為什麼遠離不救我,不聽我唉哼的言語。我的神阿,我白日呼求,你不應允。夜間呼求,並不住聲。但你是聖潔的,是用以色列的讚美為寶座的。我們的祖宗倚靠你。他們倚靠你,你便解救他們。他們哀求你,便蒙解救。他們倚靠你,就不羞愧。但我是蟲,不是人。被眾人羞辱,被百姓藐視。凡看見

我的都嗤笑我。他們撇嘴搖頭,說,他把自己交托耶和華,耶和華可以救他吧。耶和華既喜悅他,可以搭救他吧。但你是叫我出母腹的。我在母懷裡,你就使我有倚靠的心。我自出母胎就被交在你手裡。從我母親生我,你就是我的神。

  • 何等温柔(對人)
  • 背十架路上 (不要為我哀哭…);
  • 釘他的人 (父啊, 赦免他們…);
  • 旁邊的罪犯(我實在告訴你, 你我今日要同享樂園….);
  • 母親與約翰 (看你的兒子; 看你的母親)

何等貧(對神)

  • 貧(衣裳-被奪;親人-孤單;尊重-羞辱 =但我是蟲,不是人)
  • 主從來沒有求, 再求, 再三求; (父神是可以親近的);
  • 詩篇廿二篇 (28 次題到「我」),主絕不「自我中心」; 然而痛苦極大; 羞辱極大、大到「無人能究推」;

3. 成了

  1. 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路廿三34 )
  2. 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 路廿三43 )
  3. 婦人,看你的兒子!看你的母親;(約十九26 )
  4. 我渴了 (約十九28)
  5. 我的神啊; 我的神啊, 為甚麼離棄我;(太廿七46 )
  6. 成了 (約十九30 )
  7. 父啊, 我將靈魂交托在你手中 (路廿三46)

以賽亞書四十二3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四十四21-22雅各以色列阿,你是我的僕人,要記念這些事。以色列阿,你是我的僕人,我造就你必不忘記你。我塗抹了你的過犯,像厚雲消散。我塗抹了你的罪惡,如薄雲滅沒。你當歸向我,因我救贖了你。

主唯一的要求

馬太福音廿六26-29 他們喫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福、就擘開、遞給門徒、說、你們拿著喫.這是我的身體。又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說、你們都喝這個.因為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但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國裡、同你們喝新的那日子。

2015年10月18日:黃漢先〈要得主的喜悅(七)〉

這段經文所記載的,仍是發生在加利利的迦百農。門徒前來問耶穌說:「天國裏誰是最大的?」他們為何問主這問題?

一、門徒一路上所爭議:

馬可福音讓我們看見,從往這加利利的路上,門徒在路上就一直在爭議誰為大。這樣的爭議,想必因主說:「站在這裏的,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必看見人子降臨在祂的國裏」,然後又帶了彼得、雅各、約翰離開他們上了高山上。所以當他們從山上下來,在山下的門徒就都想知道在山上是否發生何事,諒彼得他們因主的吩咐(17:9)必欲言又止,使得其他的門徒更感疑惑,心中議論,會否主已安排他們三人在主得國的時候的位置?若是,我們如何?有何位分?所以他們各人心裏議論,也彼此爭議。這樣的爭論,甚至到主快要上十字架前,還沒有停止,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約翰,甚至把他們的母親也請出來幫忙(太20:20 – 28)。主當然知道他們所議論的,所以進了迦百農的房子,就問他們說,你們在路上爭議的是甚麼?因主這一問,他們只好回答,對主說:「天國裏誰是最大的?」不要以為只有這些門徒如此。按我們的天性,誰不會如此的爭議?人都盼望能出人頭地,能在別上之上,即便在神的家中亦然。然而主的回答如何?

二、天國裏誰為最大呢:

感謝主,祂雖然知道門徒的心,也聽了他們的問題,但並沒有責備他們。因為主實在認識他們的景況。而事實有一天到復興的時候,當主坐在祂榮耀的寶座上,他們也要與主一同坐在十二個寶座,審判以色列十二個支派(太19:28),這是主所應許,主所賜予他們的。只是如今,他們卻必須認識天國並不是像他們心思所想的。人若以天然,以屬地的觀念來想明白屬天的事,就必如這些門徒一樣。主聽了他們的問題,就領了一個小孩子來,使他站在他們當中。馬可記載說,又抱起他來(9:36)。這是誰的小孩子?有人以為是彼得的孩子,因為是在他的家,但經上並沒有言明,所以我們不知道,自然是誰家的孩子並不重要,主的目的是以這小孩子給予門徒們作個實物的教材,給他們教導。主對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能進天國」。主要他們看見,能否進到天國,這比在天國裏誰為大更重要。甚麼人能進到天國?主說,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能進天國。甚麼是小孩子?像這樣能走到主面前,又可以被抱在主身上的,可想自然是個天真的孩童,是仍不懂得為自己爭取甚麼的小朋友。人越大就越盼望能駕御別人,在別人頭上,就越想為大的。但這樣的小孩子就只會對大人對父母依賴。這正是主要門徒認識的,越想要作大,就必須先放下自己。在同樣的爭論裏,主對他們說:「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誰願為首,就必作你們的僕人」(20:26-27)。因此,主接著說:「所以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裏就是最大的」。現在我們就看見,誰是最大的?可以說,每一個都是最大的,反過來說,沒有一個是最大的。因為在天國裏的都是小孩子。在另一個場合裏,主說:「凡婦人所生的沒有一個興起來大過施洗約翰,然而在天國裏最小的比他還大」(11:11)。這正是人在天國裏的景況,換言之,在天國裏每個人都是一樣。人不必爭論誰為大。反之,我們必須對付掉這出於我們天然的思想,我們必須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然而誰能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回轉變成」查原文字意,這乃是被動式的動詞,換言之,不是我們自己能回轉變成,乃是主的工作。我們的主祂是天國的君王,是國度的中心,祂才是最大的,然而祂卻降卑自己來成為人,成為奴僕,祂心裏柔和謙卑。這也正是祂所要我們看見,並要在我們身上所作的。

三、不要絆倒一個小子:

主進一步說:「凡為我的名,接待一個像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使這信我的一個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這人的頸項上,沉在深海裏」。小孩子與小子,字雖不同,但意義一樣。主說凡接待一個像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祂。這給我們看見,每一個小孩子,信主的小子,都是屬於主的。他們所需要的是扶持,被接納。只是可惜人常看不起像這樣的人,但如果我們真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我們就能接納主所說的小孩子。就不致叫他絆跌。門徒們就是沒有看見自己在天國中都是一樣的小孩子,小子,所以就一直爭論誰為大,這樣的爭論,結果是叫自己絆跌,也叫別人被絆倒了。且看當雅各、約翰把他們的母親也拉來助陣的時候,他們的同伴反應如何?經上說:「那十個門徒聽見,就惱怒他們弟兄二人」( 20;24)。換言之,他們被這弟兄二人絆倒了,也以他們二人為絆腳石。主告訴我們,當提防作個絆倒別人的人,並當對付掉這樣的事,不容它一再發生。雖然在這世界絆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這並非說人沒有責任。在神的家中,主說:凡使這信我的一個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這人的頸項上,沉在深海裏。又說:倘若你一隻手,或是一隻腳,…一隻眼,叫你跌倒,就砍下來…剜出來丟掉…。不只如此,主接著說:你們要小心,不可輕看這小子裏的一個,我告訴你們,他們的使者在天上常見我天父的面。感謝主,我們這些屬主的人,在父是何等的寶貴。因此,我們所當顯出的生活,乃是彼此接納,扶持,總不叫別人因我們而絆跌。再者,我們都是主所拯救,所尋回的。主說:人子來為要拯救失喪的人。即便我們不過像那牧人那一百隻羊中所失去的一隻,但主卻仍尋找拯救我們,因為主說,父不願意這小子裏失喪一個。這是神何等的大愛。這也正是主的國。

主不只喜悅人認識祂,認識祂的教會,也認識祂的國度。彼得蒙父的啟示得認識主為永生神的兒子,主就進一步藉著那收稅的事,使他更具體進入對祂的認識中。祂啟示祂所要建造的教會,也進一步叫他們認識教會的實際,如何在地上的教會生活,經歷主予教會的權柄,並在肢體中顯出愛的生活,挽回弟兄與寬恕。同樣地,當祂把祂榮耀的國度向門徒顯出來,祂也要他們認識祂國度的實際。教會在地上就是天國實際的顯出。我們不只當認識主是主,聽從祂。同時也該看見,在祂的國裏我們各人的地位,謙卑自己如小孩子;彼此接納。也當注意不叫自己絆跌,或別人因我們而絆倒。體會天父的心,以得主的喜悅。願主恩待我們,幫助我們。

2015年10月11日:陳偉忠〈蒙恩的教會 — 安提阿〉

當司提反殉道後,門徒就四散到不同地方,繼而建立教會。從這段經文看,主與安提阿教會的人同在,信而歸主的人就很多了。安提阿是個很特別的教會,從11:26看,門徒稱為基督徒是從安提阿起首的。而13章起首則記載保羅和巴拿巴傳道,得見他們的工作很有果效。比對現在的情況,給我們不少反思——為何安提阿教會蒙如此大的恩典?

一主與他們同在

安提阿教會遵守了主在升天前的囑咐:「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9-20)安提阿是傳福音的教會,深得神心意的教會。從經文可見,「傳福音」和「主同在」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我多年在慕道班服事,至今仍捨不得轉換崗位,就是因為傳福音讓我嚐到主與我同在的甘甜。「主與他們同在」,顯示主採取主動,可是我們有否預留位置給主?是否凡事讓主居首位?讓主可以與我們同在?打個譬喻,在預備今天這個簡報時,發現USB已沒有記憶體,因此我要刪除一些不重要的檔案,騰出空間來儲存這個簡報。我們必須定時刪除無謂的「檔案」,預留足夠位置給主。我堅持參加周二的禱告聚會,雖然下班實在很累,但勞累了一整天,可以不來好好祈禱嗎?人人都有不同的煩惱,內心有沒有空間讓主進去?有沒有尊重主?

回想購置聚會所的整個過程,由川龍街、享和街、街市街,到興芳路,每一次都有主奇妙的帶領。在七十年代,川龍街聚會所的人數愈來愈多,於是需要另覓地方。最終竟然不需要做任何形式的按揭,都是一筆過付款購入。一般人看來是難以置信的,但主就是這樣成就。弟兄姊妹的人數愈來愈多,天天加增,其後又需要購置其他聚會地方。人若預留位置給主,尊重主,我看不見什麼原因主會不祝福他。弟兄姊妹為着購置聚會所,甘心奉獻金錢,充充足足的,沒有缺欠。我們是否願意為自己的生活重新排列優先次序?

二立定心志,恆久靠主

神必然賜福予這樣的人。我曾在屯門的一所儒釋道中學任教,更被委任為校董,需要在其宗教刊物上刊登我的相片,我不想,之後便離開了。接着到了現在這所學校任校,記得一天有一群學生在操場踢球,我看着他們,就像看着一群沒有盼望的靈魂在走動,那刻心裏有極大感動——我一定要在天水圍服事主,立志在這裏做個好老師。你又有否立定心志,在你的職業或事奉崗位上見證主?

三他們是「墓督徒」

人從安提阿教會身上看到基督。何謂基督徒?這是一個符號、象徵。如果別人一想起你,便想起「基督徒」,你便有福了。「照着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沒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膽,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腓1:20-21)我們活着就是基督,裏面有基督的生命。我們是否配得上「基督徒」這名字?坦白說,有些福音朋友覺得身邊的基督徒行為都很不濟。我校已有二十年歷史,在十周年時,我跟創辦人的兒子做了一個創舉,在慈善團體的學校內鑄造了一個經文牌匾(約3:16)。到十五周年,我又在體適能室訂造了另一個牌匾:「操練身體,益處還少;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提前4:8)最近,我計劃在學校正門會見家長的等候處,鑄造寫上箴言9:10的馬賽克壁畫:”The fear of the LORD is the beginning of wisdom: and the knowledge of the holy is understanding.”但我內心卻戰戰兢兢,我們校內有十八、九位基督徒老師,若都沒有生命的見證,這些牌匾及壁畫只不過裝飾,毫無意義。期望校內的基督徒同工都立定心志,為主作見證,讓學生和家長在我們身上看見神,看見基督。

四恆切禱告,隨從聖靈

我們有否像他們一樣,聽從聖靈的指引?有否透過讀聖經,讓神的話引導我們?例如,兩夫婦有時會吵架,之後大家心裏不舒服,聖靈會感動我,要我向對方道歉,又提醒我「不可含怒到日落」,最後還是隨從主的帶領。又例如,學生家長來電,我可以很有耐性地傾談,幾乎半小時,但媽媽致電我,我只說兩三句便掛上電話,之後聖靈責備我,讓我反省。

五同感一靈,有基督身體的感覺

當時亞迦布藉着聖靈指將有大饑荒,於是門徒定意照各人的力量捐錢,供給住在猶太的弟兄,最後把捐款託巴拿巴和掃羅送到眾長老那裏。由受聖靈感動,彼此交通,捐獻,最後把捐款送到目的地,這都是弟兄姊妹同感一靈的果效。你曾否與其他弟兄姊妹看見同一個異象?有否預留位置給主?不然如何讓主帶領?裏面有否基督的生命?不然主如何感動你與其他肢體同感一靈?在參加擘餅聚會時,有時聖靈引導我們在十字架的愛裏禱告,在禱告裏同感一靈;其他弟兄姊妹又選了有關十字架的詩歌,同感一靈地敬拜主。我們來到神的家,需要祈求有基督身體的感受。若只是獨自一人敬拜神,就沒去經歷同感一靈的喜樂。讓我們都追求這幅美麗的圖畫:「主與我們同在,信而歸主的人就很多了。」

但願我們有一顆心,當我們有軟弱,求主激勵我們;當我們內心充滿纏累,沒有位置留給主,求主幫助我們;當我們沒有為主作見證,求主施恩給我們,叫我們愛主更多,放下自己,讓人在我們身上看到主的愛。假如我們都這樣做,神的家便豐足,信而歸主的人就很多了。

2015年10月4日:彭動平〈吹角節的意義〉

舊約神啟示摩西,給以色列人一年七個大節日── 除酵節、逾越節、初熟節、五旬節,這是上半年的;然後是吹角節(七月一日)、贖罪日(七月十日)、住棚節(七月十五日,共有七天)。其中三個節期,以色列的男丁無論住在那裏,都要上耶路撒冷過的,就是逾越節、五旬節、住棚節;他們直到今天仍在守這些節期。神為甚麼要他們這樣作?

神給以色列人這些節期,是要告訴他們神很深的作為。傳道書告訴我們「凡事都有定時」,我們的神作事是有時間性的。神打發祂兒子耶穌基督來到世上,是在逾越節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穌在十字架上解決了罪的問題,所以那天是逾越節,也是除酵節。三天後,祂從死裏復活,那是初熟節。過了四十九天,就是五旬節那天,聖靈降臨。頭四個節期都已經應驗了,還剩下三個節期──吹角節、贖罪日、住棚節,到底甚麼時候應驗呢?

今天早上,我們要交通關於吹角節。吹角節是在猶太曆法的七月一日,即是我們今年的九月十三日。吹角節的希伯來名稱,譯成英文是「Day of Blowing Horn」,即是「吹角的日子」。猶太人還會稱吹角節為「Head of Year」,即是一年的頭一天。猶太人有點像中國人,過兩個新年的。逾越節的那個月是正月,這是宗教的新年;七月吹角節是民族的新年。神所定的吹角節要有聖會,要獻祭;但民數記卻沒有說這天要作甚麼,有甚麼意思。但吹角節以後,七月十日是贖罪日,這是一年中唯一一天大祭司可以帶著血進到至聖所為所有以色列人贖罪。然後再過五天,就是最後一個節日──住棚節。到底這三個節期,到將來要應驗甚麼事情呢?

今天早上因為時間關係,我們只能集中來看吹角節。約珥書二章1-2節,說到要在錫安吹角,因為耶和華的日子臨近。西番雅書一章14-16節也說到耶和華的日子臨近,所以要吹角吶喊,警告大家要準備。這是吹角的第一個意義,就是要警告,神要向仇敵發出祂的怒氣。

撒迦利亞書九章14-16節,這裡說出吹角的第二個意義,就是耶和華神要保護拯救祂的百姓。

然後是詩篇四十七篇1-2,5-7節,這篇詩篇有很清晰的主題,耶和華要登基作王,第五節說耶和華上升有角聲相送,就是說神作王時要吹角。這是第三個意義。

到了啟示錄八章羔羊揭開第七印的時候,我們看到有七支號,這是在新約中所看到的。在舊約中也曾經有七支號,就是約書亞攻打耶利哥的時候,神吩咐他們要有吹角的人在前面走,祭司扛著約櫃,然後軍隊在後面,每天繞城一圈。繞城時不要作聲,只要吹角。這樣繞城七天,到第七天繞城七圈,然後大聲呼喊,耶利哥城的城牆就倒塌了。這是舊約中神藉以色列人打敗仇敵的方法,將來在天上還要吹號,耶穌基督帶著祂的教會也要這樣最終打敗仇敵。所以啟示錄第十一章,吹完了七號,天使就宣告世上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祂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所以,七支號代表了得勝的記號,這是吹角的第四個意義。

回到啟示錄八章,吹號之前有兩件重要的事,第一是天上寂靜二刻,第二是有金香爐和香升到天上,然後才有雷轟、閃電、地震等事。在舊約中曾經有類似的情形,出埃及記十四章,以色列人出埃及要過紅海時,埃及的追兵在後面,以色列人以為這趟死定了。但摩西說,不要害怕,不要作聲,且看耶和華為你們爭戰。西番雅書一章7節也說到不要作聲,因為耶和華的日子馬上要到了,神的審判要臨到了。

然後有金香爐和香,這是說到聖靈的禱告,和眾聖徒的祈禱。這也出現在啟示錄五章8節羔羊剛升天時,出現在寶座前,有金香爐和香,就是眾聖徒的祈禱。這個禱告是使徒行傳開頭時,那一百二十人在耶路撒冷的禱告。這就說明七號吹響以前,教會的職事就是禱告,然後才有七號等一切事出現。

神藉天上的異象,神的話預言,事情很快發生了。今年也發生很多事情,這一切都朝向一個方向,讓我們知道結局快到了。神要作事情了,我們的責任是配合祂,為這一切事情禱告。

2015年9月27日:主日見證交通摘要

許多時候,擘餅聚會中的詩歌都感動我,每有感動我就學習起來感謝神。此外,有時生活上不開心或家人不諒解時,藉著回想這些詩歌,都讓我將焦點重新放在主身上。
□ 周張群鶯

我覺得神給了我這寶貴的救恩,自己卻沒有開口讚美,實在感到缺欠。聚會中我沒有禱告是因為害怕,但過去分組交通時有弟兄提醒,原來其他人都像我一樣是會害怕的,所以我就嘗試踏出一步學習在會中感謝神。我開始學習在擘餅聚會中禱告時是坐下來開口的,之後我才學習站起來禱告。我求主教我讚美衪能讚美得好。
□ 梁何雁玲

最初在擘餅聚會中學習感謝讚美神,我感到壓力。現在多有點操練,這樣的機會我實在寳貴,因為能夠藉著讚美回想主的恩典,讓我們作個不忘恩的人;也藉此增加我對主的信心。我希望自己不是白佔地土,也鼓勵弟兄姊妹學習開口讚美主,彼此勉勵。
□ 梁耀明

自上次擘餅聚會的提醒後,我發覺擘餅聚會的氣氛不同了,多了許多人甚至是陌生的肢體開聲禱告。但我自己最被激勵的是年長肢體們的祈禱,因為到了他們這樣的年紀,仍能堅持愛神的心,這實在叫我深受感動。
□ 李潘笑慧

起初我懼怕在擘餅聚會中禱告,但慢慢我學習在聚會中向主敞開,因為知道聚會中的禱告是向著主的,所以我就衝破了害怕的障礙。我實在寳貴擘餅聚會,尤其在自己疲倦灰心時,神往往藉餅杯叫我重新站起來。
□ 阮桂開

分享一點自己在擘餅聚會中的學習。回想自己初學習讚美時,其實我是先學習在肢體的禱告中同心”阿們”的。在別人禱告後,但我內心的感戴仍感不足時,我就學習起來感謝神。此外,我會在週六晚先重溫主的救恩,預備自己參加擘餅聚會的心情,以致我能在聚會中與肢體同心感謝讚美神。
□ 李偉希

擘餅聚會領詩的弟兄常要先作準備,似乎多了一份責任,但神卻往往藉這種預備叫我自己先得供應。記得有一次預備時提到十個長大痲瘋的人得醫治,但只得一個回來感謝主,主為此慨歎。在公開塲合講話,害怕是人之常情,但出於職責,我們都是會講的。現在我們在神面前蒙了大恩,雖不是職責,我們不當自發的發出真誠的感謝嗎?害怕是會有的,不然就成了因循的規矩。但當害怕時我們可以透過禱告來克服它。末後的日子越來越近,也越來越危險,如何能面對呢?唯有靠著神的愛,所以擘餅聚會對我們很重要。
□ 陳偉忠

分享聚會中點詩歌的學習。回想有一段日子自己病了,心中因著亨起了詩歌,而大得安慰,於是我就嘗試在聚會中點詩歌。怎知,有時候點詩歌不合宜,反而打岔聖靈的工作。現在我學習若心中有詩歌,我先留心是否合適提出來,好使聚會能蒙神喜悅。並且我心裡若有感恩的話,我就不想到自己的害怕而學習隨從引導去禱告,願彼此勉勵。
□ 林嘉寧

總結:

林前十一章我們的主設立這餅和杯時,一再提到為的是記念祂,所以擘餅聚會的中心是主自己,是為叫主得喜悅。<記念>亦有「想起」的意思,就是思念主;願我們每次看見枱上的餅和杯,使我們更多思念主的所是與所作。有前面的弟兄指出,主設立這餅和杯實在是提醒我們,人都是善忘的,但當我們每週參加擘餅聚會時,我們會明白人會變,但祂對我們的恩情沒有改變。

此外,我們當看重擘餅聚會,因為在教會各種聚會中,其他聚會都是主使我們得幫助及供應,但擘餅聚會和祈禱聚會則是為著主和叫主得滿足的聚會。詩篇廿二篇三節指出神是聖潔的,是用以色列的讚美為寶座的。因此,願我們在擘餅聚會中學習唱詩及更多開聲禱告讚美,承認主是配,好使神的心得滿足。當我們的心願透過更多讚美討神的喜悅,這樣會帶動我們在神面前有更好的追求和學習。並且能在聚會中,更多經歷神,好像肢體的讚美叫我們生發共鳴,就如深淵與深淵響應,當神得滿足,人在靈裡也能得滿足。

還有,擘餅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來(林前十一26)。所以,擘餅聚會另有一方面我們要注意的,就是等候主再來,因著這等候的愛慕,我們也當在地上有更好的預備自己來迎見主。

□ 趙永欣

2015年9月20日:黃漢先〈要得主的喜悅(六)〉

這段經文所記,是主耶穌和門徒們還在加利利境內,於迦百農的時候,對門徒們所說的話。對照十六章所記,明顯主是要把門徒們帶進祂對彼得所說的:「我還告訴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她。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的實際。

一、教會啟示與實行:

在十六章和這章裏雖然主都說到教會,但顯然二者重點、意義不同。前者主說:「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18),這是主把祂的心意向屬祂的人打開。是啟示,是屬宇宙性的。讓我們看見教會乃是出於主,是主所建造,建造在主自己這磐石上的。感謝主,我們各人蒙恩,也如同「彼得」這(一塊出於大磐石的)小石塊,一同被建造在這磐石上(參彼前2:4-5)。這教會也是與天相連的(19),並且是陰間權勢所不能勝過的。自然主的話也讓我們看見,撒旦、陰府的權勢,是天天要對付這主所建造的教會,只是感謝主,牠不能勝過她,因為教會是穩建於主的這磐石上。來到十八章這裏,主說到教會,雖然同樣說到,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但所指是屬地方性的。因為事情是可以告訴教會的,教會是能聽的。並且主說:「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甚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無論在那裏,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裏就有我在他們中間」。

雖然因著主的得勝,陰府的權勢是不能勝過教會,但這在地上的教會,卻無時無刻需要防備撒旦的詭計,同時在教會長大的過程中,也有必須面對與學習的功課,使能得主的喜悅。

二、教會生活的實際:

在這裏主的話說:「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當然這也包括姊妹在內。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包括在神的家,得罪與被得罪是顯然易見。就如主說:「絆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7)。在相處之中,彼此越是靠近,就越容易發生磨擦,絆倒別人或被絆倒;得罪別人或被得罪。自然這並不表示,我們因為這樣就不與弟兄姊妹相交,往來。這不是正確的想法或態度,我們從主所得的生命乃是交通的生命,所以我們是理當彼此相交的(約壹1:3)。然而在肢體的相處裏,確難免也會產生得罪的事。為甚麼會有這樣的事發生?這一面是因著我們雖然蒙恩,但我們的舊天性仍在我們裏面。不錯,藉著受浸,我們的舊人是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了(羅6:3-6),我們的生活是理當脫去舊人,穿上新人,活出在基督裏新人的樣式(弗4:20-24)。但就著我們主觀的經歷言,我們卻仍時常活在舊人的生活中,受著老亞當天性所支配,所以得罪或被得罪的事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而另一面,撒旦也是無時無刻的要對付神的教會,在基督身體中製做難處問題,以破壞神的兒女間的相處,破壞主的見證。而在這樣的事上,我們當如何處之?

主說:「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他若聽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不是把這弟兄的錯到處散播,而是你個人親自去告訴他。「指出他的錯來」,是實在他有這樣的情形;而你去指出他的錯,是為著愛你的弟兄,怕你、怕神的家失去這弟兄。換言之,這弟兄的錯不是僅你和他個人的問題,更是因此會影響到他在神面前的關係,叫他在神面前受虧損的。為著這原故,你去指出他的錯來。如果這弟兄的得罪你,不過僅叫你個人受虧損,哪,我們應當的就是赦免,饒恕。這就是主對彼得的問題的回答。那一天彼得對主說:「主阿!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麼?」對彼得來說,饒恕一個得罪他的弟兄七次已很不得了了。的確,就我們的本性,這樣的饒恕,實非易事。然而主回答說:「我對你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七七四十九,以數字言,四百九十次。這真是一個不得了的饒恕。但是主的話並不在數字的多少,在聖經裏七乃是完全的數字,是完全的意思,主的話意思乃是完全的赦免、饒恕。完全的赦免、饒恕,豈能之?是的,就著我們的本性言,實在是不可能。然而主給我們看見,如果我們認識自己,認識我們對主的虧欠,經歷祂的赦免,哪,在主的大恩中,我們也就應當這樣待我們的弟兄。所以接著主就說了23-34節的故事。這個人欠他主人一千萬銀子,無力償還,窮一生賣田賣地賣一切也還不起,他到主人面前哀求將來還清,他實在還不認識自己的無能。但他的主人竟動了慈心,免了他的債,這是何等的恩典。然而沒有想到這個得著主人那麼大恩典的,從主人家才出來,在路上遇見一個欠他十兩銀子的朋友,他要這朋友還錢,這朋友向他哀求寬容些時候,他竟掐著朋友的喉嚨,且把他送到官府下在監裏。難怪他的眾同伴看不過,而去他主人面前告他,他主人當然把他交給掌刑的。我們若看見自己是如何的虧欠主,我們的光景是如何的可憐,看見主待我們的恩典,哪!我們又豈能不赦免我們的弟兄?

但是,若那得罪我們的弟兄,他的錯是叫他在神面前受虧損的,則我們為著愛弟兄的原故,我們當去指出他的錯來。若是他不聽勸,就去另找一兩個弟兄再去,自然這一兩個是在屬靈上有學習,有份量的。若這人仍不聽勸,再告訴教會,也就是教會中作負責的弟兄。假若他還是不肯聽勸,主說,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稅吏一樣。甚麼意思?把他革除出去?不!乃是以他為未得救的人一樣而待之,我們如何待未得救的朋友?豈不以愛待之盼望他能早日悔改得救嗎?所以接著主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們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我又告訴你們,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甚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因為無論在那裏,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裏就有我在他們中間」。主的話所針對的就是對這得罪的事,對這樣的弟兄。教會;兩三個人站在教會的地位上,同心合意的禱告,求主捆綁仇敵的工作,叫這弟兄得釋放。這是教會生活裏所當學習,當行之事。

主不只啟示祂的教會,祂更要我們活出教會的實際,教會在主裏面是得勝的,陰間的權勢絕不能勝過她,但我們在教會生活中,能實際的經歷主的話,經歷教會的能力,卻是在於我們如何在肢體間活出教會的實際,來得主的喜悅。

2015年9月13日:謝貴枝〈認定主是王:馬太福音〉

王的辛勞

王的訊息:

天國的福音

  • 天國的人
  • 進天國的代價
  • 新的國度
  • 天國的要求: 結果子
  • 等侯天國: 警醒
  • 天國的審判: 直到永遠

王的辛勞

馬太福音 4:23 耶穌走遍加利利,在各會堂裡教訓人,傳天國的福音,醫治百姓各樣的病症。 4:24 他的名聲就傳遍了敘利亞。 那裡的人把一切害病的,就是害各樣疾病,各樣疼痛的,和被鬼附的,癲癇的,癱瘓的,都帶了來,耶穌就治好了他們。 … 11:20 耶穌在諸城中行了許多異能,那些城的人終不悔改,就在那時候責備他們說,11:21 哥拉汛哪,你有禍了,伯賽大啊,你有禍了,因為在你們中間所行的異能,若行在推羅西頓,他們早已披麻蒙灰悔改了。 … 23 迦百農阿,你已經升到天上。 將來必墜落陰間。 因為在你那裡所行的異能,若行在所多瑪,它還可以存到今日。 11:24 但我告訴你們,當審判的日子,所多瑪所受的,比你還容易受呢

周圍的小村都重建了;

唯獨迦百農、伯賽大、哥拉泛沒有重建;

  • 不管昔日曆史的輝煌;
  • 不管有主親自的工作;
  • 抗拒主所作的 – 結局是何等可悲

1. 配得天國的人:是內裡謙柔,遵行我天父旨意,不憑肉體

5:3 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5:4 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 5:5 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 … 5:8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 … 7:21 凡稱呼我主阿,主阿的人,不能都進天國。 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 8:11 我又告訴你們,從東從西,將有許多人來,在天國裡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12 惟有本國的子民,竟被趕到外邊黑暗裡去。 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

配得天國的人

  • 是內裡謙柔
  • 尋求永生之福的
  • 遵行我天父旨意
  • 不憑工作 (凡稱呼我主阿,主阿的人)
  • 不憑肉體 (亞伯拉罕後裔)

2. 進天國的代價: 努力與防備

11:12從施洗約翰的時候到如今,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著了, 13:44 天國好像寶貝藏在地裡。 人遇見了,就把它藏起來。 歡歡喜喜地去變賣一切所有的買這塊地。 13:45天國又好像買賣人,尋找好珠子。 46 遇見一顆重價的珠子,就去變賣他一切所有的,買了這顆珠子 13:19 凡聽見天國道理不明白的,那惡者就來,把所撒在他心裡的奪了去。 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

努力:付代價

  • 天國好像寶貝藏在地裡。 人遇見了,就把它藏起來。 歡歡喜喜地去變賣一切所有的買這塊地。 13:45天國又好像買賣人,尋找好珠子。
  • 46遇見一顆重價的珠子,就去變賣他一切所有的,買了這顆珠子

防備: 明白,珍惜,好好收藏

  • 13:19 凡聽見天國道理不明白的,那惡者就來,把所撒在他心裡的奪了去。 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

3. 新的國度

16:13 耶穌到了該撒利亞腓立比的境內,就問門徒說,人說我人子是誰。14 他們說,有人說是施洗的約翰。有人說是以利亞。又有人說是耶利米,或是先知裡的一位。15 耶穌說,你們說我是誰。.. 因為這不是屬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18 我還告訴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19 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

  • 原有的國度:跟據舊約,按神律法而立
  • 新的國度: 跟據新約,主釘十架得勝仇敵而建立的

4.天國的要求: 結果子

20:1 因為天國好像家主,清早去雇人,進他的葡萄園作工。2 和工人講定一天一錢銀子,就打發他們進葡萄園去。,… 16 這樣,那在後的將要在前,在前的將要在後了。21:19 看見路旁有一棵無花果樹,就走到跟前,在樹上找不著什麼,不過有葉子。就對樹說,從今以後,你永不結果子。那無花果樹就立刻枯乾了。21:20 門徒看見了,便希奇說,無花果樹怎麼立刻枯乾了呢?21:43 所以我告訴你們,神的國,必從你們奪去。賜給那能結果子的百姓。

  • 因為天國好像家主,清早去雇人,進他的葡萄園作工;
  • 這樣,那在後的將要在前,在前的將要在後了
  • 在樹上找不著什麼,不過有葉子,
  • 必從你們奪去。 賜給那能結果子的百姓
  • 若我們不結果子,後來的絕對會替代我們成為結果子的見證

5. 天國的審判

13:31 他又設個比喻對他們說,天國好像一粒芥菜種,有人拿去種在田裡。32 這原是百種裡最小的。等到長起來,卻比各樣的菜都大,且成了樹。天上的飛鳥來宿在他的枝上。… 收割的時候,就是世界的末了。收割的人,就是天使。40 將稗子薅出來,用火焚燒。世界的末了,也要如此。41 人子要差遣使者,把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惡的,從他國裡挑出來,42 丟在火爐裡。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43 那時義人在他們父的國裡,要發出光來,像太陽一樣。47天國又好像網撒在海裡,聚攏各樣水族。48 網既滿了,人就拉上岸來。坐下,揀好的收在器具裡,將不好的丟棄了。

  • 人子要差遣使者,
  • 把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惡的,從他國裡挑出來 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
  • 義人在他們父的國裡,要發出光來,像太陽一樣。 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6.等侯天國: 警醒

25:1 那時,天國好比十個童女,拿著燈,出去迎接新郎。25:14 天國又好比一個人要往外國去,就叫了僕人來,把他的家業交給他們。

警醒: 天國好比十個童女,拿著燈,出去迎接新郎

2015年9月6日:林永存〈羅得的日子〉

主耶穌說「又好像羅得的日子…人子顯現的日子也要這樣」(路加福音17:26-30)。到底羅得的日子是怎樣的日子?是否正像我們現今所處的日子?

一)同性淫亂放蕩的日子

創世記11和12章記載羅得乃亞伯拉罕的侄兒,隨亞伯拉罕離開迦勒底的吾珥來到迦南地。創世記13章記載二人因牧人相爭而分離,羅得選擇約旦河的全平原,往東遷移最終來到所多瑪城,然而聖經明言「所多瑪人在耶和華面前罪大惡極」(創13:13)。創世記19章記載了當時所多瑪人的所作所為如何罪大惡極:兩位天使來到所多瑪城,城裡各處的人連老帶少都來要求與他們行淫,高呼「任我們所為」要進行同性淫亂,何等可怕!新約猶大書指明不但所多瑪城,就連蛾摩拉城並周圍城邑的人也是如此「一味地行淫,隨從逆性的情慾」(猶7)。他們的罪行敗壞到一個地步,甚至後來凡指到同性淫亂皆以所多瑪來形容(英文中同性淫亂一詞SODOMY即出自此處)。當羅得的日子到處充滿同性淫亂的罪惡,以至神見證「所多瑪和蛾摩拉的罪惡甚重,聲聞於我」(創18:20),人在神面前無法站立得住。今天的世界豈非如是?各國各地紛紛通過所謂同性婚姻的立法,把同性淫亂的罪惡合理化,把人推往罪惡深淵!今天豈不正像羅得的日子?

二)悖逆阻擋真理的日子

聖經在創世記第1章就清楚告訴我們神造人乃是「造男造女」(創1:27),並且設立婚姻要人「離開父母,與妻子聯合,二人成為一體」(創2:24)。故此聖經教導我們必須保持婚姻的聖潔,不可作出破壞婚姻聖潔的事。主耶穌在馬太福音19章指明婚姻乃是恒久的關係「神配合的,人不可分開」(太19:6),除非一方已犯了姦淫,否則提出離婚乃犯姦淫,離婚後再婚也犯姦淫(太19:6)。保羅在哥林多前書6章指明「無論是淫亂的…姦淫的、做孌童的、親男色的…都不能承受神的國」(林前6:9-10),故此在婚姻以外的淫行(例如與娼妓聯合)必須逃避,因為行淫的罪是得罪身子的。為何仇敵要盡力破壞人的婚姻?我們查考新約以弗所書即可明白,使徒保羅在此宣告「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聯合,二人成為一體…這是極大的奧祕…指著基督和教會說的」(弗5:32)。原來在神的心意中,人的婚姻乃是指著基督和教會,婚姻關係是基督和教會關係的一個縮影!故此仇敵痛恨所有合神心意的婚姻,要盡一切力量去破壞。同性淫亂的罪惡正是仇敵用以阻擋真理破壞神賜人聖潔婚姻的手段 !牠不再明明「禁止嫁娶」(提前4:3),而是以虛假的婚姻代替真實合神心意的婚姻。羅馬書指明其詭計是要叫人成為悖逆:「雖然知道神卻不當做神榮耀祂,也不感謝祂…逞著心裡的情慾行污穢的事,以致彼此玷辱自己的身體…放縱可羞恥的情慾。他們的女人把順性的用處變為逆性的用處。男人也是如此,棄了女人順性的用處,慾火攻心,彼此貪戀,男和男行可羞恥的事…他們雖知道神判定行這樣事的人是當死的,然而他們不但自己去行,還喜歡別人去行」(羅1:21, 24, 26-27, 32),最終要叫人因所犯的罪而面對審判和刑罰,與牠一起落在硫磺火湖裏,直到永永遠遠(啟20:10, 21:8) !

三)最後機會得救的日子

當羅得的日子,聖經記載神對亞伯接罕說「所多瑪和蛾摩拉的罪惡甚重,聲聞於我。我現在要下去察看他們所行的,果然盡像那達到我耳中的聲音一樣嗎?」(創18:20-21),亞伯拉罕隨即為所多瑪城的人代禱,最終神答應只要還有十個義人在其中祂也不毀滅那地方。故此當二位天使來到所多瑪城之時,正是那地方的人得著拯救的最後機會。可惜,除了羅得與其妻子及兩個女兒,所多瑪城

的人都沒有把握到這最後得救的機會。今天會否也正像羅得的日子?我們身邊會否有許多人未能把握這最後得救的機會?

四)審判刑罰罪惡的日子

神的律法清楚指明「人不可與男人苟合,像與女人一樣,這本是可憎惡的…人若與男人苟合,像與女人一樣,他們二人行了可憎的事,總要把他們治死,罪要歸到他們身上」(利18:22, 20:13),故此當人不理會警告不肯悔改回轉,神唯有施行審判刑罰。聖經記載「當時,耶和華將硫磺與火從天上耶和華那裡降於所多瑪和蛾摩拉,把那些城和全平原並城裡所有的居民連地上生長的都毀滅了」(創19:24-25)。細看現今世代:人豈非也漠視神,浸淫在罪惡中不願悔改?羅得的日子豈非正警示我們神的審判快來到?!

五)站立見證真道的日子

以弗所書6章勸勉我們當此磨難日子「要穿戴神所賜的全副軍裝…抵擋魔鬼的詭計…並且成就了一切,還能站立得住」(弗6:10-13),又要「為從前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竭力地爭辯」(猶3)。當此羅得的日子,你我是否凖備好為真理站立,為真道見證,打那美好的仗?

六)基督快將顯現的日子

主耶穌說「好像羅得的日子,人子顯現的日子也要這樣」。如今我們看見世界的情形正像羅得的日子,我們是否醒覺主耶穌很快就要顯現?我們的心是否已經預備好見祂的臉?主耶穌明確指示當祂降臨時「那日子就如同網羅忽然臨到…全地上一切居住的人」(路21:34-35),但願我們都作好準備,當那日子算為配逃避這一切要來的事,得以站立在人子面前。

2015年8月30日:趙永欣〈一個愛慕神同在的人 — 摩西〉

在舊約裏,摩西是得神喜悅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和榜樣。在西乃山神不單藉著他向以色人頒布律法,神也把會幕的樣式啟示給摩西,好能建造會幕。

會幕的建造

會幕分三層,有外院,聖所和至聖所,並在每一層擺放了一些物件,如在外院有銅祭壇、洗濯盆;在聖所內有金燈臺、陳設餅的桌子及陳設餅、還有金香壇;在至聖所則有約櫃。但我們不單只注意外面的形狀,年長弟兄提醒我們,更應注意神定規這樣式背後的那個旨意。實在,會幕不過是影兒,那形體乃是基督,道成了肉身住(原文是支搭帳棚)在我們中間(參約一14),總括來說,會幕是指到神兒子的所是與所作。

會幕建造目的

神要建造會幕,因這使祂可以住在祂子民中間(參出廿五8)。或許神百姓知道神要住在他們中間的時後,心裡會有矛盾,因為在西乃山當他們看見神榮耀的顯現時,一面是很羨慕神的榮耀,但一面卻又懼怕。但神要與他們同住,這不乎人的感覺,乃在乎神的心意,祂要與人同住。

神要與人同住

早在創世之先,智慧就是我們的主,在神那裏為工程師,踊躍在神為人預備可住之地,也喜悅住在世人之間(參箴八30-31 )。到了神創造萬有及造人,把人放在伊甸園內,祂也是在園中行走與人往來,往後人犯罪失敗墮落了,神仍尋找人,與以諾、挪亞同行;以亞伯拉罕為朋友般把心意向他打開、也讓雅各這個無家之人,認識神需要一個家。現在,神直接指出,神要住在神百姓中間,這樣,實在需要面對很大的困難,但神給人方法,就是造一個會幕,藉這會幕住在他們中間。往後會幕成了聖殿,那更輝煌;但無論是會幕或是聖殿,都是物質,但到主來到地上,祂把神同在顯在人間,如祂的名意思「以馬內利」就是神與人同在的意思;後到主成功救贖,神的居所乃是那些在基督裡的人,基督把他們連接起來,成了神的殿、神的居所;最後到了那日,在新天新地裡,神的心意才完成。「看哪,神的帳幕在人間,祂要與人同住,他們要作祂的子民,神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神(啟廿一3)。」

建造的條件

因此,會幕建造是一件重要又嚴肅的事,我們從摩西建造看一些原則。

一、甘心樂意的獻上(出25:2;36:3)

建造的材料包括了人看為貴重的或不貴重的,但這些都源自神的百姓獻上。百姓照神所吩咐的把建造會幕的禮物帶來,但神所看重不是那個禮物的價值,乃是在意他們的「甘心樂意」,願我們也為神甘心樂意擺上。

二、照山上的樣式(出25:40;26:30;27:8)

關乎在建造上,神多次提到要按山上的樣式。因此,雖然摩西在埃及學了各樣的學問,但這都用不上,因為必須全然根據神的指示。今天當我們提到教會的建造,也必須注意要根據神的話來建造。

會幕建造完成(出四十17,34:民二1-2)

當會幕建造完成,雲彩遮蓋了會幕,耶和華的榮光就充滿了帳幕。可見神是何等寶貴與人同住,當祂心意達成,祂便會那樣豐富顯明的同在。另外,神的子民生活、事奉也要有所轉變,以會幕為中心,就是要以神為中心。

摩西-一個愛慕神同在的人

感謝神,神得著摩西,藉他能帶出祂的心意。為甚麼是摩西﹖一面是神的揀選,但另一面,在他有甚麼特點,能成為我們今天的提醒。若我們細仔看摩西這毎個人,我們便會發現,他是一非常寶貴神同在的一個人,他曾禱告神說:「主阿、祢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參詩九十1)。」並且,他和神本建立緊密的關係,聖經提到神與摩西是面對面說話,好像人與朋友說話一般(出卅三11)。但他不以此為足夠,他非常愛慕神的同在,因此,求神顯出祂的榮耀給他看,就是要見神的面。但因當時救贖還未顯明,因此,他只能看神的背,但他的愛慕卻正是神的心意,祂要與人同住,使人與祂同在,這使神的心何等喜悅。不單摩西是這樣,大衛也是這樣愛慕瞻仰神的榮美,因此,願這也成為我們的激勵和吸引。還有,摩西不單盼望個人能在神同在中和神有更緊密的關係,他還想到他的同胞。神百姓因拜金犢以致神不願與他們一同前往迦南(參出卅三2-3),但他愛他的同胞,也知道神的心意是要得著一個團體與他們同住同行,成為祂的見證(參出卅三15-16),因此,摩西為神百姓在神面前代求,最終神答允摩西所求。他實在是一個明白神心,體胋神心的人,難怪神能使用他建造會幕,帶出祂的心意。

總結:

願我們也願像摩西一樣,能明白、體胋神的心,愛慕神同在,也寶貴團體的見證,盼望在我們中間滿有神的同在,為此甘付代價擺上,照著神的話來建造,願神的心意早日成就。

2015年8月23日:梁景法〈神所喜悅的人(三)〉

「聖靈有話說、『你們今日若聽他的話、就不可硬着心、像在曠野惹他發怒、試探他的時候一樣,在那裏、你們的祖宗試我探我、並且觀看我的作為、有四十年之久。所以我厭煩那世代的人、說、他們心裏常常迷糊、竟不曉得我的作為,我就在怒中起誓說、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弟兄們、你們要謹慎、免得你們中間、或有人存着不信的惡心、把永生神離棄了。總要趁着還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勸、免得你們中間、有人被罪迷惑、心裏就剛硬了。 我們若將起初確實的信心、堅持到底、就在基督裏有分了。經上說、『你們今日若聽他的話、就不可硬着心、像惹他發怒的日子一樣。』

我們曾分享那些出埃及的以色列人,為何得不著神的喜悅。並藉著迦勒的一生,明白他得神喜悅的原因。人到神面前來,必須依靠信心。「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來十一6)今天我們繼續來看不信的惡心如何形成?及人如何能得蒙保守,憑着信心,以致有分於基督的一切豐富。

一. 硬着心

甚麼是硬著心?a. 不聽聖靈的話b. 心裏常常迷糊、看不清神的作為。心為甚麼會變得剛硬呢?

有人被罪迷惑,以至看不見、聽不明,心裏就剛硬了。神對以賽亞先知說:「…..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回轉過來,便得醫治。」(賽六9-10)這段聖經是對剛硬的猶太人的警告。背景是烏西雅王駕崩前,因他沒拆毁偶像,以致拜偶像之事仍在以色列中發生(王上十五3)。其實「有眼看不見、有耳聽不明白」本來是形容偶像。在詩篇135篇15至18節有這樣解釋:「外邦的偶像是金的,銀的,是人手所造的;有口卻不能言,有眼卻不能看,有耳卻不能聽,口中也沒有氣息。造他的要和他一樣,凡靠他的也要如此。」故凡製造偶像和依靠偶像的都變成和偶像一樣: 有眼卻不能看,有耳卻不能聽!結果就變成硬心、最後生出不信的惡心、以致把永生神離棄了(來三12)。拜偶像是罪、會迷惑人:人依賴偶像、看得比神更高,以致越來越受它的影響。人在人生中不斷為自己建造偶像,可能是物質-車子、房子、工作、或人物-家庭、丈夫、太太,子女甚至是好事、善事和事奉。若看這些東西比神更重要,就會成為人的偶像,人自己也如偶像一般,變成有口講不出神的恩典、有耳聽不進神的話、有眼看不見神的作為。故此人要認罪、悔改、除去偶像、歸回神的懷抱。「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壹1:9)

二. 天天彼此相勸

「他們看是看見,卻不曉得,聽是聽見,卻不明白;」(可四12)是耶穌對剛硬的猶太人的警告。耶穌希望他們悔改、罪得赦免。聽到神的話語之後醒悟過來是多麼重要。神的話語不是用來説説聽聽,神的話是我們的食物、是生命、是屬靈的兵器、是腳前的燈、是路上的光。故此神命令我們要聽神的話,並且指岀如何免卻被罪迷惑、使心裏剛硬的途徑: 「弟兄們,你們要謹慎,免得你們中間或有人存著不信的惡心,把永生神離棄了。總要趁着還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勸、免得你們中間、有人被罪迷惑、心裏就剛硬了。」(來三12-13)

1. 要謹慎

信徒們要『謹慎』,小心避免犯下舊約以色列人的錯誤。他們犯罪、拜偶像,以至硬心,最後更演變成不信的悪心,信徒要以此為鑑戒。

2. 趁着還有今日

『今日』指還活在世上的時候;每一天都是神給我們得著神福份的機會。信徒要遵行神的話,也在乎『今日』。神的話叫我們「忘記背後、努力面前」(腓三13)過去的日子是我們的提醒和鑑戒。有人喜歡『明日』,甚至將今日當行的事推至明日;然而有沒有明天,又或者明天如何我們並不曉得,聖靈的話是說『今日』,故此我們應當

聽而信服。遲延推託叫你更不容易順服,以致生出疑惑、憂慮甚至失去信心。剛硬是習慣性的、是因多次的悖逆與頂撞神、慢慢造成的結果。

3. 天天彼此相勸

勸勉是信徒當盡的天職,必須抓住機會,天天彼此勸勉。主把我們放在教會裡,彼此在身體中成為肢體。我們互相扶持,彼此提醒、基督的身體就得以在愛中被建立。若我們單顧自己,不但別人得不著益處,自己也會受虧損;若信徒間只是談天說地、彼此沒有坦誠溝通、真情的慰問、關切的勸勉,信徒的關係就會變得冷漠,有人會受罪的迷惑以致跌倒,教會整體的屬靈狀況必定低落!

三. 堅持到底的信心

1. 堅持到底的信心

「我們若將起初確實的信心堅持到底,就在基督裏有分了。」(來三14)在屬靈的事上,無任何東西可以取代信心,若沒有信心,基督就與我們無分無關。真正的安息只有在基督裏才得到(太十一28-30),而獲得安息的條件在乎信心。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都在基督裏賞賜給我們(弗一3),只要我們留在基督裏,我們就有一切。基督徒因不肯完全信賴、倚靠神,而失去神在基督裏所賜給他們的喜樂、平安和能力。「有分」的另外一個意思就是「合伙人」。人信主的時候就有分於基督,唯有堅持信心的人才成為基督的合伙人,有資格去分享基督的所有。如何才能堅定地持守著這個完全信賴、倚靠神的心呢?

2. 放下和脫去

「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着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希十二1)『重擔』和『罪』是妨礙我們向前奔跑的兩大因素,若不加以對付,必定無法奔跑得好。

a. 『各樣的重擔』指各種有礙賽跑者的重量、負擔。『重擔』不一定是罪,甚至不是罪,但若不卸下重擔,肯定不能跑得快,所以我們必須查問,哪些是我們身上的重擔。『重擔』往往是那些在我們心頭上的負擔,譬如難過、憂愁、鬱悶、灰心等,也可能是那些吸引我們的心、叫我們分心的,譬如逸樂、貪婪、名利、地位等,這些都是會阻礙奔跑的重擔。

b. 「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脫去』指如同脫去衣服;如同那緊裹我們身體的長袍大衣,會妨礙跑步;『罪』的字義是射不中目標的意思。神是我們人生的唯一目標,凡以神之外一切人事物(不論好壞)作為人生追求目標的都是罪。這句子亦可解釋作「地位相當不錯的罪」。有時人身上的美德、優點、長處、自義、自是等,反成了人的難處。『奔』乃是盡可能的快速前進;基督徒的追求與事奉,必須竭盡全力、放下和脫去一切攔阻人領受神恩典的東西,不要拖拖拉拉。

四. 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

「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他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神寶座的右邊。那忍受罪人這樣頂撞的、你們要思想、免得疲倦灰心。(希十二2-3)仰望:轉臉注目、凝視。指撇開一切事物而關注另一對象,有繙作『望斷以及於』,意即望斷一切事物,將視線轉向耶穌。先有所『望斷』,然後才能有所『專注』;否則就不能單單仰望主。這種「望」暗示著驚訝之情,所看見的東西完全吸引住人的心,對四周的東西視而不見。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有二意:

(1)祂是我們信心的創始者,有了祂才會有信心,又是我們信心的終結者,是祂使我們的信心達到完全;

(2)祂是我們信心的先鋒元帥,為我們開闢信心的道路,又是我們信心的殿後元帥,督促我們走完信心的道路。

仰望『耶穌』,是要我們細細地查看祂為人的一面。我們一旦見到耶穌,就會被祂深深吸引,以致忘記其它事物;自然會使人放下妨礙的重擔。主當日在世,掌管衪生命的原則,就是信心。我們反覆思想耶穌在地上的行徑和存心,就必不至疲倦灰心、喪失鬥志。惟有耶穌能成功我們的信心到完全的地步,也惟有祂能將我們所信的完全成功在我們身上。

2015年8月16日:陳福生〈得神喜悅的但以理(4)— 有神的靈 〉

今年我們盼望從但以理的一生,去學習怎樣可以:警醒預備等候主的再來,並得主的喜悅!第一章講到但以理與三個朋友–立志向神,他們面對世界的威逼、利誘和同化等等也不怕,因為他們有受苦心志,不貪愛這個世界,也不被它玷污。第二章說到但以理面對困難、壓力和生死的問題時–專心靠神,有神的平安在他心裡作主,並曉得與同伴祈求天上的神,安然相信一切的事都有神來掌管。第三章則講到哈拿尼雅、米沙利和亞撒利雅經歷–火煉見證。當他們面對死亡的威迫時,仍堅信神會拯救他們;即或不然,也不會妥協、屈服;並顯出沒有火燎氣味生命的見證。

神在人的國度中掌權

來到第四章,說到尼布甲尼撒王的第二個夢,說他會被趕出離開世人,與野地的獸同居,吃草如牛,被天露滴濕,且要經過七期。這是神要顯明,等世人知道至高者在人的國中掌權,要將國賜與誰就賜與誰!當尼布甲尼撒王有第一個夢時,他不甘心只作金頭,所以他造了一個金像,全身都是金的,表示他要他的國直到永遠。不但如此,他還建造了一座固若金湯的大巴比倫城。他正在自鳴得意時,神的話就應驗在他身上。當他看到哈拿尼雅、米沙利和亞撒利雅沒有被窯火燒死的神蹟時,他只是覺得他們所信的神的能力權柄都很大,但仍未願服下來。這次他經歷過這樣可怕的事發生在他身上,他對神態度轉變了,他便稱頌至高者,讚美、尊崇、恭敬這位天上的王。

神在人的國中掌權,世上一切事情都按照神的旨意成就。伯沙撒王自恃高傲,竟將擄到巴比倫的聖殿中的器皿拿來飲酒,神的審判也就臨到他。當夜,迦勒底王伯沙撒被殺,瑪代人大利烏取了迦勒底國。就是這樣一夜之間,金頭就變成銀胸,由巴比倫變成瑪代、波斯!

我們相信「至高者在人的國中掌權」嗎?我們要把天國建立在地上嗎?我們要爭取地上的公平、公義、民主、人權、自由嗎?主耶穌已說了「我的國不屬這世界。」(約1836)我們要爭取的是神的國!我們要爭取的是人能因信基督成為神國的子民!我們為神永遠的旨意,付上了多少代價呢?我們若要在這個彎曲悖謬的世界中見證神,就要好像但以理一樣,因他裡頭有神的靈,連當世的人都為他作見證!

但以理裡頭有神的靈

弟兄姊妹,我們裡頭也有神的靈:「豈不知你們的身子就是聖靈的殿嗎?這聖靈是從神而來,住在你們裏頭的;」(林前619)既然我們裡頭有聖靈內住,我們行事為人就應當倚靠聖靈的引導和幫助;但以理之所以能在那樣惡劣的環境中見證神,因他凡事都是倚靠裡頭神的靈。但願我們也靠著聖靈的幫助和能力,在這個彎曲悖謬的世代中見證神。

1.按著恩膏的教訓(約壹227

我們要在凡事上,無論大小事情,都要學習順服這恩膏的教訓和引導,使我們可以在凡事上見證神。並且我們不要做一些叫聖靈擔憂的事(弗430);更「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帖前519)。聖靈若在我們裡面作提醒,但我們一次兩次不聽、不順服,慢慢我們就對聖靈的提醒不敏銳,到最後就聽不到聖靈的聲音,把聖靈的感動消滅了!

2.牢牢地守著善道(提後114

在末後的日子,撒但會放出更多假道、似是而非的道、或另一個福音等來迷惑人!所以我們要靠著聖靈牢牢地守著所信的道,不要被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我們要好好倚靠聖靈去多認識神的話,聖靈會引導我們明白一切的真理。(約16:13)

3.結出聖靈的果子(加522-23

我們不單只要守著主的道,我們還要在生命裡結出聖靈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些也就是基督生命的特質,以致我們的生活能見證神和榮耀神。

4.隨時多方的禱告(弗618

在這個彎曲悖謬的世代中要守著主的道和見證神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們要靠著聖靈,隨時多方禱告祈求;並在此警醒不倦,不單要為自己禱告,也為眾聖徒祈求,使我們能放胆傳揚神,為神作見證。

5.得能力作主見證(徒18

我們承認我們是又軟又弱的,願主施恩憐憫,使我們靠著聖靈所賜的智慧和能力,好叫我們在家庭裡、朋友內、工作上、社會中都能為主作美好的見證,得主的喜悅;並警醒預備好自己,等候主的再來!

2015年8月9日:吳錦明〈說造就教會的話〉

「要切慕屬靈的恩賜,其中更要羨慕的,是作先知講道。……作先知講道的,是對人說,要造就、安慰、勸勉人。說方言的,是造就自己;作先知講道的,乃是造就教會。我願意你們都說方言,更願意你們作先知講道;因為說方言的,若不翻出來,使教會被造就,那作先知講道的,就比他強了。」(林前14:1-5)

用悟性說造就人的話

林前十四章告訢我們,教會不單有擘餅記念主聚會,還有一種聚會是弟兄姊妹可以作先知講道。主日的信息或見證交通聚會,我們都是根據「作先知講道」的原則去分享神的話語,目的是「要造就、安慰、勸勉人」,不是「造就自己」,乃是要「造就教會」。

當時有哥林多人說方言,卻沒有翻譯出來,其他不通方言的人根本聽不懂。「…舌頭若不說容易明白的話,怎能知道所說的是甚麼呢?這就是向空說話了。世上的聲音或者甚多,卻沒有一樣是無意思的。我若不明白那聲音的意思,這說話的人必以我為化外之人,我也以他為化外之人。你們也是如此,既是切慕屬靈的恩賜,就當求多得造就教會的恩賜。」(林前14:9-12)

作先知講道的比說方言的強,是因為其他人能聽到神的話語,可以得造就、蒙安慰、受勸勉。所以保羅說「在教會中,寧可用悟性說五句教導人的話,強如說萬句方言。」(林前14:19)因此無論是主日信息或弟兄姊妹交通,我們只講能造就人的話語。若是不造就人的,便不應當講論。這樣當「全教會聚在一處的時候……若都作先知講道,偶然有不信的,或是不通方言的人進來,就被眾人勸醒,被眾人審明,他心裡的隱情顯露出來,就必將臉伏地,敬拜神,說:神真是在你們中間了。」(林前14:23-25)

惟有神叫人生長 

到底什麼話語才能造就人?我們知道人的話語只可以傳達思想或情感,但是不能改變其他人的生命。「亞波羅算甚麼?保羅算甚麼?無非是執事,照主所賜給他們各人的,引導你們相信。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長。可見栽種的算不得甚麼,澆灌的也算不得甚麼,只在那叫他生長的神。」(林前3:5-7) 因此保羅勸勉提摩太說:「你要謹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訓,要在這些事上恆心。因為這樣行,又能救自己,又能救聽你的人。」(提前4:16)

「我們所注意的是怎樣教訓,但是神作事與人不同,神注意我們這個人過於我們的話。如果這個人不對,就是話說對了,在神面前還是不對。不但在神面前不對,就是在人的裡面也不對。為甚麼呢?因即使話是對的,如果這個人不對,他話語的分量就削減了。兩個人可以說同樣的話,但若一個人是被神用的,是祂話語的出口;另一個人不是被神用的,他雖然說神的話,卻是自己說的。所以要作話語的執事,這個『人』是非常重要的。」(江守道弟兄《話語職事》第二篇)

在福音書裡,常常主耶穌講完話,眾人都希奇他的教訓。因為他教訓他們,正像有權柄的人,不像他們的文士。(參太 7:28-29)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說「除了在人裡頭的靈,誰知道人的事?像這樣,除了神的靈,也沒有人知道神的事。我們所領受的,並不是世上的靈,乃是從神來的靈,叫我們能知道神開恩賜給我們的事。並且我們講說這些事,不是用人智慧所指教的言語,乃是用聖靈所指教的言語,將屬靈的話解釋屬靈的事。」(林前2:11-13)我們所說話的話語,如果真是因神的工作而來,聖靈就能使用,在聽的人身上印證,叫人得幫助、得供應。

霍普金(Evan Hopkins)是開西大會(Keswick Convention)最主要代言人,他的代表作《生命自由之律》(The Law of Liberty in the Spiritual Life)說明了開西運動「因信成聖」之道。每年的開西聚會,他不一定是講員,但一定坐在那裡。原來當時他們有一個規定,所有受邀講員必須先見證自己是怎樣進入因信成聖的經歷,由開西聚會負責同工確定後,才可以站上開西大會的講台。以致當時開西聚會一直維持在一個高水準上,更曾經被譽為全世界最高的講台,當中生命的信息,到今天仍然供應神的眾兒女。

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人 

「願頌讚歸與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父神,就是發慈悲的父,賜各樣安慰的神。我們在一切患難中,他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

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我們既多受基督的苦楚,就靠基督多得安慰。我們受患難呢,是為叫你們得安慰,得拯救;我們得安慰呢,也是為叫你們得安慰;這安慰能叫你們忍受我們所受的那樣苦楚。」(林後1:3-6)

《荒漠甘泉》(Streams in the Desert)的編者考門夫人(Mrs. Cowman)和她的丈夫查理考門(Charles Cowman),於一九○一年開始廿五年之久的遠東宣教工作,足跡遍及韓國、日本和中國。後來考門先生卻因心臟病發,一病不起。考門夫人隨侍在側,二人離開宣教工作,飽受病痛的煎熬和撒但的攻擊,然而屢次在緊要關頭,總是從一本書、一紙福音單張或幾句經文得到所需要的信念,因而重獲亮光,恢復信心。《荒漠甘泉》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誕生,歷代以來幫助無數在荒漠中的人,得享甘泉。她和保羅一樣是「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林後1:4)

「一個音樂家,他能夠彈鋼琴、彈風琴,也能夠拉提琴。他可以用同一個樂譜在不同的樂器上演奏。……雖然是同樣的樂譜,但是有不同的聲音。每一種樂器都有它特別的聲音……而那些特點都是幫助把樂譜裡的感情、意味表現出來。新約裡話語的執事,就有點像這個,有的人像鋼琴,有的人像風琴,有的人像提琴,雖然樂譜是一樣,但是發出來的聲音不一樣。在這裡有一個人,神的話從他身上出來的時候,有他個人的成分在裡面;另外有一個人,神的話從他身上出來的時候,也有他個人的成分在裡面。每一個被神用的人,都有他個人的成分在裡面。那一個個人的成分,在聖靈的約束之下,在聖靈的管理之下,在聖靈的教育之下,就能夠叫神的話不受攔阻,而是更榮耀的出去。

「神的話要經過人,要用人的成分,所以一切沒有受過神對付的人,他的成分就不能用。如果有一個人,他那個個人的成分在神面前有問題,神的話就沒有法子從他身上出去,他是神所不能用的人,他不能作神話語的執事。在舊約裡面,神曾藉著驢子說過話,但是……在新約的時候,神的話是要藉著人的成分說出來,所以神不能不嚴格挑選,看誰是能用的,誰是不能用的。我們那一個人的成分沒有對付好,就不能作話語的執事。我們不能像一架錄音機那樣去傳說神的話。神是要我們這個人有改變;如果我們這個人構不上神的標準,神就不能用……。我們如果要作一個傳神話語的人,我們這個人就需要多少的整理,需要多少的修理,才能作傳神話語的人……有的人,他那個人的成分有許多污穢,有許多肉體,有許多被定罪的,神沒有法子用,神只好把他擺在一邊。有的人從未被神破碎過,有的人在神面前心意彎曲,有的人在神面前有爭執,有的人思想從來沒有經過對付,有的人情感沒有經過對付,有的人強硬的頸項沒有經過對付,神的話在這樣的人身上就流不出來。這樣的人就是得著了神的話,也傳不出去;就是勉強去傳,也傳不好。」(倪柝聲弟兄《神話語的職事》第一章)

聖靈藉不同的人供應我們

「身子原不是一個肢體,乃是許多肢體。設若腳說:我不是手,所以不屬乎身子。它不能因此就不屬乎身子。設若耳說:我不是眼,所以不屬乎身子。它也不能因此就不屬乎身子。若全身是眼,從哪裡聽聲呢?若全身是耳,從哪裡聞味呢?但如今神隨自己的意思把肢體俱各安排在身上了。若都是一個肢體,身子在哪裡呢?但如今肢體是多的,身子卻是一個。眼不能對手說:我用不著你。頭也不能對腳說:我用不著你。不但如此,身上肢體,人以為軟弱的,更是不可少的。身上肢體,我們看為不體面的,越發給它加上體面;不俊美的,越發得著俊美。我們俊美的肢體,自然用不著裝飾;但神配搭這身子,把加倍的體面給那有缺欠的肢體,免得身上分門別類,總要肢體彼此相顧。」(林前12:14-25)

很多讀聖經的人都留意到,保羅在這裡說到許多肢體時並沒有提到「口」,但是很希奇,每個肢體都能說話,如果彼此發怨言,只有毀壞。其實每個肢體都有他獨特的功用,應當用話語去造就教會。

教會中各人背景與需要不盡相同,沒有人可以包辦所有需要。聖靈往往藉著不同的人供應我們,所以新約書卷不單由熟悉舊約律法的保羅去寫,也有税吏馬太,還有漁夫彼得和約翰,他們給我們的供應,缺一不可,因為神在他們身上有不同的工作和託付,親身經歷了神獨特的造就,所以他們的話語能「造就、安慰、勸勉人」。因此每個弟兄姊妹都要預備自己,熟讀神的話語,在生活中經歷神,也為教會的聚會禱告,尋求應當怎樣分享神的話語,學習作先知講道去造就教會,這樣教會才能活潑豐盛、滿有生命。

2015年8月2日:鄧栢欽〈再思十架七言〉

我們走神的路,免不了有想到自己有否力量繼續前行的時候,但是希伯來書十二章三節說:「那忍受罪人這樣頂撞的,你們要思想,免得疲倦灰心。」當我們思想主如何忍受罪人的頂撞,就想起主在十字架上所說的七句話。這七句話對我們而言並不陌生,但我們要再加思索,以繼續行走前面的道路,得主的喜悅。

一、饒恕之言(路23:33-34)

主耶穌上十字架以先已經受了許多苦,不單長時間受審訊、被人誣告,更是被兵丁鞭打、奚落,又被同釘的犯人嘲笑,但是主卻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路23:34)「他們」是指着誰說的呢?一方面,我們想到「他們」是說打主、鞭主的羅馬兵丁。他們如此對待主,但主卻求父赦免他們,可見主的內心沒有報復、審判的意思。一般人面對這樣的遭遇必然有報復的心理,但主卻沒有。另一方面,「他們」也包括祭司長、法利賽人和呼喊釘祂十字架的猶太人。這些人如此對待主,主的心裏卻不懷半點恨。第三方面,「他們」也包括你我在其中。或許有人會說,我不在現場,所以這些事與我無關,但實際上每個罪人都曾經無理地對待主。我未信主以前也曾無故地恨惡在我家對面常常傳福音的教會,還用丫叉彈石子打那傳道人的腳。主耶穌釘十字架、流出寶血就是為了「他們」,但那時候卻無人知道,無人接受這份恩情。我們要思念主在十字架上的第一句說話,想到主的愛情、恩典、憐憫之深厚。

二、應許之言(路23:39-43)

馬太、馬可福音記載了兩個同釘十字架的強盜譏誚主耶穌的事,但路加福音更記載了其中一個強盜在譏誚主以後產生了改變。我自己細想,覺得他的改變可能是因為聽了主在十字架上所說的第一句話。那強盜可能想,有誰能夠在承受酷刑的時候,在非常殘忍的刑具上,還能有這樣的反應呢?一般人可能會在十字架上多有申冤、咒駡,但主耶穌卻反而求父赦免逼害祂的人。我推算這個強盜可能以前也曾聽說過主耶穌的事跡,或是他也知道彼拉多在審訊中三次表明查不出主耶穌有甚麼罪來,所以他就責備另外一個強盜,說:「你既是一樣受刑的,還不怕神嗎?」(路23:40)這個強盜覺得自己接受神的審判是應該的,是該死的。這是很大的改變,因為許多犯人雖然犯了罪,卻多半會堅持自己是無辜的,這個強盜卻接受神的審判,承認自己的罪,願意悔改,並不推諉自己先時所犯的過錯。我測想,這個強盜可能曾經聽過主的道,所以知道也相信祂將來會得國,於是就求主在得國之時記念他。他沒有求其他人的記念,因為也沒有人會紀念一名死囚,但現在他壯膽求主的記念,因為絕望之人所能找到的一絲希望就在於主耶穌。主立即反應,對他說:「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裏了。」(路23:43)我們不知道樂園的面貌,但能肯定的是,與主同在實在是好得無比。

三、親情之言(約19:25-27)

「站在耶穌十字架旁邊的,有他母親與他母親的姊妹,並革羅罷的妻子馬利亞,和抹大拉的馬利亞。耶穌見母親和他所愛的那門徒站在旁邊,就對他母親說:母親(原文作婦人),看,你的兒子!又對那門徒說:看,你的母親!從此,那門徒就接他到自己家裡去了。」(約19:25-27)

根據教會初期歷史記載,約翰確實把馬利亞接到家裏去,照顧他終老。主把肉身的母親交託給約翰,他就照着主的吩咐去照顧她。主曾說:「人到我這裡來,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姊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路14:26)但我們不要誤會主是沒有親情的,反之,祂滿有親情和憐愛。只是當親情叫我們不愛主、不事奉主的話,就要受對付。但主並非無親情,乃是欣賞、寶貴祂肉身的母親。主快要離開世界,再無機會盡兒子的責任,所以就把馬利亞託付給約翰。約翰是最後離世的門徒,有足夠長的日子可以照顧馬利亞,所以主的安排很全面,也充滿了愛。

四、被棄之言(可15:24-25;太27:45-46)

主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總共有六小時之久,乃是從早上九時到下午三時。這段時間裏,主耶穌很痛苦,祂頭上的荊蕀冠冕刺出了血,遍體鱗傷,手腳被釘在十字架上,以致每每要拉扯、上引四肢被釘的身軀,才可艱難地呼吸一口氣。而在正午十二時至下午三時(午正到申

初),遍地都黑暗了。中午是太陽最猛烈的時候,但在正午十二時,主承擔了世人的罪,所有人的罪都歸在主身上,於是宇宙應有的情景都改變,沒有發光的,遍地都黑暗了,非常可怕。此時,主向父禱告:「以利,以利,拉馬撒巴各大尼。」(太27:46)人們以為祂呼喊以利亞,其實「以利」是對神的呼喊。「拉馬撒」是為甚麼的意思,這個為甚麼並非埋怨神,而是呼喊出主心中的感覺。當時,主心裏的痛苦比之祂在客西馬尼園汗如血滴地禱告,接受父神的苦杯時,有過之而無不及,是達到了痛苦的巔峰。這一刻,主與父之間的合而為一被硬生生地撕裂。父神曾經說,這是我的愛子,是我所喜悅的,是我懷裏的獨生子,何竟父神會與這個兒子有一刻的分離?我們並不知道父子分離了多久,但我感覺,就是分離一分鐘,主也是不願意的。可惜別無他法,因為父神不能接近有罪之身,聖潔、公義、慈愛的主耶穌成了罪身,所以只能與父分離。我們想到這裏的時候,真是無話可說,因為這分離是因着你我的罪而產生的縫隙。

五、苦楚之言(約19:28-29)

「這事以後,耶穌知道各樣的事已經成了,為要使經上的話應驗,就說,我渴了。」(約19:28)主耶穌為甚麼渴呢?詩篇二十二篇刻劃了主此時釘十字架的感受:「有許多公牛圍繞我,巴珊大力的公牛四面困住我。他們向我張口,好像抓撕吼叫的獅子。我如水被倒出來;我的骨頭都脫了節;我心在我裡面如蠟鎔化。我的精力枯乾,如同瓦片;我的舌頭貼在我牙床上。你將我安置在死地的塵土中。」(詩22:12-15)從大衛的詩中,可見主釘十字架時,口非常乾渴,舌頭貼在牙床,但人們並無半點憐恤,還給祂醋喝,使祂的口更乾。渴了,一方面是肉身之渴,另一方面也是被父神離棄的渴。雖然如此,主當時心裏所想的只是經上的話,因為凡聖經論到祂的話都要得着應驗,所以祂就用最乾涸的舌頭說:「我渴了。」主在無人同情、無人安慰之時,仍然記掛着神的事情。

六、勝利之言(約19:30)

我們對「成了」這句話並背後的意義並不陌生。主耶穌來到地上乃是為人捨命,並且叫我們得生命。當人開始犯罪,人類所有的歷史都是走下坡的。在舊約時代雖然有敬畏神的人,諸如亞伯拉罕、雅各、大衛,但並沒有一個人可以百分之一百滿足神。因此,人就陷入絕境,以色列人行律法,外邦人拜偶像,都無路可到達神的面前。但主耶穌甘願交出自己,放在父神的手裏,並且說「成了」,就成就了一條通向神的道路。人類歷史是失敗的,但是主的「成了」是勝利。

七、信託之言(路22:44-46)

「……殿裡的幔子從當中裂為兩半。耶穌大聲喊著說: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裡。說了這話,氣就斷了。」(路22:45-46)主耶穌成就了神的救贖計劃,祂知道神的離棄很短暫,知道因着救恩已經成就,神就悅納祂,祂有信心可以把靈魂交在父神手中。主曾說:「沒有人奪我的命去,是我自己捨的。」(約10:18)有弟兄說,主若不讓他人奪去祂的性命,就是人們如何打祂、釘祂,祂也能不死,因為主有永恒不死的生命。但是,主把自己的靈魂交在父神手中,就是甘願死亡的意思。主耶穌先前所說的「成了」再加上現在這句話,可見主是得勝的將軍。在整個釘十字架的過程中,主好像備受限制,仇敵不斷地工作,決意要置主於死地,以為這樣就可以得勝於主。但主耶穌是那藉着死敗壞那掌死權的。死的毒鈎、死的權勢在哪裏呢?主都敗壞了!主的得勝更使殿的幔子從中間裂為兩半,人神之間的阻隔被拆毀,皆因主藉死敗壞了魔鬼和隔閡。

結語

我們要常常思念那忍受罪人頂撞的主耶穌,免得疲倦灰心。「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因我們想,一人既替眾人死,眾人就都死了;並且祂替眾人死,是叫那些活着的人不再為自己活,乃為替他們死而復活的主活。」(林後5:14-15)我們不能忘記這看似熟悉的十架七言,好叫我們能得着力量,行走前路。

(本文未經講者過目)

2015年7月26日:主日見證交通摘要 — 擘餅聚會的學習

分享一點擘餅聚會的學習。受浸後我就很寳貴參加擘餅聚會。初受浸時,因工作關係,我不能返擘餅聚會,我竟想到用請病假的方式好能返聚會,當然這是不對的,以這種方式來寳貴聚會,神也不會悅納。後來神的提醒和環境的配合,感謝神我未曾試過以這詭詐的方法來聚會。不久轉了公司工作,我寧可不要補假也要爭取星期日返擘餅聚會。聚會中我學習隨從聖靈的引導來禱告,也學習用心去唱詩歌,感受歌詞中的意思並以禱告去回應。接受餅杯時,起初我誤以為餅就是主真的身體,所以無論那片餅多大,我都不敢咀嚼就直接吞下去。後來明白到餅杯都是喻表,只要存著感恩的心領受就可以了。
□伍瑞嫻

分享擘餅聚會中主給我幾方面的提醒。因我個性較為膽怯,且記憶力差,所以每次開聲禱告的時候,我都很擔心。後來主藉著衪的話提醒我「要先向衪求」–所以我求主讓我有開聲禱告讚美主的心,不要作耳聾舌結的人。此外,不單在聚會中,我也學習天天數算主恩,學習在生活上作個感恩的人。有肢體提醒,我們要珍惜每次擘餅的機會,因為這可能是最後一次,為什麼呢?因主回來的日子近了。願彼此提醒。
□陳梓揚

自信主後,我都視主日為大日子,尤其擘餅聚會。我以為擘餅聚會是宣告並更新對主愛的回應的時刻,是宣告主藉死敗壞了那掌死權的,故此我們參加聚會的態度要鄭重。我們當心存謙卑,知道是父的恩典與主耶穌基督的救贖,我們才能站在這個地位。所以聚會前我們當省察自己:我是否與主有間隔?我與肢體是否有嫌隙?至於服飾,當以端莊整潔為宜。此外,我會提早返聚會,一方面是守望聚會,另方面更是預備自己。至於擘餅聚會中的禱告,因為是公禱,所以聲量要大。若果害怕在聚會中禱告,可以先學習聽別人的禱告,慢慢地,當我自己也有一點經歷和感動,就可以學習開聲禱告了。
□陳見愛

西三12-17 有一段時間我細心思想擘餅的意義。我想主親自設立擘餅,不是害怕我們會忘記衪,而是希望我們想起衪為我們所作的一切,叫我們能感恩及喜樂。所以我體會一週復一週能參加擘餅聚會,這都是神賜我們的恩典。盼望會中能與弟兄姊妹同心感謝、讚美神,神實在喜悅我們將心歸給衪。
□胡劉秀華

擘餅聚會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聚會中有主的同在。這亦是我持續不斷參加聚會的動力,也因此學習在聚會中與肢體一同敬拜主。在神預備的餅杯面前,叫我知道人實在沒有可誇。救恩中的一切豐富都是神的預備。至於禱告的學習,起初因為自己膽小,我不敢禱告。後來我慢慢學習隨從聖靈的引導,可能藉著詩歌,或別人的禱告,當我有感動時就學習跟上。雖然自己的一份有限,但我都願意擺上自己的一點,因為知道神藉各人不同的領受和經歷,互相配搭來顯出祂的豐富。
□吳蔡詩韻

總結:

讀經:路加福音廿二17-20

擘餅聚會是主親自設立的,目的是記念主為我們所成就的救恩,所以每次聚會我們都當將主放在首位,因祂配得一切的感謝、讚美和敬拜。剛才肢體們的分享正好表達了這個事實,無論是禱告的學習,或選擇詩歌,以至個人的衣著,早到等準備聚會的應有態度,肢體們都真實地交通了自己在主裡的領受和體會,盼望大家一同學習、彼此勉勵。我們都當珍惜主給我們的自由,可以按著聖經的敎導、在聖靈的引導下聚會,並且按聖靈的感動,或禱告讚美、或唱詩歌頌。我們也當留心別人的禱告,無論有開聲,或無開聲,我們都同心將感謝讚美歸給神,在身體合一的見証裏同心敬拜,因祂實在是配。我們如此在主所設立的餅杯前聚會,是主所喜悅的。

□梁景法

2015年7月19日:黃漢先〈要得主的喜悅(五)〉

聖靈藉保羅所說的話,讓我們看見,要得主的喜悅,心志乃重要的關鍵(林後5:9)。同時我們也需要察驗何為主所喜悅的事(弗5:10)。何為主所喜悅的?從福音書裏我們看見,主所喜悅的乃是人對祂和祂心意的認識。但人如何能以認識主並祂的心意,非因人的智慧,乃在於父和主自己的啟示(太16:12-17:8)。然而即便得著了啟示,是否就對主和祂的心意,有真實的認識?明顯還需要經歷試驗,為此,從那高山上下來,主一面再向門徒重述祂將交在人手裏,被殺、復活,只是門徒因不明白而大大憂愁。另一面也藉環境顯明他們的光景,特別是那得著了啟示的彼得,叫他好進入所得啟示的實際。

一、迦百農遇收丁稅者:

在不久就往耶路撒冷去的路上,主和門徒到了加利利境內,靠近海邊,在西有倫和拿弗他利的邊界的一座城迦百農(太4:13,路4:31)。可能在彼得的家,因他的家就在迦百農(太8:5,14)。有收丁稅的人來見彼得說,你們的先生不納丁稅麼?為何在這裏會出現這事?這一面自有主的管理,但就地域言,這迦百農當時乃處於希律安提帕管治區的邊境,從該處沿岸向東過約但河,就是希律腓力的分封地,所以設有稅關收取出入境稅。門徒中的馬太(又名利未),就是在這裏的稅關上蒙召跟隨主的 (太9:9,可2:1,13-14)。這迦百農也主常到之處,經上說,祂離開拿撒勒,往迦百農去,就住在那裡 (太4:13);祂也在安息日進入迦百農的會堂教訓人(可1:21)。在那裏主亦行過不少的神蹟,其中如:治好百夫長的僕人;西門的岳母(太8:5-15);在會堂裏醫治枯乾了一隻手的人(太12:9-21);叫管會堂的睚魯的女兒復活;患血漏的女人得治(可5:25-43);開兩個瞎子的眼;趕出啞吧身上的鬼,使他能說話(太9:27-34);並叫許多患病者得治;被鬼附的得釋放(太8:14-17)等。主也稱這地方為自己的城(太9:1)。所以那收丁稅的知道主又到那裏,就趁此到彼得的家來,向彼得提出這問題。為甚麼提出這問題?難道主會不納丁稅,或未曾納過嗎?所以有人認為這是那些收丁稅的人對主的刁難,也有人認為他們把主看作屬愛色尼派的猶太人,是對丁稅有不同看法的。亦可能還有別的原因。所以彼得被這樣一問,因這些人的話被激動了,因此不加思索的就回應說:「納」。他沒有想到自己口袋裏沒有錢,(相信彼得身上若有錢,必已掏出來為他的夫子和自己繳付了)。也沒有料到主沒有錢。他實在幾乎叫主為難了。我們豈不也常如此嗎?沒有想到自己一窮二白,卻還憑己意替主作主張,以為幫主的忙卻給主添麻煩,還要替我們解決難處。那一天若不是主,彼得可真要從前面進後門逃了。

二、西門你的意思如何:

進到房子裏,彼得還沒有開口,主就先對他說:「西門,你的意思如何?」前者,在彼得蒙神的啟示後,主稱他作西門巴約拿,接著又對他說: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現在主又稱他作西門。「彼得」此名意思是石頭,而「西門」意思就是聽或聽者,「巴約拿」乃約拿的兒子。主說,西門巴約拿,藉這稱呼,主叫彼得聽著,他雖然不過是約拿的兒子,一個平凡人,卻蒙神啟示祂兒子之福。繼而稱他彼得,乃給他看見,現在他為小石頭,主卻要把他建造在主自己這磐石上。現在主又稱呼他為西門,顯然,要他聽著,思想他是否真的聽見。他曾得著父神的啟示,認識他的夫子為基督,為永生神的兒子,也在那高山上聽見父的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祂。但是否真的聽進心裏去?明顯的,到了山下就已忘記了,所以隨己意就回應那收丁稅之人的問題。主對他說:「你的意思如何?世上的君王向誰徵收關稅、丁稅,是向自己的兒子呢,是向外人呢?」收丁稅的那「丁稅」原文( Didrachmas )指聖殿稅。這是沿於摩西的律法,神吩咐所有的百姓,二十歲以上的都得交半舍客勒銀子,作為生命的贖價,作為會幕的使用(出30:11-16)。至約阿施作猶大王,此銀就作為聖殿修葺之用(王下12:4-6)。每個敬虔的猶太人都會遵守這規定而繳付此丁稅。而主所說的「丁稅」乃(ken’sos)指人頭稅,主用此世上君王所徵收的關稅,人頭稅為例,為叫彼得看見主在這聖殿稅上,祂為父的兒子本就不需繳付。所以彼得回答說,是向外人,主就說,既是如此,兒子就可以免稅了。事實,主在潔淨聖殿時,已清楚讓人看見,這殿乃祂父的(約2:13-17)。彼得若還記得,若真認識他的夫子為永生神的兒子,就豈會對收丁稅的作那樣的回答?他若真聽進神的話,就豈會為主自作主張而不是先聽主,問主?今天,我們若真認識主,我們在生活與事奉上,就必作一個聽者,聽主話的人,而不是憑己意替主說話,一個真認識主的,只有就是先聽主,先尋求主的意思才行事。這才是主所喜悅的。

三、往海邊釣魚的對付:

主雖然說「既是如此,兒子就可以免稅了」,但祂還是體貼人的軟弱,因此,就對彼得說,但恐怕絆倒他們(小字),你且往海邊去釣魚,把先釣上來的魚拿起來,開了他的口,必得一塊錢,可以拿去給他們,作你我的稅銀。主的吩咐一面為彼得解決了難題,但另一面,也給彼得學了一個一生難忘的功課,藉此叫他的己受對付。彼得是個打魚老手,蒙召時就是在打魚、網魚的。.但那一天,主著他去釣魚(全新約中只此一次提到釣魚)。我們不知道那一天,彼得在海邊多少時候,相信這次的釣魚必是比他平常的打魚辛苦多了。主既要他學功課,對付他的己,就可想他必不會一到海邊,一拋下釣魚竿,魚就立刻被釣上來,相信那一天那魚必游得特別慢。這真叫一個性情衝動,急性子的人夠學了。然而,主正是要這樣的人學功課,叫這樣性格的人的己受對付。前者,主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生命原文是魂。人的魂就是人的己,一個要跟隨主的,若己沒有被對付,仍愛惜他的己,就必不能叫他的己得著拯救,不能照主的旨意行,討主的喜悅。成就神的旨意,建造祂的教會,主如何必需經過十字架,就真認識主並主心意的人,也就同樣地必須照走在主的道路上。

得著啟示認識主,這故然是重要之事,但是否進入這認識主的實際,環境明顯就是我們的考驗,但感謝主,藉著主所量的,卻要叫人在其中學習功課,只有當我們的己經過對付,我們才能進入認識主,認識我們自己的屬靈實際,願主恩待我們,叫我們從彼得這經歷與學習中,學習主所要我們學習的功課,以得主的喜悅。

2015年7月12日:馮貴滿〈聚會的預備〉

聚會的意義

馬太福音第十八章20節,主親自告訴我們聚會的意義在於有主的同在。一個好的聚會,就是有主豐滿的同在的;這不僅是個人活在主的同在中,而是聚會中每個肢體都把主的同在帶進來,這才是豐滿的有主的同在。

聚會的責任

我們很容易把聚會的責任推在傳講信息的講員身上,或是負責弟兄,或是主日學導師——如果聚會不好,那是他們的責任;這是不對的。我們在神面前都是祭司,要藉聖靈奉獻神所悅納的靈祭,所以聚會的責任是整體的,不是個別的。

舊約會幕的意義

在舊約的出埃及記,神吩咐摩西為祂做聖所,使祂可以住在百姓中間;所以,會幕是為帶進神的同在。

舊約祭司的責任

因此,神在舊約中設立祭司,他們要作神與人之間的中保,為要維持神的同在。

舊約祭司的準備

但在舊約的祭司,他們要進到會幕供職以先,按律法的要求,他們要有所準備;這些規條是繁複的,並且不能有半點差錯,否則他們會立刻死亡。

新約聚會的準備

感謝神,在新約的聚會,神要求我們的是靈裹的實際,這是簡單的。雖然如此,我們的聚會卻仍要活出舊約所啟示的屬靈原則。

祭司的準備(一)——洗身

祭司的洗身說明我們到聚會之前,必須先潔淨,不能帶着自己的天然、血氣、肉體。

祭司的準備(二)——換衣服、穿聖衣

祭司脫去自己的衣服,這表明所有個人的事物、世俗的生活、屬世界的事物都不能帶進教會;因為教會是基督的身體,只有屬基督的才能留在祂的教會裏。穿上聖衣,是說到我們從裏到外都要被更新。

穿上內袍是說到基督作我們裏面的潔淨,祂也是我們內在生活的美麗。穿外袍就是披戴基督,在外在生活中表現基督。祭司還要穿上以弗得,在其上有刻了以色列十二支派名字的寶石;舊約記載祭司穿以弗得,是到神面前禱告的,背負着神百姓的責任。

大祭司頭上戴着冠冕,眾祭司包裹頭巾,意思是他們在神面前是蒙頭的,不出頭。並且心思、意念都分別為聖,受保護,專一的向着祂。

祭司的準備(三)——抹膏油

祭司身上還要抹上膏油,整個會幕都同時被抹上膏油,說到所有肢體都要在膏油底下服事,服在聖靈的引導;這樣才能帶出基督馨香之氣。

祭司的準備(四)——獻贖罪祭

獻上公牛作贖罪祭,公牛的內臟燒掉,表示裹面要被潔淨,連皮帶肉、糞都燒在營外,意思是所有不潔都不能保留。

祭司的準備(五)——獻兩隻公綿羊

獻兩隻公綿羊,一為燔祭,完全歸給主,一為承拉聖職;用此羊的血抹右耳垂,因為耳朵要分別為聖,只聽主的話;又抹在右手大母指,手要被潔淨,為主作工。最後抹在右腳大拇指,要走主的道路。

祭司的準備(六)——搖祭

祭司手上要拿脂油搖一搖,意思是讓人看見帶着生命的豐富見主。這些脂油要作火祭獻給神,就是要將最好的獻給主。搖祭上還要加上無酵餅,說出基督是生命的供應。

祭司的準備(七)——在會幕前喫祭肉

祭司在會幕前喫祭肉,說明要自己先得着飽足,才可服事,供應別人。

祭司的準備(八)——七天不離開會幕

祭司又要七天都在會幕中,不能離開,為要讓他們天天活在神的豐富中。

但願從舊約祭司供職的準備,看見我們在新約中同樣要有好的準備,才能在聚會中經歷主豐富的同在。

2015年7月5日:趙永欣〈一個傳神律法的器皿 — 摩西 〉

在舊約裏,摩西是得神喜悅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和榜樣。神不單藉他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神也藉著他向以色人頒布律法,新約更指出律法本是藉摩西傳的(參約一17),這使以色列人能過得主喜悅的生活。

成為祭司的國度、聖潔國民

以色列人出埃及地以後,滿了三個月的那一天,就來到西乃的曠野。他們在這裡足有十一個月的時間,就是神曾應許他們能在這裡事奉祂的地方。摩西數次上到山上,神藉他把律法賜下,也啟示了會幕樣式。在這律法時代的開始,神先讓他們回顧神的恩典,神怎樣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並如鷹將他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祂。神也把祂的心意向他們打開,要歸祂為祭司的國度、聖潔國民。只要他們聽從神的話,遵守神的約。他們都同聲回答說:「凡耶和華所說的,我們都要遵行。」他們實在沒有考慮清楚,卻十分肯定的回覆,並且不單是一次是這樣(參出廿三3、7),這反映了他們實在不夠認識自己。接著我們看見神要他們認識領受律法是一件嚴肅的事。

嚴肅的頒布律法使之敬畏神

神透過摩西吩咐以色列人先要自潔,到第三天要預備好了,因為第三天神要在眾百姓眼前降臨在西乃山上,後又提醒他們要謹慎,不可上山去,摸山的邊界,凡摸這山的必被治死。當百姓看見眾百姓見雷轟、閃電、角聲、山上冒煙,就都發顫,遠遠地站立,他們因懼怕,便向摩西說只要他和他們說話,不要神直接向他們說話,因他們懼怕死亡。摩西回應說「不要懼怕;因為神降臨是要試驗你們,叫你們時常敬畏他,不致犯罪。」出埃及約有二百多萬以色列人,這些屬神的子民,神要他們成為祭司的國度、聖潔國民,要先讓他們學會敬畏神,順服神的權柄,遠離惡事。

律法的頒布為百姓定下標準

十誡成為舊約的核心,也成為以色列人生活和事奉的絕對準則。除了「十條誡命」,摩西也從神那裏接受「律例」,就是有關敬拜、獻祭、節期的條例(參利未記);此外,還有「典章」,規範了以色列人生活當中的細節,好能建立和平、和諧和聖潔的社會(參出廿一至廿三章)。神把誡命、律例、典章給他們,他們若聽從神的話,就是根據神的標準,就能過討神喜悅的生活,活出神子民應有的表現,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今天我們身處在末後的日子,我們更需要抓緊神的話作標準,以致能面對及勝過異端、面對道德的衝擊;就是在家庭的教育中也以此持定,使我們的下一代能接續神的見證。如同保羅在艱難的時期,提醒提摩太對於神的話要常常的守著、牢牢的守著(參提後一13-14)。還有,教會更要持守神的話,因為教會是真理的柱石和根基。

以色列民經歷失敗

當以色列人滿以為可以憑自己遵行律法,結果,當摩西頒布律法後,再按神的吩咐上山留了四十日,他們在山下竟要求亞倫鑄造偶像,最終作了金牛犢。神把山下發生的事告訴摩西,神因此大怒,但摩西為神百姓代求。及後他下山見百姓所作的事,怒碎法版,並施行審判,當時只有利未支派願站在神的一邊。事件結束後,神吩咐摩西另鑿兩塊石版,再上山,祂把誡命再次寫上(參出卅四)。

律法乃是使人知罪

怎樣才能達到神的要求?到了新約,保羅告訴我們甚麼是律法和它的功用。律法是聖潔的,誡命也是聖潔、公義、良善的(參羅七12、16);並且,行這些事就必因此活著(參加三12),但面對律法的要求,人卻是無能為力。保羅告訴我們,律法是因人肉體的軟弱而有所不能行(參羅八3),我們雖曾立志為善,立志討神喜悅,然而卻是立志由得我,行出來由不得我,時常落在痛苦內疚的光景中(參羅七18-25)。這樣,律法的功用是甚麼?聖經告訴我們,乃是使我們知罪(參羅七7),好使我們承認自己的無能。

把我們引到基督那裏

保羅也告訴我們,律法乃是我們訓蒙的師傅,是要把我們引到基督那裏的,好使我們能因信稱義(參加三24)。神在西乃與百姓立約,摩西將血灑在百姓身上並說,這是立約的血,是神按這一切的話與他們立約的憑據(參出廿四8)。神所作的乃是遙指加略山上的基督,因為律法的總結就是基督(參羅十4)。只有基督才能滿足律法上的要求,才能成功神的旨意。我們因著信與祂聯合(參加二),現在律法就再不能作我們的主了,並且,受浸乃表明不再是我,乃是基督;我不再憑肉體而活,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因此,我們只需要時刻隨從聖靈,體貼聖靈而生活,便能在生活中活出神話語的實際。

總結:

感謝神,昔日神藉摩西把律法賜下成為神百姓標準,好使神百姓過討祂喜悅的生活;願我們在末後日子也持守神的話作標準;也願我們在神話上有更深的追求,每天倚靠主隨從聖靈生活事奉,能更得主的喜悅。

2015年6月28日:黃漢先〈要得主的喜悅(四)〉

從保羅在林後五9和弗五10所說的話,讓我們看見,我們若要得主的喜悅,不僅需要有得主喜悅的立志,也需要察驗何為主所喜悅的事。哪!甚麼是主所喜悅的?馬太福音十六章給我們看見,主所喜悅正是人對祂的認識,並認識祂的心意。甚麼是主的心意?主的心就是要得著,要建造祂的教會。不僅如此,當祂啟示門徒祂這心意後,接著祂更對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站在這裏的,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必看見人子降臨在祂的國裏」。可見主的心,不僅盼望人能認識祂的教會,也要人能認識祂的國、神的國度。

一、主喜悅人認識祂的國:

神的國於主是重要的事,祂在地上曾多次提到神的國,並說祂奉差原是為傳神國的福音(可1:12;路4:43),祂也教導門徒為神的國禱告(路11:2),與門徒們談論到神國的事。現在祂更對他們說,有一天祂要降臨在祂的國裏。感謝主,祂將那隱藏在祂的心裏的意念,向那屬祂的人打開。在主的心裏,當然盼望能早日回到祂與父的榮耀裏,所以我們看見,當祂在要上十字架以前,祂向父禱告說:「父阿!現在求你使我同你享榮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你所有的榮耀」(約17:5)。但是在這還未回到祂與父的榮耀之前,在還未得著祂的國以先,祂卻將祂的國,並國度裏的榮耀,向祂的門徒啟示,可見主是何等盼望人對祂的國有認識。甚麼是主的國?我們看見,當主說了「‥‥站在這裏的,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必看見人子降臨在祂的國裏」這話之後,過了六天,路加說約有八天(他是指從主耶穌在該撒利亞腓立比與門徒說話以後,過了六天,到了第八天),祂就帶著彼得、約翰、雅各上了高山。或問為何只帶這三個門徒?有人以為因為他們是主特別寵愛的。當然他們是主所愛的,但主卻並非偏愛他們。只帶他們三人,這有主的主權,是因為主對他們的認識。因為他們需要有如此的認識與經歷,才能在往後的日子站立得住。如雅各面對希律對教會的逼害,他仍能勇敢為主殉道(徒12:1),又如約翰能度在拔摩海島上的日子,或彼得能勇敢的為主作見證,相信這都與這山上的經歷有關,是主榮耀的景象給予他們能為主站住之力。彼得在他的書信中就明顯提到這山上的故事,明言他是如何親眼看見過主的威榮,聽見那從天上來的聲音(彼後1:16-18)。

當主把他們帶到高山上,主就在他們面前變了形像,臉面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光。換言之,主在他們面前顯出了祂的榮耀來。我們都曉得主在地上為人子的日子,祂的容貌,經上的形容乃是:像根出於乾地,無佳形美容;面貌比別人憔悴,形容比世人枯槁(賽52:14 53:2)。這是因為主勞苦的服事所致,並且主也實在把祂的榮耀隱藏起來。但是在這山上,主向門徒一改祂在地上的面容,對他們顯出祂的榮形,神兒子的榮耀。在山下主對門徒說:「站在這裏的,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必看見人子降臨在祂的國裏」,現在主就向這三個門徒顯出祂的榮耀。明顯在此讓我們看見,何謂神的國?神的國就是主榮耀彰顯的所在,或說人能看見主榮耀彰顯的地方就是神的國。這實在是屬血氣的人所不能明白的事,若非主的啟示,誰能曉得神的國就是主榮耀的彰顯,而非一個屬物質的國度?這正是主所要人認識的。感謝神,那一天彼得、約翰、雅各他們親見看見主這威榮,看見主是如此降臨在祂的國裏。主登山變像,正是國度的預像。主所喜悅的就是這國度,所以祂向屬自己的人打開了祂的心意。這也是今天我們所必須認識的。

再者,甚麼是神的國?當主顯出祂的榮耀,經上說,忽然摩西、以利亞也在榮光中顯現,他們同耶穌說話。但希奇的,在這樣的榮光中,三個門徒竟打盹睡著了,當他們清醒過來的時候,就看見摩西、以利亞正要和主耶穌分離,彼得見此情景,立刻說:「主阿!我們在這裏真好。你若願意,我就在這裏搭三座棚,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相信他必以為是個好建議,豈不知,他連自己說甚麼也不知道。他正說話,忽然有一朵雲彩遮蓋他們,且有聲音從雲彩裏出來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他。當他們從俯伏之地抬起頭來,就只見耶穌一人在那裏。這正是門徒所見神國的景象,也就是主降臨在祂的國裏的景象。換言之,甚麼是神的國?神的國只有的就是主自己,祂就是神國的中心。神的國只有的就是聽主的話,因為祂才是權柄,換言之,祂的國乃顯明祂的權柄的所在,是主掌權的地方。

二、活出主的國度的實際:

主為甚麼要門徒認識祂的國?因為教會與國度乃是分不開的。我們看見主不但提到教會,主同時也提到神國(太16:18)。主如何藉著十字架,死而復活建造祂的教會,祂的國也是因祂在耶路撒冷所成的事,就是祂的去世而建立的。只是教會重在生命的建造,神國重在權柄的順服。我們的主來到世上,祂不只要救贖我們脫離罪,也為建造祂的教會,要把我們帶進祂的教會中,並將我們遷到祂的國裏(西1:13)。實在說,今天教會在地上就應當是神國度的實際彰顯,叫人看見神的國,看見主的榮耀,看見主乃是獨一的,並且只聽祂的話。雖然摩西、以利亞在神的家中盡忠,但他們只是僕人。再者,摩西雖是律法的代表;以利亞是先知的代表,但主耶穌才是律法的總結,也是先知的題目,所以摩西和以利亞都是為著主。故此當主這位兒子顯現的時候,摩西或以利亞都要過去,因為在神的國裏沒有任何人能與神的兒子同列。即便如彼得說把主放在第一,摩西放在第二,以利亞放在第三,也是不可以。因為主是阿拉法,也是俄梅戛,祂是首先的,也是末後的;祂是初,也是終,祂是一切的一切,除了祂以外,再沒有第二位,也再沒有別的權柄。神說:「這是我的愛子,是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祂」。在祂的國裏,人只有的就是聽,就是順服。要得主的喜悅,就必須認識祂的國,認識主的地位,也必須學會聽從主,順服主。然而今天在神的教會中,有多少是如此顯出,使主喜悅?我們在神的家中,所重的是甚麼?是摩西、是以利亞?還是舉目不見一人,只見耶穌?感謝主,主不只啟示祂對教會建造的心意,也讓我們看見祂的國,但願我們真能立定要得主的喜悅的志向,在我們的生活與事奉中,作個尊主為大,順服祂的權柄,聽從祂的話的兒女,叫主的心得滿足。願主恩待我們。

2015年6月21日:梁景法〈得神喜悅的人(二)〉

1. 但他們中間多半是神不喜歡的人,所以在曠野倒斃。(林前十5)

2. 惟獨我的僕人迦勒,因他另有一個心志,專一跟從我,我就把他領進他所去過的那地。他的後裔也必得那地為業。(民十四:24)

3.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來十一6)

我們上次看過那些神所不喜歡的人,他們的結局悲慘,倒斃曠野。以色列人出埃及,除了迦勒和約書亞二人,成年的男丁全不能進入迦南地(民十四26-30)。「他們遭遇這些事,都要作為鑑戒;並且寫在經上,正是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林前十11)我們今天不要重蹈覆轍,如貪戀惡事、拜偶像、姦淫、試探主、發怨言等等,惹來神的憤怒。神不喜歡他們是因為「……他們心裏常常迷糊,竟不曉得我的作為!……你們要謹慎,免得你們中間或有人存著不信的惡心,把永生神離棄了。」(來三8-19)因為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信乃是人得神喜悅的基本條件。信心叫人認定「神是」一切問題的答案,信心乃是經歷神一切豐富的訣竅。今天我們要來看迦勒為何蒙神悅納,而得以進入神的應許之地。迦勒也為那些立志要專心跟從主的人留下了美麗的榜樣(十四:6-12)。「惟獨我的僕人迦勒,因他另有一個心志,專一跟從我,我就把他領進他所去過的那地。他的後裔也必得那地為業。」(民十四:24)這節聖經是神對迦勒的評價及應許。

(一) 神稱讚迦勒兩方面

1. 另有一個心志(民十四24)

神稱讚迦勒因為他另有一個心志,可見心志十分重要。例如:

a. 但以理卻立志不以王的膳和王所飲的酒玷污自己,所以求太監長容他不玷污自己。(但一8)

b. 以斯拉定志考究遵行耶和華的律法,又將律例典章教訓以色列人。(拉七10)

立志:確立目標與實現這目標的決心。

迦勒的目標就是要成就神的旨意、實現神的應許,進入並得到神所賜予的迦南美地。今天你的志向是甚麼呢?保羅説:「所以,無論是住在身內,離開身外,我們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悅。」(林後五9)故此所有信徒都應立定志向─要得主的喜悅。

2. 專心跟從神

聖經多次說迦勒是一個專心跟從主的人,共五次(民十四24;卅二12;申一36;書十四8-9,14)。專心的意思是不受其他任何人、事、物以至環境的影響,義無反顧,勇往直前,要得著神要祂子民所得著的。這是人對神的自己與對神應許的回應和態度。以色列人因不信而被神管教,那些發怨言的都要死亡,且要在曠野飄流四十年。迦勒也須與眾人一起飄流四十年,才得進入應許之地。但這悠長的四十年並沒有吞噬迦勒專一跟從神的心,他忠貞到底。

3. 大有信心

當探子回來覆命時,其餘十個探子異口同聲地報惡信,說當中的居民身量高大、是吞吃人的巨人,以色列人在他們眼中有如蚱蜢一樣軟弱微小(民十三32-33)。十個探子的惡信使百姓信心全失,他們喧嚷哭號,且向摩西發怨言,甚至背叛神,想回埃及去。唯獨迦勒和約書亞專心跟從神,他們不怕群情洶湧,發出勇敢的呼聲,鼓勵百姓,要剛強壯膽倚靠神,這就是信心。

(二) 迦勒和其他以色列人的分別

耶和華起誓說、以色列人中間凡被數點、從二十歲以外向我發怨言的、必不得進我起誓應許叫他們住的那地、惟有耶孚尼的兒子迦勒和嫩的兒子約書亞、纔能進去(民14:28-30)。究竟迦勒和其他603,548名死在曠野的以色列戰士的分別在哪裏?

1. 以色列人為何會放棄呢?因為懼怕。

雖然百姓的心都消化,領袖也改變了。但迦勒不因人事或環境的改變而灰心喪志,他對神的心志始終如一。信心產生出不同的態度和行為。「因我們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林後五7)

2. 面對相同的環境和難處,,卻有截然不同的理解、態度和反應

迦勒信心的對象是神的自己:他信神的信實不變、他信神的慈愛和大能、他信「神是」一切困難的解決者,他對這位偉大的神有大信心!他的勇氣是建立在對神的認識上,而非信任以色列人有能力征服敵人。

3. 為真理說話,不退後、不妥協

真理不以人數多寡、聲音大少來衡量。迦勒無法贊同多數人的意見,因為那是不信神的表現。我們決定一件事,時常受到「大家都這麼作」來影響。我們很容易像以色列百姓,做一個盲從的人。其實人數的多寡不是判斷是非的標準,大聲的人不一定對。尤其今天的社會各人自以為是、又唯利是圖,真理也不一定受歡迎,人能獨自堅持和遵行聖經的敎訓需要極大的勇氣。

4. 你的選擇是甚麼?

我們常常要面對困難,作出選擇和決定。今天也有三大類型的基督徒,究竟你會像迦勒一樣,堅持真理,信靠神的應許;抑或像另外幾個探子,單憑自己的觀察和理解,以至散佈悪信,使人對神失去信心? 又或者成為盲從的大多數,人云亦云? 我們每個人都須要作這個選擇和決定。但願我們都像迦勒一樣,立志專心跟從神,就能得著神的應許,進入並享受迦南的豐富。雖然前面一定有困難和挑戰,但神會賜下足夠的恩典,並負我們的責任。

(三) 日子如何、力量也如何

從約書亞記十四6~15;十五13~16的經文中,看到迦勒一直到老年仍依靠神,是忠心服事跟隨主的典範。「我還強壯,像摩西打發我去的那天一樣,無論是爭戰,是出入,我的力量那時如何,現在還是如何。」(書十四11)他最少啓發我們以下三方面:

1. 常作準備、永不認老四十五年過去了,但迦勒深信神的應許無誤,不會因時間過去而有所改變。他的心仍舊火熱、大有勇氣。雖然已八十五歲了,但無論是爭戰,是出入,他的力量那時如何,現在還是如何。這證明迦勒身心一點都沒懈怠,他常常操練、保持著強健的身體,耐心等候神實現對他的應許。我們也應保持年軽熱情的心態,鍛鍊強健的體魄,隨時為主所用。年紀不能成為攔阻我們跟隨主、事奉主的理由。

2. 生命不斷成長,接受更大託負迦勒承擔了生命中最艱巨的工作,他要打最難打的亞衲族山地的人、他要得敵人中最寬大堅固的城──希伯崙(民十三21,22)「或者耶和華照他所應許的與我同在,我就把他們趕出去。」(書十四12)他知道得勝不是倚靠自己的能力,乃是倚靠神的同在。因著生命的成長,對神認識的增加,他願意靠著神面對和征服更強大的敵人。他也因此獲得最大的勝利─把三個亞納族人的族長完全趕出。(書十五14)希伯崙的意思是友誼、相交、聯合; 這也是大衛首先作王的地方。迦勒也像他的先祖阿伯拉罕、以撒和雅各一樣晚年都留在希伯崙(創三十五27),他們最後進入與主更親密的相交裡面,得享真正的安息。我們也要不斷成長,直到神要我們所進到的地步。

3. 作好榜樣,培育屬靈的下一代,承傳神的見証迦勒鼓勵年青一代起來,為神的國爭戰。俄陀聶因他的榜樣和獎勵,承接使命,征服敵人,成為以色列進迦南後第一位士師(士三)。他的女兒也學會了珍惜神的產業,且深曉生命之道,要得田地好獲糧食,更為丈夫求得活泉。我們今天也要把握機會,鼓勵更多年青人看重神所賜的屬靈產業,並為主爭戰,且靠主得勝; 並且認識唯有主才是生命糧、是我們的飽足,是我們生命的供應,離了衪我們就不能結果子,生命也必枯乾。

(四)總結

迦勒得勝的秘訣在那裏呢?「他另有一個心志、專心跟從耶和華」。因此,當其他的以色列人失敗時,他卻能節節得勝。基於對耶和華應許的相信,所以他有這雄心壯志去征服敵人。神的吩咐和應許是甚麼呢?為甚麼迦勒到八十五歲仍能相信神與他同在呢? 因為他相信神的話: 「這律法書不可離開你的口.總要晝夜思想、好使你謹守遵行這書上所寫的一切話.如此你的道路就可以亨通、凡事順利。我豈沒有吩咐你麼.你當剛強壯膽.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你無論往那裏去、耶和華你的神必與你同在。」(書一8-9)迦勒從未改變對神的忠心和依靠。這就是迦勒的心志,是神所喜悅的。但願迦勒的見證成為我們的榜樣,激勵我們專心跟從神。神的慈愛、大能和信實永不改變,他會賜下足夠恩典和力量,帶領我們進入祂的應許和豐富。你信這些話麼?

2015年6月14日:陳福生〈得神喜悅的但以理(3)— 火煉見證〉

今年我們嘗試從但以理的一生,去學習怎樣可以:

警醒預備等候主的再來,並得主的喜悅!

但以理(1)–立志向神(但1:1-21):第一章講到但以理及三位朋友被擄到巴比倫,一開始所面對的是利誘和同化;這個世界就是常用威逼、利誘、同化等,使基督徒失去神的形像和見證!所以我們要立定心志向神,一生所追求、所要得著的是基督:要有受苦心志、不愛世界、不被玷污、至死忠心!

但以理(2)–專心靠神(但2:1-49):第二章說到但以理所面對的是困難、壓力和生死的問題,當但以理面對這些問題時,他怎樣做:有神的平安在心裡、曉得祈求天上的神、知道神在掌管一切!但願我們也能這樣專心靠神。

但以理(3)–火煉見證(但3:1-30)

一、敬拜金像–背後撒但(但3:1-7)

尼布甲尼撒王造了一個金像,要全國的臣民都要敬拜它,凡不敬拜的,必立時扔在烈火的窯中。金像只是表面象徵物,背後其實是撒但的詭計,牠要得到全世界的敬拜! 啟示錄也說到這巴比倫,就是撒但在背後的作為,將來無論政治、經濟、宗教都操控在這大巴比倫的手上(啟13:11-17)

今天我們切要提防生活中偶像的出現:青年人崇拜偶像歌星、影星;中年人追求權勢、名譽、地位、金錢;更多人看待他們的事業、兒女、物質、享受如同偶像!若你的時間、精神、金錢都放在這些人、事、物上面,無形中好像向他們下拜一樣,他們就會成了我們的金像。撒但在很多東西的背後操控著,撒但就是要得著人的敬拜,我們要小心,不可敬拜有形或無形的偶像!

今天撒但作的兩件事:1.要人敬拜牠;2.要人不敬拜神。我們應該不會拜偶像,但可能也不敬拜神!今天很多基督徒都不看重敬拜神,不看重擘餅記念主,這正中了撒但的詭計。主耶穌也曾遇到撒但的引誘,只要主肯向牠下拜,就能得到天下的榮華富貴;但主向撒但說:當拜主你的神,單要事奉祂。這正是今天我們該要作的事,在靈和真實裡敬拜神,單要事奉祂。

二、被人控告–世界不容(但3:8-15)

當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不敬拜那金像時,就有人前來控告他們。歷世歷代當神的僕人們忠心事奉神的時候,也就有人會來笑話、戲弄、凌辱、譏刺、讒謗、驚嚇他們;甚至巫告、強暴和毀滅這些神的僕人!我們在跟隨主的路上,同樣會遭遇到這些事,甚至危及性命,我們因此就退縮嗎?你要舒服嗎?(好像詩歌271所說)在末後的時刻,為主作見證更艱難,願主的愛吸引我!

三、即便如此–對神信靠(但3:16-17)

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在危難時,仍相信神能將他們從烈火的窯中救出來,所以他們也被列在信心偉人的行列中(來11:34)。我們在信仰的路上,對神的信靠是如何呢?我們是否凡事都禱告神、倚靠神、交託給神呢?是否相信神必定在危難、困境中看顧保守我們呢?我們對神應有絕對的信靠。

四、即或不然–火煉試驗(但3:18-23)

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的信心不謹在於相信神會拯救他們;即或不然,他們也決不事奉王的神。「即或不然」這四個字,說就容易!真正面對危難,生命尤關時,能否做到?這個是要更大的信心與盼望的。永遠不要讓難處把我們從神面前擠出去,乃要讓難處把我迫到神裏面來。有人藉著困苦,達到了神為他所預定的美好目標;但也有人卻在困苦中,經不起火煉的試驗,而斷送了他屬靈的前途。「又有人忍受戲弄、鞭打、捆鎖、監禁、各等的磨煉,被石頭打死,被鋸鋸死,受試探,被刀殺,披著綿羊、山羊的皮各處奔跑,受窮乏、患難、苦害,在曠野、山嶺、山洞、地穴,飄流無定,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證據,卻仍未得著所應許的。」(來11:36-39)這些人都是存著信心死的,他們所盼望是將來天上那個更美的家鄉。

五、好像神子–有神同行(但3:24-25)

「那第四個的相貌好像神子」當我們在危難中時,神必定與我們同在,祂不會撇下我們的。或說,當我們遇到危難、困苦時,我們是否全然倚靠神,以至讓別人在我們身上,看到有神的同在!

六、沒火燎味–生命見證(但3:26-27)

「沒有火燎的氣味」有人為主受過少少苦楚,就大事吹虛、宣揚;有人為主坐了二、三十年牢獄,但從不題說。有些人在困苦中屬靈的生命死去了;但有些卻藉著困苦得到豐滿的生命。有些人在試煉臨到時,滿口怨言,他們在試煉中所見到的,只是受壓、窘迫與死亡;但另有些人卻在試煉中不住的稱頌神,他們就在那繼續不斷的稱頌中,顯出了那豐盛生命的見證。

七、王稱頌神–榮耀歸神(但3:28-30)

見證的結果是尼布甲尼撒王稱頌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的神。「所以,你們或吃或喝,無論做甚麼,都要為榮耀神而行。」(林前10:31)願主的愛激勵我們,能在這個彎曲悖謬的世代,並火煉的試煉中,作神榮耀的見證人!

2015年6月7日:趙永欣〈主日受浸聚會摘要 〉

我自小在基督教背景中成長,由幼稚園到小學階段都是就讀於基督教學校,聽過很多聖經故事,對主耶穌釘十字架救世人的事蹟一點不陌生。以前我家住在元朗,有基督徒的鄰居常常邀請我們參加聚會,所以曾經有一段時間也跟他們一起聚會,但弟弟出生後媽媽很忙,加上地點不方便所以便沒有再去。

一直到小學高年級時,有一位基督徒同學譚爾證熱心向我傳福音,並邀請我參加聚會,於是我便開始來到葵芳家參加兒童主日學的聚會。在主日學裏,我重溫了許多聖經故事,慢慢地更多了解到神對人的愛如何偉大,認識到神差遣主耶穌來到世上,為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流出寶血,並且三日後復活,成功神救贖的工作。在那段日子中,因著對救恩有更多了解,內心不知不覺就起了變化,不但願意相信接受主耶穌作救主,更有勇氣在人面前開口承認祂為救主。

之後,我媽媽和弟弟也開始到葵芳家參加聚會,不久媽媽就決志並於2010年11月受浸歸入主的名下。再過一段時間,我爸爸也來參加聚會,並且重新接受救恩,於2014年6月受浸歸入主的名下。

今天我也願意受浸歸入主的名下,為主作美好見證。事實上我並不感覺自己有甚麼地方好或配,但我盼望依靠神的恩典,仰望神的憐憫,在往後的日子中讓祂來掌管我的生命,指引我該行的道路,好叫我能依靠主作美好見證,作一個討主喜悅的人。
□黃頌麒

我生長在一個大家庭,有七位姐姐,我排行最小,最大的姐姐跟我相差二十年。父親是廣州黃埔軍校早期畢業的軍官,身材高大,脾氣暴躁;母親則不善言辭,他們平時溝通不多,甚少對話。家中雖然沒有放置偶像,每逢過節卻也有祭祀活動,自小參與其中卻不太明白,心裏有許多疑問:「人死了真還能收到這些燒的東西嗎?」「人死了往哪里去呢?」「我將來死後能夠見到他們嗎?」…

十三歲起,我就離開老家到遠方的學校寄宿生活,一直到大學畢業。開始踏進社會工作,工作沒多久(23歲那年)就認識了我丈夫。當時我們是同事關係,我對他一見鐘情,相識後很快便開始發展感情,接著不久就決定結婚。婚後丈夫很愛我──細心、體貼、包容、寵愛──努力要叫我成為世上最幸福的人。然而大概因為從小到大一切事情都平順發展,沒有遇到甚麼起跌波折,自己慢慢變得自私放任也不自覺。我對身邊的人事物常常感到不滿意,平淡的生活越來越感覺吃不消。發展到最後甚至與丈夫的關係也出現問題,致使婚姻的生活經歷幾許風雨。現在想來往事實在不堪回首,悔恨當時的任性叫自己和家人都承受傷害痛楚!當我最終醒悟過來,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時,後悔不已,不知道如何尋求丈夫的原諒;感到無助,前路一片模糊,沒有方向,失去目標。

就在我感到絕望之際,丈夫告訴我他在朋友的帶領下認識了救恩,並已經相信接受主耶穌作救主。他還告訴我,他已經原諒我的過錯,更為我禱告,盼望主的愛臨到我拯救我。當我聽到這些話時感到很震驚,很想知道他所説的主耶穌到底是一位怎樣的神,為甚麼有如此厲害本領:能夠醫治人內心的傷痛,能夠使破碎的心靈重新得著力量,何等奇妙!於是我開始接觸基督信仰,從福音信息(例如“荒漠甘泉”)和福音詩歌中嘗試了解;其中有一首詩歌叫作「這是甚麼道理」,描寫神如何無條件地向人付出愛,每次聽到我都有百般滋味感受。

2013年11月,我開始跟丈夫回到葵芳家,決心要認識主的救恩。記得第一次來到慕道班聚會時,弟兄姐妹一同唱詩歌,當時我內心不知為何很受感動,淚如泉湧,怎麼也止不住,內心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好像整個人都被愛所包圍,得到寬恕得到接納,心裏的重擔一下子好像都卸釋了,心裏痛楚的傷口一下子癒合了。之後每週回到葵芳家,從導師分享的福音信息,從聚會中分享的見證,一次又一次叫我清楚認識:人生空虛得不著滿足乃是人犯罪的結果,主耶穌來到世間為人釘死在十字架上,為我流寶血,為我犧牲,洗凈了我所有的罪,人本性的敗壞叫人根本無法自救,然而神居然為我等罪人預備了救恩,主耶穌是唯一的真神,祂是世人的救主,只要人願意接受,都能夠回轉信靠主得著永生。

2014年4月13日,在導師的帶領下,我禱告決志相信主耶穌,打開我的心靈,接受主作我的救主,將我所有的一切都交托主手中。主在我身上實在彰顯了大大的恩典,是過於我所配得到的,祂帶給我重生的機會,我好像路加福音15章中那離家出走的浪子,重新回到父家,得著寬恕,得著平安。

以往的我──自私、貪玩、好強、霸道──很少顧及別人的感受;現在的我,因著主的拯救,因著主對我永不放棄的愛,主對我無限的包容接納,令我得到剛強、仁愛、謹守的心,能夠與家人修補建立彼此的關係,叫我更懂得珍惜愛,願意學習付出愛。深願在往後的日子中,我能夠常常與主親近,依靠主作合神心意的事,成為真正得神喜悅的女兒,帶領更多的浪子回轉歸向主接受主救恩。感謝讚美主,願榮耀歸給主!
□何婁長滿

短講

今天有兩位弟兄姊妹受浸歸入主的名下說明他們是屬主的。並且,受浸乃是表明一個屬靈的事實,就是他們與主同死、同埋葬和同復活,往後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受浸也說明了他們承認自己的不能,不再憑自己的努力或是行為去滿足神的要求,乃是藉著主的恩典讓主而活,活出不一樣的生活,如保羅所說,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參加二20)。

此外,他們這樣願意作這公開的見證,是因為他們都經歷了主的大愛,正如姊妹在信主的過程中如何認識、體會、經歷了祂的大愛,以致她願意信主,並因祂大愛的激勵願為主作見證。親愛的朋友,是主耶穌使他們的生命改變!如聖經所說: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五17)。好像我們的弟兄在年少時就單純的接受主,主使他能有勇氣站於人前作見證,也願往後靠主的恩能更好追求主,討主的喜悅。實在有不少的人,也同樣因信主而生命得著改變,如弟兄提到他父母都信主受浸、姊妹提到她丈夫的改變和接納,如聖經所言,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來十二1)。

究竟耶穌是誰?竟有如此能力!親愛的朋友,耶穌是神的兒子,這位神的兒子卻甘願降卑來到地上成為一個人。祂來到地上作怎麼?祂的名字正好說明祂的工作。祂的名字叫「耶穌」,是要將人從罪惡裡拯救出來。祂藉十字架的救贖,解決了人罪的問題,使信祂的人不至滅亡反得永生。還有,祂更使我們能與神和好,因祂另有一個名字叫「以馬內利」就是神與我們同在的意思。或許您會問我是否也能得著這救恩?答案絕對是可以的,只要我們承認自己是個罪人,相信接受主耶穌為救主,就是心裡相信,口裡承認,就可以了,願您也能把握機會得著這美好的救恩。

□ 趙永欣

2015年5月31日:主日見證交通摘要

先交通一點自己聚會的難處,因為孩子還小,需要較多的照顧,所以我們有時遲到,甚至不能返聚會;即使能返,往往又不能專心。但那次陳景聲弟兄來分享,孩子很安靜,所以我能專心聚會。那次印象最深的是一節聖經:「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因我是全職的家庭主婦,照顧孩子很瑣碎,所以我吃東西不定時,又往往少食多餐。講台的提醒,叫我學習每當肚餓要吃東西時,我先讀神的話。因著這種方法,感謝神我多讀了一點神的話。
□ 馬陳嘉慧

為著站講台的弟兄們為我們預備神的話、及所花的功夫獻上感謝。他們的分享吸引我愛慕神的話。雖然我自己沒有他們深刻的體會,但他們的分享同樣叫我能得神話語的滋潤,藉此更挨近主。
□ 吳耀南

感謝神多年來在講台上給我們的供應與提醒,以下是其中幾點。有提醒我要多邀請家人親戚參加佈道會,叫他們都能認識神。又有服事的提醒:我們不應只在輪到服事那天才殷勤出席,而是每次聚會都應鄭重參加。而最近一次讀經學習的提醒叫我深受吸引,所以我參加了今期的讀經計劃。
□ 招曾芳妹

我以往的讀經態度常是粗枝大葉,而且欠缺恆心,所以即使參加了讀經計劃,總是半途而廢。但今年的讀經計劃與講台信息很一致,令我有動力跟上去。記得一次講台信息給我印象最深,那是關乎主呼召彼得,叫他下網打魚(參路五4-11)。我當時不明白為甚麼彼得會有這麼大的反應,我回家再思想才明白是因為有主的光照,人才會看見自己的不配。這也提醒我自己都有自以為義的光景,且不相信神的工作,難怪我傳福音沒有果效。故此我也需要神的光照。
□ 黃孫勵貞

過去信息,印象最深的是游國榮弟兄那次的分享。那次是看路得記,以往我們都是從個人的角度去留意路得記的教導,但弟兄卻向我們勾劃出一幅神子民在地上生活的美麗圖畫,以致他們能將人引到神面前。詩一二二3告訴我們耶路撒冷被建造如同連絡整齊的一座城,而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這城有甚麼作用?她是神的見證。為甚麼她能見證?是因她內在的生命並外面活出見證。伯利恆人很清楚神的律例,摩押人即使過了十代也不能入耶和華的會,但他們體會神的心腸,以致能恩待那投奔他們孤苦無依的摩押女子路得。他們全城的人,即使最卑微的使女,也謹守遵行神的律例(利廿三22)。所以路得能拾取足夠的麥穗,不單養活自己,也養活婆婆。這城中的每一個人都按著神的誡命謹守自己的崗位,所以他們就能成為神的見證,並吸引人歸向神。
□ 阮桂開

首先分享過一點聽道的態度,我會盡量坐前面,因為這樣叫自己能專心。馬利亞也是這樣坐在主腳前,聽主的話,主就稱讚她選了上好的福分。至於聽道的領受,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陳景聲弟兄的分享。神藉三個試探顯明主蒙喜悅的原因。這給我提醒:是否有時我也看重一些地上的物質過於主的話呢?是否我對工作、金錢、升職……等的渴慕過於在工作上向神的忠心?還有,弟兄提醒我多留心聖經中神喜悅的人,留心他們的行徑,作我們的榜樣。
□ 何家俊

讀經:代下八14─16,這裡說在耶和華的殿全然完畢之前,特別提到“工料俱備”。原來聖殿的建造與工料的預備有密切的關係。游弟兄的講道也提醒伯利恒城之所以能作神的見證引人歸主,就是因為城中每一個人各按自己本位去供職,於是就顯出和諧美麗的氣氛,那也正是神同在的顯明。願我們彼此激勵起來同建神的教會。
□ 阮黎萃華

2015年5月24日:陳偉忠〈耶穌所愛的那門徒〉

最近參加教會的讀經計劃,讀到四福音,有些經文讓我反覆思想,印象尤為深刻。當耶穌三次問彼得:「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彼得就很憂愁。主磨練他由一個很衝動,喜歡突出自己,自以為完美的人,到最後順服下來,自知軟弱。主很奇妙,在不斷地訓練彼得。相反,約翰則很隱藏,稱呼自己為「耶穌所愛的那門徒」。在約翰福音,「耶穌所愛的那門徒」出現了五次,我想,如果我們也是「耶穌所愛的那門徒」就好了,究竟約翰有甚麼特質,可以得着主喜悅?

一、時常挨近主的身旁

「有一個門徒,是耶穌所愛的,側身挨近耶穌的懷裏。西門.彼得點頭對他說:『你告訴我們,主是指着誰說的。』那門徒便就勢靠着耶穌的胸膛,問他說:『主啊,是誰呢?』耶穌回答說:『我蘸一點餅給誰,就是誰。』耶穌就蘸了一點餅,遞給加略人西門的兒子猶大。他吃了以後,撒但就入了他的心。耶穌便對他說:『你所作的,快作吧!』同席的人沒有一個知道是為甚麼對他說這話。」(約十三23-28)彼得慣常地坐在主旁邊,叫約翰問耶穌,主輕聲回答他,這是一幅多麼親密的圖畫!唯有親近主,接觸主,挨近主,靠近主,這關係才會是屹立不倒,勝過許多的困難。我們有沒有時常親近主,挨近主?最近與舊學生吃飯,其中一位是弟兄,他多年來多次轉聚會地方,直到現在仍不知道何去何從。有一點值得反思,我們是否每個主日到聚會所聽個半小時的道,就等於聚會?講台信息對我們很好?不好?太深?太淺?這些是否最重要?還是,我們應注重我們與主的關係?教會是甚麼?約翰說教會是「真理和愛」,耶穌基督是教會的頭,我們彼此作為肢體,我們有否透過服事來挨近主身邊?約翰福音十五章5、8節提到葡萄樹和枝子的關係,約翰深知要時常與主一起,因為離了祂就不能作甚麼。多結果子,就是主所愛的門徒。注重神的話語,內心與主有親密的交通,這就是所有問題的答案。約翰有另一個名字是「雷子」,事緣有一次耶穌在某村莊裏傳道,那裏的人卻不接受主,約翰便請主叫火從天而降,燒掉這條村莊。主就責備他,說明祂來到世上的目的,是要拯救世人,當時約翰才明白主,自此改變過來,成為挨近主的門徒。以磁石為喻,萬事夾放在磁石上,會一個接一個貼住,最貼近磁石的萬事夾是最穩固的,相反,最遠離磁石的則很容易掉落。同樣道理,多挨近主,多禱告,會使我們對主的信心更穩固,在服事主時(如傳福音)即使是戰戰兢兢,卻也必能靠着主的恩典,為主作見證。

二、接受主的託付

「耶穌見母親和衪所愛的那門徒站在旁邊,就對祂母親說:「母親(-原文是婦人),看,你的兒子!」又對那門徒說:「看,你的母親!」從此,那門徒就接她到自己家裏去了。(約十九26-17)這裏出現了第二次「耶穌所愛的那門徒」,約翰捨不得離開主,主託付約翰要照顧祂的母親。約翰很單純,只要是主的託付便坦然接受。主給我們的託付是什麼?最重要的是傳福音(參馬太福音28章)。這託付就好像一把傘,所有東西都在這託付之下。舉例來說,作為母親,我們要竭力作一位傳福音的母親。託付,意思是交了給你,你便要負上責任。有時候,我們覺得傳福音是事不關己,由別人代勞便可。讓我給大家一個挑戰,請用一年時間,在明年的五月二十四日,你領一人信主,是否可以?記得幾年前,我有同事去台灣旅行,把六歲的兒子交予其他同事託管。有一次,同事帶那孩子去游泳,期間那孩子走失了,幸好最後找回他。大家後來檢討,發現原來彼此都以為有其他人正在看管孩子,便掉以輕心。我們事奉主又有沒有抱這種心態?有沒有履行主的託付,對得起為我們釘十字架的主?

三、渴望見主面

「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天還黑的時候,抹大拉的馬利亞來到墳墓那裏,看見石頭從墳墓挪開了,就跑來見西門.彼得和耶穌所愛的那個門徒,對他們說:「有人把主從墳墓裏挪了去,我們不知道放在哪裏。」彼得和那門徒就出來,往墳墓那裏去。兩個人同跑,那門徒比彼得跑得更快,先到了墳墓,低頭往裏看,就見細麻布還放在那裏,只是沒有進去。」(約二十1-5)約翰渴望見主面,所以跑得比彼得更快。保羅說要以得着基督為至寶,我們又有沒有奔跑見主面?回想三十多年前,教會曾在烏溪沙舉辦冬令會,當中有擘餅聚會。我因事下午離了營地,打算晚上才回去,預備參加翌日清晨的擘餅聚會。晚上乘艇前往營地,可是弄錯了抵岸的地點,當時已是晚上十一時,我要由這座山徒步走到另一座山,心裏只單純地想明早參加擘餅聚會。幾經艱苦,感謝主我終於平安回到營地。當你看到這餅和這杯,難道主不值得我們渴望見祂嗎?不值得我們感謝讚美祂嗎?如果每位弟兄姊妹都渴主見面,同心等候主的再來,這幅圖畫是多麼的美麗。

四、注目在主的身上

「這些事以後,耶穌在提比哩亞海邊又向門徒顯現。他怎樣顯現記在下面:有西門.彼得和稱為低土馬的多馬,並加利利的迦拿人拿但業,

還有西庇太的兩個兒子,又有兩個門徒,都在一處。西門.彼得對他們說:「我打魚去。」他們說:「我們也和你同去。」他們就出去,上了船;那一夜並沒有打着甚麼。天將亮的時候,耶穌站在岸上,門徒卻不知道是耶穌。耶穌就對他們說:「小子!你們有吃的沒有?」他們回答說:「沒有。」耶穌說:「你們把網撒在船的右邊,就必得着。」他們便撒下網去,竟拉不上來了,因為魚甚多。耶穌所愛的那門徒對彼得說:「是主!」那時西門.彼得赤着身子,一聽見是主,就束上一件外衣,跳在海裏。(約廿一1-7)當時有七位門徒一同打魚,其中六位望着魚,只有約翰一人注目在耶穌身上,所以只有他能說:「是主!」我們又注目在甚麼東西身上?兒女?工作?政治?還是主?智能手機為我們帶來許多方便,記得我接受手術後的第三天還是很痛,骨頭還咯咯作響,朋友經常透過whatsapp安慰我,突然收到平日較少聯絡的校長的訊息。適逢葵芳家正需要借用聚會地方,我便想到可以請這位校長幫忙,徵求他借出校舍;感謝主,這位校長一口答應了,我可以安心繼續在醫院休息。深信萬事皆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全因「是主!」,而不是幸運。可惜,很多基督徒都注目在自己和工作上,人若著重在人數、行政或培訓上,其實在是本末倒置。

五、一生主負責

「彼得轉過來,看見耶穌所愛的那門徒跟着,(就是在晚飯的時候,靠着耶穌胸膛說:「主啊,賣你的是誰?」的那門徒。彼得看見他,就問耶穌說:『主啊,這人將來如何?』耶穌對他說:『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與你何干?你跟從我吧!』於是這話傳在弟兄中間,說那門徒不死。其實,耶穌不是說他不死,乃是說:「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與你何干?」為這些事作見證,並且記載這些事的就是這門徒;我們也知道他的見證是真的。耶穌所行的事還有許多,若是一一地都寫出來,我想,所寫的書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約廿一20-25)這句「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與你何干」,意思是你不用擔心約翰,主會負他的責任。約翰特別在收筆時,這樣形容自己——耶穌所愛的那門徒。他願意一生跟從主,主會負他一生的責任。我們一生會遇到林林種種的困難,包括服事、家庭、工作、人際關係等的困難,但不用擔心,只要我們願意跟從主,主必負責。「兩個麻雀不是賣一分銀子嗎?若是你們的父不許,一個也不能掉在地上;就是你們的頭髮也都被數過了。所以,不要懼怕,你們比許多麻雀還貴重!」(太十29-30)主快要再來,將有許多大逼迫、大迷惑,謹記我們要作耶穌所愛的門徒,便可以欣然迎接主的再來。

2015年5月17日:陳景聲〈勝過試探的生命〉

主耶穌被引導到曠野受試探,這是在祂剛接受了約翰的施洗之後,並在祂開始傳天國福音的大工之前。主隱藏了三十年,一下子突然出現就開始作神的救贖大工,究竟那三十年的生活主是怎樣過的呢?祂在神面前有甚麼學習呢?當主受浸後,天上隨即有聲音宣告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這句話可說是主三十年隱藏生活的一個總結。究竟這隱藏的日子主有甚麼訓練,以致蒙神喜悅,父神並為祂作見證?主的學習可說是濃縮在這三個試探中,盼望我們能從其中得著提醒,同作主所喜悅的人。

第一個試探

撒但提議主將石頭變作食物。食物是人肉身與性命的需要,所以撒但的目的,是要人注意物質。當人重視物質,就輕看屬靈;重視今世,就輕看來生。始祖被引誘吃分別善惡樹的果子:「你吃的日子,不一定死。」魔鬼叫人注意物質,懷疑神的話。今天我們活在香港,仇敵依然使用這技倆,但更推前一步,更強調了物質的重要,不是「不一定死」而是當別人有物質、有享受,而你沒有――你會死!所以今天人更容易陷在物質的誘惑中。

主的回答給我們很清楚的答案。「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不是不要,而是當有比較時,屬靈的事物放在第一位,是優先次序的問題。此外,撒但在這個試探中,有另一個目的,是要主靠自己去解決問題,要主離開神而獨立存活。主的回答也清楚的糾正:「人活著,不是‥‥乃是靠神‥‥」。主在地上一直就是如此活在神面前,他曾說:「子憑著自己不能作甚麼,唯獨看見父所作的,子才能作」。以色列人在曠野沒有食物,神從天上降下嗎哪,就是要他們明白,人活著是依靠神的供應。

第二個試探

撒但引用聖經叫主從殿頂跳下去,神會差使者託著祂,免受傷害。從主的回答:「不可試探主你的神」中,我們知道這個試探,撒但的目的是要人試探神。甚麼是試探?人在聖經上看見一句話,沒有經過等候,便隨意節錄,私自行動,這就是試探。這與經過等候,有神的引導與印證而跟上的,信心的學習是不同的。試探中主的回答來自申命記六章,那裡提到「瑪撒」。「瑪撒」是試探的意思,「瑪撒」的出現是在出埃及記十七章,那裡以色列人在曠野沒水喝,發怨言,所以那地方就稱作「瑪撒」。難處本來叫人更經歷神的供應,但這裡卻反而顯出人的肉體與敗壞來。主洞悉撒但的目的,所以主的回答簡單而直接――「不可試探主你的神。」

第三個試探

主被帶到高山,並看到萬國的榮華,這有甚麼目的呢?魔鬼終於露出牠的真實目的――要人拜牠。主在這個試探中明確而簡單的回答:「當拜主你的神,單要事奉祂」。敬拜與服事有著密切的關係,當你敬拜時,自然就帶出服事。今天很少人會直接拜魔鬼的,但人人都喜歡權力與金錢,當人奉行拜金主義時,那其實就是拜魔鬼了。

神從埃及召出祂的兒子(以色列人)來,這兒子在食物、水和敬拜(他們拜金牛犢)上,他們都失敗了。但現在神差祂旳兒子到世間,成為人子,在同樣的三種試探中,主耶穌完全勝過。為甚麼主耶穌能勝過魔鬼?主能得勝不是一下子在曠野中變得屬靈,其實那種向神的態度一直是在主的身上,是主在那隱藏三十年不為人知的生活中,主都是如此活在神面前。以致當主受浸,及未正式開始為神作工的時候,父神就為他作了見證:「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主一生都是這樣的遵行神的話而活,故此他能勝過魔鬼撒但,並且能成就神的救贖大工。

總結

主耶穌在這三個試探中,不但自己勝過,祂更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勝過撒但的生命。致勝的關鍵在於:

  1. 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的供應。
  2. 在生活上,人當堅定信靠神的話,不可試探神。
  3. 向神順服,絶對忠誠。

願我們彼此勉勵,靠著主,跟隨祂的腳踨而行。

(本文未經講者過目)

2015年5月10日:游國榮〈這地方看見神〉

主耶穌說:「認識你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人要認識神、須通過耶穌基督,認識耶穌基督、須通過教會,所以教會當使人看見主。聖經路得記中伯利恆,乃一給人看見神的地方。路得之前從未去過猶大地,一到伯利恆,就到處遇見神,不在異象中,乃在眾人身上、在城中那種敬神守法、崇尚信德、和平相愛的氣氛中看見神。

士師秉政時期,神治理以色列,之後撒母耳記轉入君王治理時期。難道神治理,還不如人治理?當時多數以色列人以為屢受外邦欺壓,是因國中無君王統領百姓。士師記多次明確指出,以色列被仇敵轄制,源於百姓背逆神受懲治。路得記以正面例證,證實神治理下之美好景象。伯利恆未有大智大勇的士師領導,未聞先知祭司教導警戒,未見激動人心宗教活動,但見社會井然有序,居民日常工作、休息、交往、辦事,凡事敬神尊法,以神為樂。

路得出身「摩押的女子」,律法規定,摩押人所生的兒子雖過十代,也不得進耶和華的會。伯利恆人對路得卻另眼看待,格外親切尊重。拿俄米、波阿斯稱她為女兒,猶大長老們將她比作利亞、拉結、他瑪。因為看見她愛慕以色列神,信心堅定,甘心捨棄個人幸福,服事一無所有,毫無指望的窮婆婆。波阿斯初見路得,就對她說:「自從你丈夫死後,凡你向婆婆所行的,並你離開父母和本地,到素不認識的民中,這些事人全都告訴我了。」可知路得美譽已傳遍全城。第三章他對路德說:「本城的人都知道你是賢德的女子。」賢德即箴言31章中「才德」,此詞具體只用於路得一人。論其出身、地位、處境,若換作當時其他地方,絕不可能得到如此欣賞稱揚。婦女們對拿俄米說:「有這兒婦,比七個兒子更好。」伯利恆人認識信心價值,對道德十分敏銳。

和平相愛亦為此城一道美麗風景。拿俄米從摩押地歸來,合城的人見她就都驚訝。「驚訝」此字,驚奇中包含不安與痛苦。眾人同情她遭遇,沒有指責、沒有論斷,只感同身受,並起來幫助她們。路得到田間拾穗,波阿斯僕人使女招待她吃喝,設法使她多有拾取,一天得一伊法(20公升) 。大家多次表揚路得,間接鼓勵她更加孝敬婆婆。當波阿斯決定贖回以利米勒產業,並娶路得為妻時,城門口長老與眾民,無不為她們歡喜。後來路得生了兒子,婦人們都來祝賀,為拿俄米感恩,誇獎路得,祝福俄備得,說是拿俄米得了孩子。

路得記是一幅喜樂豐收、和平友愛的畫卷。數千年之後讀此書,依然令人心舒暢。這班順從神治的百姓,不但生活流奶與蜜之地,且打開「糧倉」,讓窮苦者得飽足,鯀寡孤獨者尋到幸福美滿家。這地方好神奇,能變苦為甜,化咒詛為祝福。

路得記中的伯利恆,乃敬虔以色列人心中理想社會,聖經亦拿她預表新約時期神喜悅的教會。神喜悅路得、波阿斯、拿俄米,並通城百姓:長老百姓,男人女人、主人僕人,因眾人合力樹起敬虔、重德、相愛之風氣,使神旨意得以通行,救恩得以實現,人在那裡遇見神、認識神、得著神恩。

今日教會多積極傳福音、教導、培靈,惟敬虔之風並不顯揚。敬虔須出於內心,伯利恆敬虔蔚然成風,正因如此。真實的敬虔不用刻意的宗教活動去表現,乃顯在日常待人接物處事中,特別在主教訓的貫徹上。律法要求愛人如己,委實不易;要求代贖親屬產業,娶其無子嗣寡婦,為她前夫生子立後,更難履行。但這些皆實現於伯利恆。弟兄姊妹熱心教會活動是好的,但對主命令若是選擇性遵行,見付代價,便躲避責任,就當省察自己的敬虔是否確實。

我們中間好道理不缺,好道德少見,對自己要求不高,教會持定的道德標準亦不高。論信心、當如路得拿俄米,論愛心、當如如波阿斯,還要如伯利恆居民那樣注重這二樣。持這標準的,才與基督徒身份相稱。須知信徒品行優劣,關係主名聲譽,還關係主的顯現。士師記各處地方,神都有主宰的作為,但隱藏起來。那樣普遍的傷風敗德,神若顯現,恐怕許多人不能存活。

主耶穌說:「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弟兄相愛也是神顯現的條件。何以相愛?彼此服事。服事不是成全自己,乃是成全別人。就如一個器皿、或一個肢體,他可以服事許多人,惟獨不能服事自己。我們都有這種經驗,為自己禱告多感覺無力,為別人代禱則不同。神藉基督成全我們,同時也用我們去成全神的其他兒女。神使習慣犯罪的變成義人,自私自利的能捨己,屬靈空白者得著豐盛基業,過程中動用好些器皿肢體服事他們,就如動用伯利恆城許多人,來成全路得拿俄米那樣。但也不是單方面的,波阿斯成全路得,路得生俄備得,波阿斯成大衛曾祖父,進入耶穌基督家譜。伯利恆人成全路得,路得使伯利恆城得好名聲,蒙神記念,成無數後人向往的地方。

教會美不美,重點在於能不能叫人看見神。我們從路得記得著一些借鑑與提醒,心裡尊主為大,靠主造就美好德行,熱心服事成全別人,相信神的同在一樣顯明在我們當中。有聖靈幫助,這些事可以做到,以前忽略了,現在起來彌補也不算遲。

(本文未經講者過目)

2015年5月3日:趙永欣〈一個憑信倚靠神的人 — 摩西〉

在舊約裏,摩西是得神喜悅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和榜樣。他不單在年青的時候學會揀選神,有得主喜悅的心志;因信長大了就不願稱為法老女兒之子。另一面,他也是一個有異象的人,在何烈山,神從荊棘裏的火焰中向摩西顯現;荊棘雖被火燃燒,卻沒有被燒毀。這不單讓他認識自己、認識神、認識神子民與神的關係;也讓他認識神的旨意,並神對他的託付。還有,這個得神喜悅的人更是一個憑信倚靠神的人。

摩西信心超越的表現

當法老經歷十災的最後一災,就是耶和華的使者起來擊殺埃及地所有頭生的,由他的長子直至被囚在監裏的都不能倖免,埃及人中,沒有一家人可以逃過這災難。於是便命令摩西和以色列人立即離開埃及地(出十二31-32)。可是,法老之後又反悔了,差遣軍隊追上去,要把他們帶回來。當以色列人知道埃及的軍隊正要追趕上來,他們面對的卻是汪洋大海,便感到十分驚惶,不知如何是好。於是他們埋怨摩西好把他們領出埃及。摩西卻對神滿有信心的回應他們:「不要懼怕,只管站住,看耶和華今天向你們所要施行的救恩,因為你們今天所看見的埃及人,必永遠不再看見了。耶和華必為你們爭戰,你們只管靜默,不要作聲。」(出十四13-14)神吩咐摩西舉手向海伸杖,祂用強烈的東風把紅海的水分開,讓以色列人從乾地走過到海的彼岸。接著,埃及人從後趕上,跟著以色列人走在乾涸的海床上,但在他們還未達彼岸海水已復合了,結果,埃及兵馬都被淹斃在大海之中。以色列人經歷神的拯救,平安到達後,便用詩歌讚美神(出十五),然後繼續他們的旅程。

摩西對神信心的轉變

回想從在何烈山上當摩西遇見神所表現的和如今有很大的分別。為甚麼他能轉變對神有如此的信心?惟獨認識神的子民,必剛強行事(但十一32)。相信他因著經歷會見法老,並後來所行十災的神蹟,和帶領以色列民出埃及的過程中,使他更深的認識神的大能和神在他身上的工作,使他信心越發得著堅固。他和亞倫起初見法老時,法老表現漫不經心,他說耶和華是誰?我不認識耶和華,也不容以色列人去。他更因此加重以色列人做磚的擔子,讓以色列人苦不堪言,以致以色列人的官長也因此怪責摩西;面對如此環境,摩西便到神面前訴說苦情,「祢為甚麼苦待這百姓呢?為甚麼打發我去呢?自從我去見法老奉你的名說話,他就苦待這百姓,你一點也沒有拯救他們」(出五22-23)。後又說他是拙口笨舌的人,法老怎肯聽他呢!

但神重申祂的旨意沒有更改,並指出法老必不聽他們,但神要伸手重重的刑罰埃及,將祂的軍隊以色列民從埃及地領出來。感謝神,他們順服神,耶和華怎樣吩咐他們,他們就照樣行了。結果,透過一件接一件的施行十災,他們親眼看見了神的大能。包括將尼羅河的水變作血(出七20-24)、蛙災(出八1-15)、虱災(出八16-19)、蠅災(出八20-32)、畜疫之災(出九1-7)、瘡災(出九8-12)、雹災(出九13-25)、蝗災(出十12-20),黑暗之災(出十21-29)以及最後的擊殺長子(出十二29),當中的一些災害,有些以色列人是能免受,甚至到了最後,神藉著逾越節的羔羊,也使以色列人的長子得蒙保守。另一方面,就是法老的心如此剛硬,也得承認自己是犯了罪,耶和華是公義的,他和他的百姓是邪惡的(出九27),最終,他無奈的讓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出十二)。因此,讓摩西認識並經歷神定了旨意就必然成就,使他對神滿有信心。因此,之後法老雖有反悔要追趕以色列民,他們在絶路中,他仍是信心堅固,最終神使埃及兵馬都被淹斃在紅海之中。

怎樣學習信心的功課

信而順從

從摩西身上讓我們看見信心當學的功課,其一就是神怎樣吩咐他們,他們就照樣行了(出七6)。實在,惟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多的經歷主,並得主的喜愛。

到主面前去

當摩西遇到困難或是面對法老回應的時候,他的反應就是要到神的面前去禱告呼求祂(出八22、30;九33)。願我們也學習常常到主面前去禱告。

因信以致於信

因著信守逾越節、因著信帶神的百姓離開埃及並過紅海。但信心的功課並不是停在這裡,還要憑信往前,過去的經歷,不過越發令摩西憑著信心倚靠神來完成神的託付,直到神的旨意完成。

總結: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主的喜悅(來十一6),願我們能從摩西身上得著激勵和提醒,在生活事奉上學習信心的功課,讓我們能更多認識、經歷主,好使我們的人生能更得主的喜悅。

2015年4月25日:梁景法〈得神喜悅的人(一)〉

讀經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來十一6)

「但他們中間多半是神不喜歡的人,所以在曠野倒斃。」(林前十5)

我們先來看那些人是神所不喜歡的,並且彼此提醒不要成為神所不喜歡的人,因為他們的結局可悲,倒斃曠野。以色列人出埃及,二十歲以外能出去打仗的的男丁,超過60萬,可惜,除了迦勒和約書亞兩個人,在曠野飄流四十年間全都先後倒斃,不能進入神應許之地—迦南美地(民十四26~30)。「弟兄們,我不願意你們不曉得,我們的祖宗從前都在雲下,都從海中經過‧都在雲裡海裡受洗歸了摩西‧並且都吃了一樣的靈食‧也都喝了一樣的靈水‧所喝的是出於隨著他們的靈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林前十1-4)短短四節的經文中,一共提到了五次『都』字,這乃是要強調:以色列人全『都』被神帶領,『都』蒙神拯救,『都』歸入一位領袖,『都』得到一樣的享受;他們的所有『都』是出於神的恩典與能力,但他們並沒有體認到這個恩典,以致不為神所喜歡,最終倒斃曠野。保羅藉此警告哥林多的信徒,也包括每個世代的信徒,這警告包括五方面,提醒信徒不要像他們。

(一) 不要像他們

1. 不要貪戀惡事,像他們那樣貪戀的(林前十6):

『貪戀』指在應得的本份之外,另有貪圖;『惡事』指各種得罪神的事。這裡是指以色列人貪戀埃及地的食物之事(民十一4~6)。貪戀惡事會引人離開神,追求神之外的人事物,不知不覺間受轄制。耶穌在路12:15說:「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世界上沒有甚麼人或事,能讓我們心靈完全滿足。真正能滿足人的,是裡面的富足。所以,主教導我們要先追求內在生命的富足。「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 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裏、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6:6-10)

2. 「不要拜偶像,像他們有人拜的。如經上所記:『百姓坐下吃喝,起來玩耍。』」(林前十7)

經文中的「拜偶像」是指拜金牛犢的事(出卅二1~6)。世界充斥著各種偶像崇拜,無論演藝明星、運動健將等,任何奪去心中神首位的事物,都是另類的拜偶像。吃喝不受約束,等於放縱肉體的情慾,卻忘記生命源頭在於神。我們心中會否有一些偶像,把我們愛慕神、信靠神的心轉移,以致經歷不到神的應許、喜樂和平安? 是自我成就?家庭?還是孩子…?我們要以神為終身的目標,遇到問題,憑信交託,尋找主的美意,當作信心操練,及見證基督的機會。這樣不但問題得著解決,自己也得著成長!保羅「以認識主基督耶穌為至寶」,凡事上便得了秘訣 。「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四12-13)

3. 「也不要行姦淫,像他們有人行的,一天就倒斃了二萬三千人;」 (林前十8)

這裡是指以色列人與摩押女子行淫亂的事(民廿五1~9)。姦淫是指那些在婚姻關係以外不合法不道德的性行為,包括婚前性行為,婚外情等。「你們要逃避淫行。人所犯的、無論甚麼罪、都在身子以外.惟有行淫的、是得罪自己的身子。 豈不知你們的身子就是聖靈的殿麼.這聖靈是從 神而來、住在你們裏頭的.並且你們不是自己的人。 因為你們是重價買來的.所以要在你們的身子上榮耀神。」(林前 6:18-20)現在的社會,色情畫面及思想氾濫,人的心很易被奪去,遠離了神。求主幫助我們,逃避試探、脫離仇敵的網羅和陷阱。「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慾、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提後2:22)

4. 「也不要試探主(有古卷:基督),像他們有人試探的,就被蛇所滅。」(林前十9)

以色列人從何珥山起行,繞過以東地往紅海時,因路難行而怨讟神和摩西。 (民廿一4~5)。 他們厭倦曠野的生活,懷疑神的應許。當面對某些不如意的環境,在不能即時看見神的引導、保護和供應時,人很容易會試探神。 『試探神』即看輕主的敎導、疑惑主的應許、試驗主的忍耐。神說應做的,卻故意不去行;神說不應做的,卻故意去作。我們在生活中,有否像以色列人一樣試探神?讓我們心存警戒,不要重蹈以色列人的錯誤。

5. 「你們也不要發怨言,像他們有發怨言的,就被滅命的所滅。」 (林前十10)

「發怨言」指議論紛紛,表達對某人或某事的不滿。 「就被滅命的所滅」這是指遭瘟疫而死的人,當中有一萬四千七百人(民十六49)。以色列人倒斃在曠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心存抱怨,常發怨言。「埋怨」攔阻了人享受神的豐富。心中埋怨,人變得苦毒怨恨,沒法進入神應許之地。當周圍不住發怨言、說喪氣話,我們難免有波動,甚至會共鳴,失去忍耐,跟著說負面的話。發怨言是會傳染的,大家不覺間都活在怨氣裡。在神面前抱怨,便是不信任神的看顧,這豈不是大大得罪神?以色列人初出埃及,當有抱怨時,神多會滿足他們的需要。但到後來,以色列人發怨言往往帶來了刑罰。因為他們不能從過往的經歷中認識神的大能,也沒有學習交託給祂,反而埋怨成習,後來幾乎是處處埋怨,故此招致神的刑罰。保羅說這些百姓是「貪戀惡事」的(11:6)。因他們抱怨成為習慣,變成了對神的褻瀆,最後帶來刑罰與滅亡。(11:9-10)

(二) 以色列人的失敗成為我們的鑑戒 

「他們遭遇這些事,都要作為鑑戒;並且寫在經上,正是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林前十11) 「鑑戒」: 有預表,樣式的意思。舊約以色列人身上發生的事,不可等閒看待,要引以為鑑。『末世』是諸世代的終局,指基督第一次降世到祂再來之間的新約恩典時代,是舊約聖經中已過諸世代的終局。 舊約聖經記載以色列人的歷史,主要目的正是要警戒我們這新約恩典時代的信徒。 舊約以色列人從埃及到迦南,在曠野經過四十年之久,其間有許多失敗、跌倒,以致在曠野倒斃,這些事一面是我們屬靈經歷的豫表,另一面可作為我們的鑑戒(林前十6) 。我們今天作了基督徒,在屬靈方面也像是走一條曠野的道路,因此就不要重蹈以色列人的覆轍,如貪戀惡事、拜偶像、姦淫、試探主、發怨言等等(參6~10節);乃要靠著主的靈食、靈水供應,往前邁進。

(三) 神不喜歡的原因

1. 心裏常常迷糊

(來三8-19)「….“他們心裏常常迷糊,竟不曉得我的作為!”我就在怒中起誓說:“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弟兄們,你們要謹慎,免得你們中間或有人存著不信的惡心,把永生神離棄了。……他們不能進入安息是因為不信的緣故了。」我們的心如何,我們的信仰與生活也如何。一個人的心中若沒有神,心中的空處就會被錯誤的思想與邪惡的意念所盤踞,模糊不清。『不信』指不能將起初確實的信心堅持到底(參來三13)。不信不僅是一種過錯,而且還會『損害』生命;會引致『把永生神離棄了』。許多基督徒表面上雖然沒有離棄神,但對他們而言,神好像並不真實存在(帖前一9);他們心裏迷糊,即使理智上仍然承認祂的存在,但生活行事卻表現得好像沒有神一樣。

2.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來十一6)信乃是人得神喜悅的基本條件;若沒有信,人無論作甚麼事,都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信有神』又可譯作『信神是』,意即信神是像祂那樣說的,是一切問題的答案(參出三14原文)。我們需要甚麼,祂就是甚麼。這樣的信心,乃是經歷神一切豐富的訣竅。「且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尋求』指一生繼續不斷的尋求。人對神沒有信心,就是不以神為神,且不信神厚待一切求告和尋求祂的人(羅十12),這當然不能得神的喜悅。

願我們彼此提醒,不要重蹈以色列人的覆轍;乃是將信心堅持到底。更不要像以色列人心裏常常迷糊,竟不曉得神的作為;耍信靠主的應許,進入基督的豐富裡頭。

2015年4月19日:黃漢先〈要得主的喜悅 (三)〉

我們不僅需要立志得主的喜悅,也需要察驗何為主所喜悅的事。因為人若不曉得何為主所喜悅的,就雖有要得主喜悅的心,也只會落在瞎摸或憑己意而行,至終反不得主的喜悅,不為主所承認。這不僅是保羅的經歷,在福音書裏,我們看見主自己說,有一天必有許多人,他們雖奉主名趕鬼,傳道,行異能,但卻不為主所認識(太7;22-23),這實在是個嚴肅的提醒。為此,察驗何為主所喜悅的事,實在是我們所不容忽視。

一、主喜悅人認識祂:

何為主所喜悅的?我們從神的話已看過,神喜愛人認識祂,勝於燔祭(何6:6)。我們的主也是一樣,祂所喜悅的就是人對祂的認識。因此在該撒利亞腓立比,祂才問門徒:「人說我人子是誰?」。當然那些群眾憑外貌(林後5:16)又怎能認識主?然而這些跟隨主的門徒是否就認識主?主接著也問他們說:「你們說我是誰?」正當門徒也許還在思量,西門彼得回應說:「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這是否彼得的聰明?不!主說:「西門巴約拿,你是有福的,因為這不是屬血肉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換言之,若不是神的啟示,就沒有人能真認識主。感謝神,把祂的兒子啟示給人。保羅說:「神樂意將祂的兒子啟示在我心裏」(參加1:16)。今天我們也同樣能蒙如此恩典,但問題在我們是否有渴慕要認識主的心。經上說:「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雅4:2)。所以問題不在神,乃在我們。因此,保羅才為我們禱告:求父將那賜人智慧和啟示的靈賞給我們,使我們能真認識祂(參弗1:17)。感謝神,因著天父的啟示,彼得得以認識主是永生神的兒子,是基督。認識祂不只是從神來的,祂就是神,因祂與父原為一,祂也是神的彰顯。祂是基督,是神的受膏者,祂是神所差來為完成人所不能完成的工作者。這實在是個極大的認識,是個蒙福的啟示,我們實在要仰望神,把我們帶進這真實的認識中,只有這樣的認識才叫我們的信心能穩固不動搖,能得勝這世界。

二、主喜悅祂的教會: 

當彼得蒙天父啟示,認識主是永生神的兒子,是基督。接著主就對他說:「我還告訴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勢不能勝過她」。在這裏我們看見,當彼得得著了對主認識的啟示,主就啟示予他教會的建造。換言之,只有當人真的認識主,人才能認識教會,人若沒有真認識主,人就無法認識教會,因為教會不只出於基督,教會的建造也在於基督,在於人對神兒子基督的認識。從來沒有一個人可以不認識神兒子基督,而得認識甚麼是教會。而另一方面,我們不只當認識主,認識祂為永生神的兒子,為基督,我們在這基礎上也當認識主所要建造的教會。我們或可這樣說,主為甚麼要門徒對祂有認識?乃是為著祂所接著要說的:「我要建造我的教會」。換言之,主要門徒看見祂心裏所重,所喜悅的是甚麼。主所喜悅的就是人認識祂,同時,也是祂的教會。祂是神的兒子,是父所愛的,祂也是基督,是神所膏且被差遣來完成人所不能完成的工作的,就是救贖我們,把我們帶進祂的建造裏。所以祂對彼得說:「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試想,在主的話裏,把「你是彼得」這句話拿掉,而只說:「我還告訴你,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並無損主要建造祂的教會的意思。所以顯然主說:「你是彼得」然後說:「我要建造我的教會在這磐石上」是具有必須的意義。天主教說,主的話是立彼得為第一任教皇,把教會建造在他的身上。這當然是誤解了主的話。不錯,「彼得」這名字的意思是石頭,但這石頭不過是塊小石頭,並不是這磐石,這磐石乃指主自己。如果教會建造在彼得身上,那教會就必倒無異了,因為一下子彼得就為撒旦所利用,幾乎成了攔阻主完成神旨意的絆腳石了。感謝主,教會乃是建造在主自己這磐石上,所以陰間的權勢不能勝過她。主說你是彼得,主的意思乃是要把這小石頭建造在這大磐石上。有一天彼得是實在看見了,所以他說:「主乃活石,我們來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彼前2:4-5)。感謝主,這實在是我們所蒙的大恩。保羅說:「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可見主是何等喜悅,何等愛祂的教會。約翰福音15:13節說:「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主愛祂的教會,為得著祂的教會,祂把命都傾倒了,為教會捨了自己。因此,祂接下去告訴祂的門徒說,祂必須上耶路撒冷,在那裏受長老、祭司長、文士的苦,並且被殺,第三日復活。主的話,彼得自然不明白,沒有啟示誰能明白?所以彼得一聽就緊張,就擔憂了,立刻拉著主勸祂說:主阿!萬不可如此,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但主怎樣反應?主轉過身來說:撒旦!退我後面去吧,因為你是絆我腳的,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是的!在人的心思裏,誰盼望看見他的夫子被害?但是神的旨意卻要叫基督在耶路撒冷為得著教會,為建造教會而被殺捨命。因為主若不捨命,教會就不能被建造,教會並不是以金銀木石所建造,也不是建造在人意,在人的構想上,教會乃建造在主的十字架,主的死而復活上。這是主所喜悅的事,主所喜悅、所愛乃是祂的教會。

三、得主喜悅的道路: 

今天我們如何得主的喜悅?認識主乃是得主喜悅的路,而主既愛祂的教會,為教會捨己,這豈不也讓我們看見,我們要得主的喜悅,也正在於我們對主所建造的教會有多少的認識,我們如何對待主所愛的教會嗎?經上記著說:「於是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於是」就是接著上文所說的,人若體貼神的意思,就知道主的道路,所以主接著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十字架乃是教會建造的原則,沒有十字架教會就不能被建造。不錯,因著主在十字架上的死並從死就復活,教會是已被建造了,但教會要在地上作主的見證,要在地上建立起來,對於我們這些蒙恩被召跟隨主的人,就當跟隨主捨己背起我們的十字架。然而今天的難處,人雖然說愛教會,但是在教會中卻充滿了人意,肉體,人的自己,所發表,堅持的是自己的意見,規章,作法。所欠的就是肯放下自己,捨棄自己,肯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從主。世界乃是別人死自己活,但主卻是捨下祂自己叫我們活,捨命建造祂的教會。今天我們若真認識主,若真要得主的喜悅,擺在我前面的道路,就是認識主,並跟隨主,為著主所愛的教會,肯學習靠主放下自己,學習捨己背起十字架,對付己而非對付別人,跟隨主。如此教會才能得以建立,也才能得主的喜悅。願主恩待我們,賜我們如此的心志。

2015年4月12日:陳志基〈神的愛〉

愛的力量

曾經在紀錄片中看過在大約1954年,有5位傳教士往南美向土人傳福音,殊不知5人皆被土人殺害,因為他們害怕領土會被侵佔、東西被搶奪。然而不久以後,5位傳教士的妻子帶同兒女也往此部落去,花了40年之時光,學習當地語言、教導他們聖經,把部落帶到耶穌基督面前,讓他們認識基督。

人的言語難以解釋,婦人何故要長途跋涉到「恩將仇報的殺夫仇人」的地方生活與學習,但卻見因基督的愛,她們願意完成主對丈夫的呼召,一生服侍土人;因基督的愛,感動她們願意愛「忘恩負義的土人」。正如經上說,不是我們先愛神,仍是神先把愛子給我們,向我們顯明何為神的愛,我們才懂何為基督的愛。故她們一方面雖然愛丈夫、傷痛丈夫之死,卻也另一方面因愛神而願意繼續使命。

可見,愛的力量可致改變行為。例如說,現今的年青人很喜歡足球世界盃,會自動自覺的半夜三更起來看比賽;初為父母的會非常緊張嬰孩的飽足與否等等一切,即使自己睡眠不足亦無所在乎,媽媽更會剪短指甲等一切只為孩子。對於他們來說,改變的辛苦、勞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所愛的、所注視的,因為有所愛的、所注視的,所以他們就有轉變。

神對人的愛

聖經說,神是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就差耶穌基督降世為我們死,雖然衪是完全、非常認識我們,沒有比衪更認識我們的(包括我們自己),或許我們會訝異、懊悔於自己的本相,但神仍是拯救我們,神的愛就顯明。聖經更說救贖計劃是創立世界以先,已在基督耶穌裡揀選我們。這實在是希奇,創世以前就有了計劃、犯罪之前已有了救恩,乃藉父神策劃、藉耶穌作成,並藉聖靈住在我們心中以成就,這竟是神定意了的施恩,而且這是不改變的計劃,是神的兒子親自作成。

神的兒子是誰?衪是與神同等、同尊、同榮的,是表明神的、有份於創世的,萬有為衪而造、靠衪而立。萬有沒有了衪就失去意義、可不復存在,故人犯罪墜落失去神,失去存在價值與意義,成了空虛的空虛,就是此意。所以凡有生命氣息的,都要感恩神對我們的存留。

遠超人所想所求的愛

神成為人,是一奧秘之事,我們不能完全理解,衪竟成為嬰孩的血肉之體,為要救贖並領許多的兒子一同進榮耀裡,正是「大哉,敬虔的奧祕!無人不以為然,就是:神在肉身顯現,被聖靈稱義,被天使看見,被傳於外邦,被世人信服,被接在榮耀裡。」(提前3:16)耶穌基督的出身更叫人希奇,我們不能選擇個人出身但衪可以,最終衪卻是選擇了出身於貧窮的拿撤勒木匠之家,經歷脆弱與乳養。

一是為叫我們能變作富足、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體恤我們的苦楚,神既不保留地給予我們,不愛惜自己的兒子,豈不將萬有白白的賜給我們?萬有都豐豐富富的住在主裡面了,那就是說,神把耶穌基督的自己給了我們。二是藉十字架解決罪的刑罰,更將自己完全傾倒予我們,要我們同為神的後裔、同受神的豐富。

故神的愛是遠超人所想所求的,神沒有按人的欲求而實現,但如麻雀尚且被看顧,以色列人40年曠野生活亦未曾餓了一餐,可見神的事情不用人來擔心,神必負責。而我們愈發認識耶穌基督,就愈發知道這就是神愛的長闊高深。

認識基督的愛之結果

律法的要求總歸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太22:37),若我們認識神,就沒有理由不去愛衪,因衪交付了衪的兒子;若我們認識基督的愛,就不會隨便的離開,因為一切我們所要的豐盛、智慧、能力、聖潔都在基督裡,只會常住在衪裡面,讓衪的生命成為我們的生命、衪的一切成為我們的一切。正如保羅所說的丈夫與妻子、基督與教會之關係,成為一體不可分也。故我們因認識而愛、因認識而一無所缺、因認識而順服。

經歷十字架的愛之結果

律法不過是要求,給予不了我們力量去行這樣的事,惟有基督的救恩,把我們放在衪自己裡,就能成全律法,叫我們可以愛神,又能愛人。

「愛人如己」甚難,靠自己之力是不可能的,看彼時就知道。彼得是心直口快之人,他愛主麼?他有能力愛主麼?主說,「我實在告訴你:今夜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太26:34)。彼得說,就是必須和你同死,也總不能不認你。其他門徒亦願意為主犧牲自己,跟隨主到底,但當試煉一到,就四散了。原因就是不認識自己,自以為愛主,卻不知愛自己更甚,然而試煉、危難之下,人必要保存自己的生命。

主實在認識彼得,老早告訴彼得他的軟弱,讓彼得明白主知道他,而且不會阻攔主自己對他的愛;又吩咐婦女把復活之顯現告訴門徒和彼得,特意讓彼得知道他還是主的門徒;更在加利利的海邊向彼得說話、醫治彼得,透過三次的問答挽回彼得,叫他轉投信心於主。

故此,若非耶穌基督十字架的救贖,我們不會愛神,也不會愛人。認識了十字架,與主同死、同埋葬、同復活,一方面承受主自己,一方面我們也會把自己完全的放在衪裡頭、屬於衪、成為神的產業,從而愛神、愛人。

有一位弟兄見證說,他從前是連女兒、家人都懼怕的暴躁狂,為家庭帶來許多陰影與傷害。然而患病後信主,卻改變了性情,變得柔順,更會主動放下尊嚴、自我,與女兒和以前的朋友、同事道歉,叫人稱奇。離世前他經歷主的恩典,原本所患的末期癌症只可能有兩三個月時間,神使他再過了兩年多的生活,沒什麼痛苦,人也看不出他患病,他自己則後悔那麼晚才信耶穌。

若非神先愛我們,我們沒有一人能愛神與愛人,也不會體恤與憐憫他們,因為人都是自我中心、只愛自己的。也許我們不必如5位傳教士與他們的妻子,但我們可以告訴我們周遭的人,基督的愛是如何愛我們、改變我們。

(本文未經講者過目)

2015年4月5日:趙永欣〈一個在神面前有異象的人 — 摩西 〉

論到一個得主喜悅的人,在舊約中摩西就是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和榜樣。他有得主喜悅的心志,另一面神也在他身上作了工,使他能成為一個蒙主喜悅的器皿,完神的託付,成全神的旨意。摩西在青年的時期已有要得主的喜悅的心志,可惜當他四十歲時,因憑血氣行事,打死了一個欺負以色列人的埃及人,結果因著東窗事發,逃到米甸的曠野,而這一待便40年。

一、神對祂器皿的預備

摩西40年寄居於米甸,在那裡牧羊,並且結婚,也在那裏生了兩個兒子。他內心雖不甘於此,好像他給他的第一個兒子起名叫革舜,就是因我在外邦作了寄居的意思。可是礙於環境,他也沒有甚麼可改變的。因此,當他寫詩篇九十篇論到人生時,他形容就如水沖去、如睡一覺、如草般短暫;並且回想起來,不過好像一聲歎息。因為就是強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便如飛而去。這40 年曠野的生活把他帶到盡頭,本來他能自恃從肉體得著驕傲的地方,如今,他對人並對自己已沒有指望。但就在這時候,榮耀的神向他顯現,成為人生的轉捩點,往後能成為得神喜悅的器皿。

二、摩西看見異象(出3:1-3)

當摩西牧養他岳父的羊群時,有一日他領羊群往野外去,到了神的山(何烈山)。耶和華的使者從荊棘裏火燄中向摩西顯現,摩西觀看,不料,荊棘被火燒著,卻沒有燒燬。按理這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西乃曠野非常乾燥,荊棘一燒便很易變成灰。但為何可以這樣?「荊棘」原是人在犯罪後從地長出來的,荊棘被火燒著,卻沒有燒燬。「火」是指神或神的審判與試煉。因此,一面正好說明神是恨惡罪,卻愛罪人;另一面,也讓摩西看見他自己就是「荊棘」,是如此的不堪;沒有燒燬的顯出,說明這「火」不需靠這荊棘燃燒,完全是神大能的顯明,是神的大能托著他,以致使他認識人的軟弱,人是沒有可誇的,乃靠神的大能。

三、讓他認識神自己(出3:4-5)

神不單讓他認識自己,更讓祂認識神自己。當摩西要看清這異象時,神提醒他不要近前來,當把他腳上的鞋脫下來,因為他所站之地是聖地。這是他素常行過的地方,現在成了聖地,這讓他認識神在那裡,那裡就是聖地。「脫鞋」一面表示了要對神的尊重;另一面,當人天天走路,「鞋」就是天天與地接觸,會沾上了地上塵土和污穢。因此,「脫鞋」也表示要到神面前,先要分別為聖。

四、讓他認識神與祂子民的關係(出3:6-7)

接著神讓摩西認識祂與祂子民的關係,對摩西說,祂是他父親的神、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並告訴摩西祂深知百姓在埃及所受的痛苦。這樣,摩西知道這位神,就是他祖宗所事奉敬拜的神,祂曾與亞伯拉罕立約,祂沒有改變,人會忘記祂,但祂不忘記與人立的約,因祂是守約施慈愛的神。

五、讓他認識祂的心意(出3:8)

神接著也讓摩西認識祂的心意,祂要救百姓脫離埃及人的手,領他們出了那地,並且要讓他們到美好寬闊流奶與蜜之地,就是到迦南人、赫人、亞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之地。

六、神把託付交給摩西(出3:9-4:17)

接著神打發摩西要去見法老,使他可以將祂的百姓(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摩西聽見後,有懼怕和疑問,但感謝神,神都一一解答。好像他說我是甚麼人…。但神應許與他同在;摩西又說…百姓若問他神的名字當怎麼說?神便向他啟示祂自己-祂是自有永有,是「我是」的神;摩西又擔心百姓會不信他,又不聽他的話…,神讓他能行三個神蹟,如杖變蛇、使手長大痲瘋、河水變血,好使百姓信他的話;但摩西還是想推辭說自己是素來不是能言的人,又是拙口笨舌的…,神回應他,現在去吧,祂必賜他口才,指教他所當說的話,可是摩西還是有點不願意,向神表示祂願意打發誰,就打發誰去吧。這次神發怒了,卻還是滿有憐憫,著他請他哥哥亞倫作出口,替他對百姓說話。但他要以摩西當作神,摩西手裏也要拿那杖行神蹟。

七、回埃及的最後預備(出4:18-31)

最後,神使環境按祂旨意配合起來。使摩西向他岳父葉忒羅辭別並能平安獲允回埃及見他的弟兄。神也告訴他說要回埃及去,因為尋索他命的人都死了。摩西將神打發他所說的言語,和囑咐他所行的神蹟,都告訴了亞倫。之後,當亞倫將神對摩西所說的一切話述說了一遍,又在百姓眼前行了那些神蹟,百姓就信了…。還有,在歸回的路上,西坡拉替兒子行割禮,以致不單摩西免遭殺害,並且使他在作神的工前,能作完當盡的本份,也不給魔鬼留地步。

總結:今天願主藉聖靈的幫助,使我們有屬天的看見,更多認識自己、神及祂的旨意,並積極回應祂對我們的托負,能成為得祂喜悅的器皿。

2015年3月29日:主日見證交通摘要 — 讀經學習分享

交通一點在查經班中的學習。首先感恩的是在預備服事的過程中,神常常叫我自己先得著供應與提醒。許多時候人都會輕看舊約,以為是與我們無關。但當我預備主日學時,我發覺舊約原來很寳貴,因為新約中許多的解釋與應用,都能在舊約中找到端倪。舊約中的以色列國就像今天的教會,以色列人就像今天的基督徒。以色列國的興起,他們的揀選,被擄與歸回等,都與今日的教會相似。其中我最被提醒的是:教會何時與世界聯合,教會就會衰敗,甚至衰敗到一個地步,那昔日輝煌的光景已無處可尋,就像以色列國被擄一樣,即使後來能有重新興起的一群,就如歸回重建聖殿的以色列人,但光景已大不如前了。願彼此提醒。
□ 李嘉齡

分享我在團契聚會前的追求小組的學習及體會。兩年前福生弟兄在聚會前與我們查考希伯來書和讀孫國鐸的【如何在神手中作有用的人】一書。由於要額外付出時間,而且要求做功課的;我初時覺得很深,現在回想,實在感恩。有兩方面的體會:一、我一直對讀神的話有些誤解,以為讀了,神就會讓我明白。經過查考才知道自己對神的話不夠認真,故此是一知半解。我明白讀經必須有「追」與「求」。「追」是認真看清楚神的話;「求」是禱告求主給我們悟性和啟示的靈,能進入話語的實際。團契今年密集式的讀神的話,我定意以此學習,盼望進入話語的實際中。此外,二、我體會神的話在我們裡面成為我們的保護,帶我們走在正路上。記得年前當教會受考驗,弟兄姊妹受迷惑的時候,因著查考了神的話,神的話藉聖靈教導我們何為善、何為惡,以致我們都得蒙保守沒有走差。願藉以賽亞書三十章20-21節的話互相勸勉;願主的話堅固我們,不單能經過各種考驗,還能站立得住,當主再來時,更能蒙主喜悅。
□ 黃美君

我分享在週二禱告讀經聚會中的學習。參加這個聚會已有兩年了,除了想學習禱告外,我更希望多認識神的話。讀經的時候,最叫我覺得吃力的是分享的部分,幸好會中有許多資深的弟兄,他們的講解,叫我很得幫助。每次返週二晩的聚會對我來說都是掙扎,不是天氣壞,就是身體疲倦。但有一次講台提醒,聚會不是有需要才參與,是每個聚會都需鄭重。願彼此勉勵殷勤聚會。
□ 曾偉健

近日讀經看到歷代志上十二章,那裡提到大衛的勇士,他們的名字及特徵都被詳細記錄下來:有說他們面貌好像獅子,快跑如同山上的鹿…(代上十二8);又有說他們通達時務,知道以色列人所當行的…(代上十二32)。這些人在神面前都極寳貴,以致一一被記錄下來。想到將來主再來時,我們的名字是否都像這樣的被記錄下來?我們是否都像勇士般被神數算?願彼此互勉。
□ 林永存

青年人有很好的記憶力,長者雖然沒有好記憶力,卻有充裕的時間。有時雖然我們讀到後面,會忘了前面,但我覺得要緊的是每天都要讀,且用簡單的信心接上神的話。我們都當盡心盡性盡意跟隨主。
□ 張大可

分享一點在外國讀書時,我讀經的學習。當時功課忙,很難抽出額外的時間讀經,但我把握著往返聚會的兩小時車程。感謝神!藉此讓我讀了不少神的話。後來時間較充裕,我就定期與弟兄們查經,每次查一卷,這些都叫自己很得幫助。回港後,我又學習到國內領查經,看見弟兄姊妹成長與渴慕神的話,我十分感恩。願彼此勉勵我們在家庭、工作中能持守神的見證。
□ 謝貴枝

總結

讀經:約五39-40;六63

我們都知道人的記憶會變差,那我們是否仍要讀神的話?究竟讀聖經有甚麼目的?當然神的話最好能記誦,但這不是讀經的最終目的。約翰福音五章39節告訴我們,聖經是為主作見證。聖經中有歷史、經歷、知識,以致各樣教訓,這一切都是為主作見證。那麼,這些見證最後的結果又是甚麼呢?約翰福音五章40節指出那是要叫我們到主那裡得生命。所以讀神的話最終的目的,是要得生命;即使你讀經後記不住,每次讀經都是寳貴的,因為我們是透過聖經上的字句來到主面前得生命。約翰福音六章63節也提醒我們,主的話是靈是生命,所以我們不單用眼看,更是在靈裡與生命的主接觸。願彼此勉勵同得神話語的寳貴。

□ 馮貴滿

2015年3月22日:林永存〈挪亞的日子〉

主耶穌說「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降臨也要怎樣」。到底挪亞的日子是怎樣的日子?是否正像我們現今的日子?

一)人犯罪墮落遠離神的日子

聖經指出當挪亞的日子「人在世上多起來」(創六1),有學者估算從亞當至洪水那1600年間已增長十億人口。創世記4章記載,那時不但有許多人聚居,並且人在建築防衛、畜牧、商業、文化娛樂及軍工事業各方面都有相當發展(參創四17,20-22)。然而這一切輝?的歷史,不過說明人天然能力的表現,人所走的正是「該隱的道路」(猶11)。聖經清楚指出,人吃了知識樹後遠離神,結局是「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羅三3)。當挪亞的日子,「人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創六1),無法在神面前站立得住。今天的社會豈非如此?人雖然在文化科學經濟各方面有不少成就,但卻沒有真正的平安喜樂滿足,地上所充斥的仍是戰爭罪惡疾病,人不斷陷在空虛痛苦死亡之中。這豈不正像挪亞的日子?

二)仇敵混亂破壞的日子

聖經又明示當挪亞的日子「神的兒子們看見人的女子美貌,就隨意挑選,娶來為妻」(創六2),結果產生「偉人在地上」(創六4)。雖然有讀經的人以為「神的兒子們」是指塞特的後裔,但參考其他經文如約伯記中「神的眾子來侍立在耶和華面前…晨星一同歌唱,神的眾子也都歡呼」(伯一6,二1,三十八7) 我們即可確定知道這裏所說「神的兒子們」乃是指天使。或許有人以為天使娶女子為妻是不可能的事,因為主耶穌提到「當復活的時候,人也不娶也不嫁,乃像天上的使者一樣」(太廿二30)。然而我們仔細再讀即可發現主耶穌並非說「也不能娶也不能嫁」,因此天使並非沒有嫁娶的能力,只是沒有如此安排或舉動。根據聖經後來關於「偉人」的記載(民十三33,申二10-11,撒下廿一16-22等),近代考古學所發掘出來的巨型骸骨,再參照猶大書所記「又有不守本位、離開自己住處的天使,…一味地行淫,隨從逆性的情慾,…污穢身體,輕慢主治…」(猶6-8),我們可以肯定當挪亞的日子曾有墮落的天使來到人間娶妻生子。然而,墮落的天使如此作是否單純只為滿足情慾?有讀經的人領會其背後有仇敵魔鬼的詭計。蛇在伊甸園引誘人違背神後,神向其宣告將來「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創三15),自此仇敵一直尋找方法要破壞神的計劃。創世記4章記載牠第一次嘗試就是藉該隱把亞伯(即第一個威脅蛇的女人後裔)殺死;到創世記5-6章神把塞特(另一個女人的後裔)興起來以至人口增加的時候,仇敵的陰謀轉移藉墮落的天使來到人間娶妻生子叫地上的人被摻雜成為不倫不類,最終的目標要地上不再有純種的女人。仇敵的詭計何其奸險隱晦 !今天神的兒女豈非面對同一仇敵?這些日子牠豈非也是偷著進來要在神子民中間混亂破壞?這豈不正像挪亞的日子?

三)神盼望人悔改的日子

因著人的犯罪墮落,因著仇敵的混亂破壞,當挪亞的日子聖經說「世界在神面前敗壞,地上滿了強暴」(創六11),神指示挪亞「凡有血氣的人,他的盡頭已經來到…我要把他們和地一併毀滅」(創六13)。雖然如此,神的心仍盼望人能悔改回轉,因此祂給人120年的機會(創六3),盼望在這段漫長的日子中有更多人能夠從敗壞中得著拯救脫離死亡。現今豈非也正是如此?我們所處的日子豈非也正是神憐憫人給人機會悔改歸向神的日子?

四)人照常吃喝嫁娶的日子

可惜,人沒有珍惜神對人的容忍,沒有把神對人的定罪當作一回事。聖經說「人照常吃喝嫁娶,直到挪亞進方舟的那日」(太廿四38)。神藉挪亞傳道向人發出警告,人卻仍是自以為是自以為義,連那本來呼求主名的塞特後裔也沒有悔改回轉。這豈非也是現今世代的寫照:人雖然多次聽見福音卻仍不肯悔改?豈非連神的教會也落在「不冷不熱」(啟三15)的光景中,自以為是自以為義,沒有正視神的管教,甚至把主置諸門外(啟三20)?

五)不知不覺洪水來到的日子

人拒絕救恩,人拒絕悔改,最終只有面對刑罰的結局。聖經說「挪亞進方舟的那日,不知不覺洪水來了,把他們全都沖去」(太廿四39),「凡地上各類的活物,連人帶牲畜、昆蟲以及空中的飛鳥,都從地上除滅了」(創七23),那些「不守本位、離開自己住處的天使,主用鎖鏈把他們永遠拘留在黑暗裡,等候大日的審判」(猶6)。挪亞的日子豈非正警示我們這世代:神的審判神的刑罰馬上就要來到?悔改的機會很快就要一去不返?

六)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降臨也要怎樣

今天主仍未回來,有人以為祂是耽延,甚至有人譏誚「主要降臨的應許在那裡呢?」(彼後三4)但我們曉得神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後三9)。當我們環顧周遭世人對福音的態度,檢視屬神子民不冷不熱的光景,正視仇敵在教會中的偷竊破壞,這豈不正像挪亞的日子?是的,主必快來!主耶穌明確指示當祂降臨時「那日子就如同網羅忽然臨到…全地上一切居住的人」(路廿一34-35),但願我們都作好準備,當那日子算為配逃避這一切要來的事,得以站立在人子面前。

2015年3月8日:陳福生〈得神喜悅的但以理(2)— 專心靠神 〉

我們繼續來看但以理的經歷,從而去學習怎樣可以:警醒預備等候主的再來,並得主的喜悅!第一章讓我們看見但以理及他三位同伴,不怕這個世界的威逼、利誘或同化;他們立志向神,有受苦的心志,不愛世界、不被玷污,使榮耀歸神!第一章講到但以理所面對的是利誘和同化;但到了第二章,但以理所面對的是困難、壓力和生死的問題。當但以理面對這些問題時,他會怎樣做呢?但以理得到神的喜悅,因他專心靠神。

一、有神的平安在心裡(但二1-16)

因著尼布甲尼撒王做了一個他自己也忘記的夢,並且因術士們都不能解釋他的夢,他就吩咐滅絕巴比倫所有的哲士,但以理和他的同伴也被連累。但以理處於一個危急關頭,不單沒有驚惶失措、憂心如焚,他還用婉言(謹慎、精明、機智)回答王的護衛長。以及他沒有逃避,也不怕王怒;他明知尼布甲尼撒是一個暴君,而他剛剛氣忿忿地大發烈怒,吩咐滅絕巴比倫所有的哲士!然而,但以理卻沒膽怯、畏縮,仍然敢冒生命危險進去見王,求王寬限。因他有神的平安在心裡作主。「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裏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約14:27)基督徒是應該有基督的平安在我們心裡作主,而不怕面對困難、壓力、試探和逼迫;我們應像但以理一樣,專心倚靠並相信那位又真又活的神。

二、曉得祈求天上的神(但2:17-18)

但以理知道這事之後,就告訴他的三個同伴,要他們一同祈求天上的神施憐憫,以至得到神的幫助。所以當我們遇到任何困難,都應曉得到主面前求:「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來4:16)這裡也顯示了一個得能力的秘訣:團體的禱告(但以理和他三位同伴)。主耶穌曾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們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我又告訴你們,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甚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因為無論在哪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太18:18-20)面對屬靈的爭戰,我們更需要團體的禱告,肢體們同心合意的禱告,專心靠神,以至能叫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們應看重團體的禱告,例如參加教會的禱告聚會;或多與兩三個肢體一同禱告。

三、凡事都感謝讚美神(但2:19-23)

當但以理得神顯明那奧祕的事時,他便稱頌、感謝、讚美天上的神。這是但以理得神喜悅的原因。「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前5:16-18)但以理因有神的平安在他心裡,所以能常常喜樂;他遇危難曉得祈求天上的神,因他常常不住地禱告;他得啟示就立刻感謝讚美神,因他常常凡事謝恩。但以理得神的喜悅,是因他常在神所定的旨意裡。但願你我也常在神所定的旨意裡專心靠神。

四、歸榮耀給天上的神(但2:24-30,46-47)

但以理不單只常在神所定的旨意裡,他更是凡事歸榮耀給神。在解夢的事上,他沒有歸功於自己,而是歸榮耀給神,以至尼布甲尼撒王也認識到那天上的神。「所以,你們或吃或喝,無論做甚麼,都要為榮耀神而行。」(林前10:31)每一天的生活,或吃或喝,或說話或行事,我們都應該小心注意,不隨從今世風俗,不致叫神蒙羞,應要歸榮耀給神。「但願賜平安的神,就是那憑永約之血、使群羊的大牧人-我主耶穌從死裏復活的神,在各樣善事上成全你們,叫你們遵行他的旨意;又藉著耶穌基督在你們心裏行他所喜悅的事。願榮耀歸給他,直到永永遠遠。阿們!」(來13:20-21)

五、知道神在掌管一切(但2:20-22,31-45)

尼布甲尼撒王的夢揭示了一個重要的啟示和預言,這就是有關「外邦人的日期」。外邦人的日期始於猶太人第一次被擄 ,而結束於主耶穌第二次的再來。這預言包括了由巴比倫帝國至羅馬帝國,以及到主再來的歷史發展。(參圖)

但以理書第二章5次題到天上的神(但2:18,19,28,37,44),但以理深知是神在掌管一切,祂改變時候、日期,廢王、立王。神將尼布甲尼撒王的夢啟示給但以理知道,就是要讓他明白,無論在浩瀚宇宙間,或是在人類歷史中,祂都在掌權。所以,但以理一直都順服在神所量給他的環境中生活,不埋怨、不反抗;專心靠神而不被環境影響,給世俗沾染,亦不會隨波逐流或妥協!

六、願意與人同得恩惠(但2:46-49)

但以理得王賞賜,被委派掌管巴比倫全省,並總領所有哲士,但他沒有忘記與他出生入死的同伴,他請求王也委任他們,與他們分享所得的恩惠。但願我們也像保羅一樣,願意與人同得主恩、同享主愛。「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林前9:23)

我們已身處在這外邦人的日期的最末後的日子,主快要再回來了,我們應當怎樣預備迎見我們的神呢?我們要常在神所定的旨意裡專心靠神,並曉得神在掌管一切;我們每一天都要過一個得主喜悅、榮耀歸神的生活!

2015年2月22日:吳錦明〈從上頭來的智慧〉

「我的弟兄們,無花果樹能生橄欖嗎?葡萄樹能結無花果嗎?鹹水裡也不能發出甜水來。你們中間誰是有智慧、有見識的呢?他就當在智慧的溫柔上顯出他的善行來。你們心裡若懷著苦毒的嫉妒和紛爭,就不可自誇,也不可說謊話抵擋真道。這樣的智慧不是從上頭來的,乃是屬地的,屬情慾的、屬鬼魔的。在何處有嫉妒紛爭,就在何處有擾亂和各樣的壞事。惟獨從上頭來的智慧,先是清潔,後是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多結善果,沒有偏見,沒有假冒。」(雅三12-17)

「當我們思想主山上教訓的時候,我們就難免要問說,除了神的兒子自己之外,地上是否曾經有人實際活出這種生活?但藉此問題,我們會發覺,『除了神的兒子自己之外』這句話,正是這問題的答案。」《正常的基督徒生活》

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

在福音書裡,神兩次從天上說基督是祂的愛子,是祂所喜悅的。「耶穌受了洗,隨即從水裡上來。天忽然為他開了,他就看見神的靈彷彿鴿子降下,落在他身上。從天上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太三16-17)「彼得對耶穌說:主啊,我們在這裡真好!你若願意,我就在這裡搭三座棚: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說話之間,忽然有一朵光明的雲彩遮蓋他們,且有聲音從雲彩裡出來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他!」(太十七4-5)

只有基督的生命,才是神所喜悅的。在教會歷史裡,有些人也發現了基督的寶貴,很想學習基督那樣的行事為人,在宗教改革前的十四世紀,在天主教裡仍然有些愛主的弟兄姊妹,我們今天可以從《效法基督》(The Imitation of Christ)這本書,看到他們當時的學習。正如書名所說的,他們以為只要效法基督怎樣待人接物、模彷基督怎樣說話行事,就能像基督,但這卻不是神給我們的路。

「有一個法利賽人,名叫尼哥底母,是猶太人的官。這人夜裡來見耶穌,說:拉比,我們知道你是由神那裡來作師傅的;因為你所行的神蹟,若沒有神同在,無人能行。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尼哥底母說:人已經老了,如何能重生呢?豈能再進母腹生出來嗎?耶穌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從靈生的就是靈。」(約三1-6)

尼哥底母是法利賽人,他既熟知神的律法,並且外面也嚴守猶太教的各樣規條,但尼哥底母卻知道,自己仍沒有資格可進神的國,他稱呼主耶穌為拉比,是由神那裡來作師傅的,就是要請教主耶穌當怎樣作,才能進神的國。尼哥底母的問題是「作甚麼」,主耶穌卻只回答「是甚麼」,「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只有「從靈生的」才「是靈」。

每一個蒙主耶穌救贖的人,都明白我們不能靠自己的行為在神面前稱義,也不能靠行為得以重生。但很可惜,我們信主以後,很容易以為「重生」等於可以「重新開始」,仍舊想用自己的能力才幹去作一些事情討神的喜悅。

「無知的加拉太人哪,耶穌基督釘十字架,已經活畫在你們眼前,誰又迷惑了你們呢?我只要問你們這一件:你們受了聖靈,是因行律法呢?是因聽信福音呢?你們既靠聖靈入門,如今還靠肉身成全嗎?你們是這樣的無知嗎?」(加三1-3)

今天雖然我們不會像加拉太人那樣走行律法的路,但是背後的精神其實沒有分別,就是要靠自己肉身的力量去成全。但是憑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去作事,最終只會在神兒女中間帶來雅各所說的「嫉妒、紛爭、擾亂和各樣的壞事。」

屬地的智慧

為甚麽雅各說人自己的智慧是屬地的、屬情慾的(即屬天然、屬魂的)、甚至是屬鬼魔的,因為憑自己智慧去作事的人,心裡會「懷著苦毒的嫉妒和紛爭」。雅各說「苦毒的嫉妒」,實在很生動的描寫出人的光景,記得自己剛信主頭幾年,很在意跟自己信主年日差不多的人去比較,某某怎麽可以領詩而我卻不能,某某怎麽可以作組長我又沒有份,心裡的嫉妒,實在充滿了苦澀味,然後嫉妒又會引發紛爭。

「紛爭」(G2052)的原文指「為了官職而不擇手段」、亦有「自私、野心」的意思。本來我們在神面前的追求應當是隱藏的,但為了和別人紛爭,我們把自己讀經、禱告、聚會和服事宣揚出來,務求讓人知道自己怎樣怎樣,其實只是想達到自己所想望的職份。雅各說這種智慧是屬鬼魔的,就是這個緣故。在教會歷史裡,一頁頁的失敗和見證的崩裂,都是人沒有分辨甚麼是從上頭來的智慧,卻跟隨了自己的智慧。

是從上頭來的智慧

《箴言》8章22-35節所說的智慧,就是基督,祂是從上頭來的,神又使祂成為我們的智慧。「耶穌對他們說:你們是從下頭來的,我是從上頭來的;你們是屬這世界的,我不是屬這世界的。」(約八23)「但你們得在基督耶穌裡是本乎神,神又使他成為我們的智慧、公義、聖潔、救贖。」(林前一30) 雅各說「從上頭來的智慧」有八方面。

先是清潔

「先是」有「首要的,第一的,最重要的」意思。「清潔」原意是「純淨,聖潔的」意思。從上頭來的智慧最重要的是純淨、聖潔,就是沒有私心,沒有私心就沒有嫉妒,沒有嫉妒就沒有紛爭,沒有紛爭就沒有擾亂和各樣的壞事。人若有從上頭來的智慧,當看見其他弟兄姊妹顯出神的恩賜時,心裡不是嫉妒,乃是感恩,為神得著可用的器皿而歡喜快樂;心裡想的不是紛爭,乃是祈求,求神能加倍使用弟兄姊妹,叫他們能更榮耀神,更造就教會。只有基督的生命,才可以這樣純淨、聖潔,這樣「無我」。

後是和平

「和平」是「沒有爭戰,和諧」的意思。人活出基督純淨,聖潔的生命,當然不會與人爭戰鬥毆。就是意見不同,也保守聖靈裡的和諧合一。

溫良

是「溫和的,仁慈的,有禮的,有度量的」意思。這種温和與度量是生命成熟的標記,彼得以為自己能寬恕弟兄七次就很足夠,主耶穌卻說是七十個七次(太十八21-22),主的意思不是叫我們開本帳簿去計算,到了四百九十次沒有,乃是說明只有主的生命,才有真正的度量和無限的寬恕。

柔順

是「順從的,易勸的」意思。不是盲目服從,乃是看見神所設立的權柄,而甘心順從;也不是盲目聽勸,乃是分辨哪些勸導是合乎聖經的,而甘心領受。

滿有憐憫

「經上說: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太九13) 這裡所說的「憐恤」和「憐憫」在原文是同一字,「憐憫」是神的性情。要滿有憐憫,只能滿有神的生命。

多結善果

意思是常常結出「真正有用、有益、有價值、有幫助的果子」,叫人得著生命的供應。

沒有偏見

Darby譯為(unquestioning)「堅定」,Young譯為(uncontentious)「不爭論」,American Standard Version (ASV)譯為(without variance) 「毫無變動」,意思就是「只堅定持守真理,不爭論,不動搖。」

沒有假冒

「假冒為善的人」原文是「舞臺演員」的意思。(G5273, an actor under an assumed character, stage player) 所以,你施捨的時候,不可在你前面吹號,像那假冒為善的人在會堂裡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榮耀。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太六2) 假冒就是「沒有發自生命的流露,卻裝扮成自己本來沒有的樣式。」

生命是長出來的

當我們明白了「從上頭來的智慧」有八項特徵,我們很容易想去模彷,想做到其中一些方面,但是「從上頭來的智慧」就是基督,只有當我們裡面的基督不斷成長,成熟到能顯出這些特徵,才能顯出,若勉强模彷,只會落在假冒之中。

「你們要防備假先知。他們到你們這裡來,外面披著羊皮,裡面卻是殘暴的狼。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荊棘上豈能摘葡萄呢?蒺藜裡豈能摘無花果呢?這樣,凡好樹都結好果子;惟獨壞樹結壞果子。好樹不能結壞果子,壞樹不能結好果子。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就砍下來丟在火裡。所以,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啊,主啊,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許多異能嗎?我就明明地告訴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太7:15-23) 主耶穌到那天,是看我們的「所是」,而不是我們的「所作」,我們所結的果子,只忠實說明我們是好樹還是壞樹。「你們那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或作:使身量多加一肘呢)?」(太6:27) 肉身的生命跟屬靈的生命一樣,我們無法多加一肘,叫我們生長得快一點。

生命成長有一定的法則,保羅在《哥林多後書》4章7-12節是這樣說的:「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至失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因為我們這活著的人是常為耶穌被交於死地,使耶穌的生在我們這必死的身上顯明出來。這樣看來,死是在我們身上發動,生卻在你們身上發動。」願主憐憫我們!

2015年2月15日:梁景法〈施比受更有福〉

(一)甚麼是有福

「施」是付出,是減少的意思;「受」是接受,是增加的意思。「施比受」怎麼會「更為有福」呢?今天的世界總是敎人要去爭取更多,無論是金錢、地位、名譽、香港還包括樓宇、大屋等等。好像物質越豐富就越有福氣,擁有越多就越快樂!但擁有不一定是福氣、多不一定快樂!聖經卻敎導施比受更為有福。我們怎樣才會成為一個更為有福的人? 施的意思應該是「貢獻」、「拿出來」,也就是「我和你分享」的意思。即是一個人若肯貢獻出來,與人分享自己的東西,比接受這件東西的人,更有福氣。

(二)「施」怎會比「受」更為有福呢?

施比受更為有福,接受的人蒙福,施的人卻更為有福,原因是:

1. 屬天祝福的原則:「施比受更為有福」是「主的應許」。原來屬天祝福的原則是-我們若肯為主捨去,就必從主得著更多;無論屬靈或物質方面,都是這個原則。主耶穌說:「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斗,連搖帶按,上尖下流的,倒在你們懷裡。因為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路6:38)多給的多得,少給的少得,這是主的原則。主的祝福是傾倒給那些樂意使自己成為別人祝福的人。基督徒蒙受神的恩典,要學習做一個付出的人,不讓神的恩典只停留在自己身上,要像活水的江河,川流不息。若你只顧得著祝福,卻不願意付出,結果就像死海,只有進,沒有出,最後失去生命的豐富。

2. 生命度量的擴闊:「施比受更為有福」是「自然增長」的現象。我們的恩賜是越運用就會越增加。正如主人說:「奪過他這一千來,給那有一萬的。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太25:28-29)在「施予」時,主就會擴大我們的容量,使我們更加蒙福。付出的人在他付出的時候才會明白他的有限,看見自己的不足,所以他必須常常謙卑來到主面前,更多倚靠神,支取神的愛和恩典,供應他能夠服事更多的人,成為別人的祝福。

(三)效法主耶穌的榜樣

耶穌說:「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可10:45)主耶穌因著順服父神的旨意,甘願付出自己的生命,「所以神將他升為至高,又賜給他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父神。」(腓2:9-11)保羅效法主,活出主的生命,他用生命服事人,服事教會,「我未曾貪圖一個人的金、銀、衣服。」(徒二十33)保羅不但在屬靈上付出,在生活上也付出,供給同工的需要。「我這兩隻手常供給我和同人的需用,這是你們自己知道的。」(徒二十34)復活的生命首先是需要經過死亡,十字架是通往榮耀的路,耶穌走過,保羅走過,我們也需要如此行。一個樂意付出的人,生命才會豐富。

(四)要扶助軟弱的人

保羅的一生是過信心的生活,雖有教會的供應,但有需要時,他就以織帳棚賺取收入,供給同工的需要,神亦加倍看顧他。所以我們要顧念有需要的,扶助貧困的。我們要彼此相愛,「小子們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約一3:18)。在神的家中我們應該用基督的愛彼此扶助。神的兒女應該互相關心,可能金錢上的顧念,物質上的關懷,以至心靈上的關心和扶持。有時我們看見自己有難處,就忽略了其他肢體在難處當中,但你先為他人的事代禱,神加倍的恩典就顯在你身上。今天在神的兒女當中,需要有更多的憐憫、同情與代禱,在難處當中的肢體十分需要我們的關心。我們幫助別人,並不是自己很順利的時候; 付出的時候,不一定是自己很富裕的時候。雖然自己還在缺乏,難處當中,但因順服聖靈的感動而去關心別人,反而就更蒙福。

(五)五餅二魚的神蹟

「在這裡有一個孩童,他拿著五餅二魚算什麼呢?」(約六章1-14)結果就憑著這孩童的奉獻,主耶穌行了一個大神蹟,分給五千男丁,加上婦女兒童上萬人吃飽,剩下的零碎還裝滿了十二個籃子。這個孩童願意捨己,將自己僅有的奉獻給主,藉著這僅有的五餅二魚,所行出來的神蹟是那樣的大。若是我們自私,僅僅為自己,從來不顧到別人的需要,我們的生命照樣是貧乏。若我們以主的愛關心別人,神就加倍給我們。孩童是最容易自私的,但他聽到主講道很感動,他拿著五餅二魚完全獻給主。若我們因為愛主而付出,關心肢體,主同樣要使用你,成為馨香的祭物,榮神益人。

(六)總結

當一個家庭裡每個人都付出,家就有溫暖。在教會裡,當每個人付出,教會就有溫馨,求主幫助我們,遵守聖經的教導,施比受更為有福,你會更長進、更喜樂、更多經歷神、更多蒙神祝福。而且你會看到你勞苦的果效,在主裡面不是徒然的,弟兄姊妹也因著你的付出而蒙福,教會也因著你的付出而復興。並且要得主的稱讚:『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太福音25:34-40)

當我們來到一生的終結時,要問的──

  • 不是我在此生享受了多少,而是我們付出了多少?
  • 不是一生的目標達到了多少,而是愛的事奉有多少?
  • 不是我有多快樂,而是我給了別人多少幫助?
  • 不是在此生有多少成就,而是我的一生是否成為別人的祝福?

2015年2月8日:陳福生〈得神喜悅的但以理(1)— 立了志向〉

今年教會的主題是「要得主的喜悅」,這不只是掛在咀邊的口號,而是要我們在生活中去學習、去實行!主若願意,今年我們試從看但以理的一生,去學習怎樣可以警醒預備等候主的再來,並得主的喜悅!

一、受苦心志(但1:1-2) 

但以理等人本來在一個安逸的環境中,自由自在地生活,現在一下子被擄到巴比倫,失去自由並成為奴隸!若是我們,我們會有甚麼反應呢?悲傷、灰心、埋怨?有些基督徒,當主凡事為他預備,他就大讚美;當主稍為求他一點,就立發怨言!但以理等人並沒有埋怨,他們願意在任何環境中學習順服,他們有為神受苦的心志。這突如其來的苦難,確實不是我們可以容易面對的,這是要看我們平常生活時有否預備?預備好有「受苦的心志」!「基督既在肉身受苦,你們也當將這樣的心志作為兵器,因為在肉身受過苦的,就已經與罪斷絕了。你們存這樣的心,從今以後就可以不從人的情慾,只從神的旨意在世度餘下的光陰。」(彼前4:1-2)我們不一定會遇到患難,但我們先要有受苦的心志,當我們真的遇到患難時就能面對!

二、不愛世界(但1:3-5)

但以理等人本是作奴隸的,現在竟然有這樣好的王的恩惠擺在眼前,確是一個考驗!撒但攔阻人愛主的方法,有時是用苦難、殺害;有時則是用名譽錢財來迷惑人,使他們不能清心的愛主!我們這時代也有很多吸引和迷惑,無論金錢、地位、愛情、享受、潮流等,都容易把我們擄去,成為它們的奴隸!所以我們「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裏面了。」(約一2:15)我們立志要得著基督,不要愛世界;基督才是我們一生所要追求、所要得著的。

三、作神見證(但1:6-7) 

但以理等人的名字本來含有神的見證的意思在內,他們應該是見證神的人;但被改了一個有外邦神明的名字藏在其間的名,這是撒但的詭計,試圖想抹去神在他們身上的主權和恩典。詩歌有說:「神造人之時,是照着神形像造的,叫人帶著神的使命,在地榮耀主名。但人竟犯罪,被罪惡所捆綁,因此失去神的形像。」我們是屬神的人,所以應該立志在生活中作神的見證人,不被撒但抹去神在我們身上所施的救贖、恩典和神的榮耀。

四、不被玷污(但1:8-16) 

「但以理卻立志不以王的膳和王所飲的酒玷污自己」 祭偶像的食物本來就算不了甚麼,這裡的重點是「不玷污自己」,正如林後六章17節所說「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與他們分別;不要沾不潔淨的物,我就收納你們。」這表示我們是要與世界分別,不被沾染。我們天天都受到這個世界的潮流、價值觀,及世人的做事、說話方式所影響。我們要立志不被這些人、事、物所沾染,不玷污自己。帖前四章7節說到「神召我們,本不是要我們沾染污穢,乃是要我們成為聖潔。」但願我們「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2:21)

五、榮耀歸神(但1:17-20) 

當但以理等人單純專一的倚靠神時,神就「賜給他們聰明知識」,並且「他們的智慧聰明比通國的術士和用法術的勝過十倍」 這是何等榮耀神的事!我們也要立志不靠和不求人的智慧,只求從天上來的智慧。「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言 9:10)當我們凡事倚靠主,用主賜給我們屬天的聰明智慧去面對世上的事情時,就能讓世人認識到神的智慧和恩典,便能將榮耀歸給神。

六、至死忠心(但1:21) 

但以理14歲被擄到巴比倫,到古列王元年,已是84歲的老人;縱然已改朝換代,但沒有影響到但以理的心志。70年以來,經歷了多少逼迫、威嚇、面對死亡、引誘、權位、安逸或忙碌的生活,但以理為神作見證的心志一直都沒有改變!願主的大愛激勵我們,使我們無論在甚麼景况,都像那些誠實愛主的人,禍福都不問;求主給我們這樣心志,赤忠忘生死!

2015年2月1日:江守道〈要得主的喜悅〉

主怎樣上去還要怎樣來

當我們的主離開世界上升時,五百個門徒舉目觀看,他們看見主的腳離開橄欖山往上去,然後雲彩把主接去,他們雖然不再看見,但仍舉目望天。後來有兩個穿白衣的人對他們說,主怎樣往天上去,還要怎樣來。從這裡看見主上升,第一段從橄欖山到雲端是看得見的,第二段從雲端到寶座是看不見的。

我們怎麼知道主到了寶座呢?因為五旬節聖靈從天上降臨,我們知道這是主到了寶座被神膏作主作基督,然後膏油從主的頭上流下來。而兩位使者(並不是天使,他們是身穿白衣,照我們所看見的大概是摩西與以利亞,這裡不詳述)告訴門徒:主怎麼樣上升,也要怎麼樣回來。

主應許我們要回來,但是今天已經是二十一世紀,每一世紀主的門徒都等候主;實在主任何一個世紀都可以回來,然而祂好像遲延不回來,是為甚麼呢?因為新婦未裝飾整齊,這是我們的責任。主愛我們、要把我們裝配完全,叫我們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好回來接衪的新婦。好像是我們等待主,事實是主等待我們配作衪的新婦。

主的上升分兩個階段:第一段從橄欖山到雲端是眾目看得見的,第二段從雲端到寶座是看不見的。所以主回來就相反,換言之:第一段從寶座到雲端是看不見的,第二段從雲端到橄欖山是眾目看得見的。

主回來的兩個比喻

聖經對主的回來有兩個比喻:一是「我來像賊一樣」(啟十六15),不知不覺就來了,就會偷家中的寶貝,醒覺之時賊已經來過了;二是「閃電從東邊發出、直照到西邊.人子降臨、也要這樣。」(太廿四27),所有人都看見。

故此,馬太福音第24章說主來的日子好像挪亞的日子,這「主的日子」是專門名詞,希臘文中指「一段的時間裡面包括一連串的事情」,是與主離開是相反的。雖然按肉身說主離開了我們,但有一天衪會回來與我們同在。所以「主的日子」是一段時期包括了一連串事情。

地上的光景

這到底是怎麼樣的光景呢?就是如挪亞的日子,人吃吃喝喝、嫁嫁娶娶,如平常一般,但忽然主就來了、洪水就來了,在方舟裡的挪亞一家就得救。又如羅得的日子,因為天使將羅得一家帶出所多瑪時,天上的火就下來滅城。主來又是「如兩個人在田裏,取去一個,撇下一個;兩個女人推磨,取去一個,撇下一個」,路加福音第17章加上說「當那一夜,兩個人在一個牀上,要取去一個,撇下一個」。這就是告訴我們是怎樣開始的。

取去一個,撇下一個

其實所有在主再來之前的預言都應驗了,未應驗的是指主來的時候。所有世界上的情況、人心的光景與教會的情形,都看見主回來的日子實在近了。

突然有一天,一個取去一個撇下,這裡並不是有六個人,而是兩個人。兩個人推磨是表明早晨、兩個人在田裏表明正午、兩個人在牀上表明晚上,因為地球是圓的,所以主來的時候,不同時區的人在做不同的事。但是突然主來了,像賊般取去主所寶貝的,就是那預備等候主的,而留下的是雖然信主卻沒有準備的。這裡表明的是兩個人是主來的時候還活著存留的基督徒。

歷世歷代睡了的信徒

但教會數字是12,12個使徒與12個根基,為甚麼只有兩個人呢?還有十個呢?馬太福音第25章說到十個童女,也是一半一半,五個聰明的,五個是愚昧的,她們都等候新郎。聰明的都帶著火把,火把中有油,並在器皿中有額外的油,但愚昧的童女沒在器皿中帶油,可能帶了其他的東西,以為寶貴。出去迎接主的時候見主還沒來,就睡了,這是指真正的死,就是基督徒的死,是指歷世歷代的基督徒,他們也分兩種:聰明的,帶了額外的油;愚昧的,沒帶額外的油。所以當主遲延,他們都睡了。但是有一天他們聽見主來,他們就復活過來,聰明的有額外的油使火把發光,出去迎見主、進主的婚宴,但愚昧的火把要滅了,就要出去買油。

聰明與愚昧的童女

她們本來的油是神給的恩典,就像我們內住的聖靈,叫我們能發光,但器皿裡面的油,那是額外的,是我們要付代價買的,就表明我們要讓聖靈充滿、隨從聖靈、與聖靈合作,是要讓聖靈在我們裡面工作,把基督組織在我們裡面,叫我們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這是要出代價的。聖靈內住是恩典,但聖靈充滿是要出代價。聰明的預備了額外的油,但愚昧的以為不需要額外的油,想得著「得救」和「享受世界」的兩面好處,結果卻在羔羊婚宴上無份、在黑暗中咬牙切齒。雖然愚昧的今天不願意受管教,到了千年國度卻還是要受管教,因為神的旨意要每個信主的人都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從羅馬書第八28-30就可知道:「預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們來;所召來的人又稱他們為義;所稱為義的人又叫他們得榮耀」(30)。

空中的爭戰

十個代表主內死了的信徒,兩個就代表主回來還活著的。突然一天全世界有一班人不見了,被主提到寶座去,這是啟示錄第12章那男孩代表的,要被提到寶座,成為迎接主回來的人。然後他們在空中就有爭戰,米迦勒就帶著神的使者與撒旦並跟隨牠的爭戰,撒旦就要被摔到地上,因為空中要清淨,好叫主能從寶座來到空中。

三年半大災難

撒旦被摔到地上時,三年半的大災難也就開始,敵基督、假先知也會同時在地上,不但猶太人受逼迫,神也藉此讓從前放肆、沒有好好跟隨主的基督徒最後機會,主讓他們起來為主殉道。所以大災難對基督徒來說,是神額外的恩典給我們最後一次機會作得勝者,讓我們看見神的忍耐與恩典何等的浩大。

基督臺前的審判

大災難過去後有什麼情形呢?這是帖前第四章所提到的,活著還存留地上,以及在主裡死了而復活的信徒,都一同被提到空中,不是被提到寶座,因為主已帶著得勝者到空中,這裡是基督臺前的審判(林後五10)。

白色大寶座對我們已經過去,那是永生永死的審判,主已經在十字架上替代了。但不是說基督徒就沒有審判,有一天我們都要站在基督臺前受審,那是得獎賞或受責罰的審判、是家庭的審判,只有家裡的人才可參加的,如中國大家庭制度,家庭會議中家長照著每人的生活情況或賞或罰:榮耀家庭的就得獎賞,虧損家庭的就受責備。虧損家庭的就是聖經說的雖然得救,卻是僅僅得救,還是要經過管教。

至終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

今世如果拒絕受神管教,到來世還得要受神管教,管教是因為我們是兒女,神要我們都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管教是為愛我們的緣故,如果願意受教,接受聖靈的教導、放棄我們的肉體舊人,那麼到主來的時候就能得獎賞,否則千年國度要受管教。因啟示錄第21章描述看見,在永世裡神的旨意是所有屬主的人都是作王的。

末後的光景

在空中基督臺前的審判之時,地上又是甚麼樣的光景呢?就是啟示錄第十六章我們看見神的七碗、神的震怒,看見哈米吉多頓大戰與列國的審判,然後神的國度要降臨這地上。

預備主的再來

弟兄姊妹,主回來第一段像賊一樣,願我們儆醒禱告,如路加福音第21章所說,不把今生的思慮累住我們的心,時時儆醒,常常祈求,站立在人子面前。願我們預備主的再來,不要愛世界,背十字架追隨我們的主,儆醒知道今天的光景,禱告仰望等候主回來。主就要來了,讓我們都儆醒禱告。

(本文未經講者過目)

2015年1月25日:主日見證交通摘要

交通江弟兄特會的訊息,我印象最深的是主耶穌的禱告。當中提到我們不屬世界,但我們卻仍要在世界中活著,我們該如何看待這個世界﹖我們可是真心盼望主回來﹖有時我們在世上為自己預備很多很周詳,以致我們留戀不捨。其實啟示錄早已提醒我們世界的結局是越來越壞,作基督徒會越來越難,所以我們不應有假象,以為世界會有美好的一天。願大家彼此勉勵。
□ 梁耀明

分享一次患病入院的體會。有一次因病入院,得到醫護人員適心的照料和關愛。令我想到神對我們世人的愛,也是這樣無條件的顧念與犠牲。感謝主讓我多一點體會祂的愛。
□ 張吳藝林

冬令會中給我最大提醒的有兩點,首先是但以理的榜樣,他立志服事神,不容任何事物阻撓他。此外,專題中,負責的同工為我們預備的小冊子叫我很得安慰和幫助。那裡提到義人要發旺,且年老仍要結果子,這對我們年長的一群實在是很大的鼓舞。
□ 招曾芳妹

不經不覺在葵芳家已聚會了兩年。感恩神留住我的生命,且帶領我在這裏得享神的話。另方面,卻心懷恐懼:我當怎樣行出神的話來呢?怎樣活在恩膏的教訓裡呢?去年青特–讓我認識幔內的生活。冬令會則藉許多的榜樣提醒我,如但以理怎樣站穩他的地位,勇敢面對;又如保羅怎樣以生命活出對神的信心,並且沒有因得著了秘訣而自高,反而謙卑。至於特會最深刻的提醒:是我們當與聖靈合作,免得將來哀哭切齒,到了天家仍要補課。求主幫助、教導我們,使我們不會成為白佔地土的人。
□ 鄧湯燕

江弟兄的分享多次提醒我們要脫離世界,進入愛子的國度。這不單是指將來的事,更指我們今天的生活。因為現今的世界都卧在那惡者手下,若不脫離,我們就受撒但的操控。活在世界的捆綁裡,我們不可能活出基督徒的見證,也不能享受基督的豐富。但我們活在世上,世界的聲音與價值觀時刻影響著我們,靠我們自己根本無可能脫離,出路是在神所賜的信心與幫助。願彼此共勉。
□ 潘李笑慧

特會訊息講到信心的功課。神也在工作上,兒女的管教上及家庭經濟上都給我信心試驗。這些對我來說都是不容易面對的,但卻更迫使我學習交托神,求主帶領我及我一家。
□ 張志明

冬令會專題中的分享給我的提醒最深。當中一位姊妹是全職的家庭主婦,她給我的印象最深,因為她作家庭主婦作得很甘心,這正是我作不來的。她不計較付出的時間,不計較丈夫的回報,也不計較自己的犠牲,為什麼她能作得這麼自然,因為她甘心﹗看到別人的榜樣,更想到主自己的甘心捨棄,叫我不能不服下來,願主繼續幫助我。
□ 林熊艷梅

特會訊息給我最深刻的提醒是信心的重要,信心是屬靈道路的門、也是路。我自從升上大專,同學們的價值觀、對事情的取向成為我的困擾。我知道我不應跟從、但我亦不能爭辯,我好像改變不了什麼。亞伯拉罕拯救羅得的故事,對我來說是個神蹟,以三百多個家丁竟打敗四王的大軍,我覺得只因為有神的幫助才能作成。所以面對這許多的挑戰,我亦應學習信靠交托神。
□ 陳梓晞

每次江弟兄的交通都說主仍未回來,不是祂不肯,是因我們未預備好。我們有沒有與聖靈合作,我們可預備好呢?不要以為等到主再來,一切都是恩典,一切都更新,就以為這功課可以漏掉不學。弟兄提醒,若我們仍未學到,在千年國度我們仍是要補學回來的。願弟兄的提醒激勵我們殷勤追求。
□ 呂趙慧敏

總結:讀經:腓三12-14

這裡的提醒若是對一班小人物講會較合理,但這是保羅的話。保羅已有這麼好的學習,也跑到這麼高了,但他仍是說要竭力追求!竭力原文有「抓住」的意思,保羅要抓住的是基督。我們都會竭力抓住的,但我們抓住的是甚麼?我們抓住的可能是兒女,是工作,是身體‥,無可否認,我們在地上都有自己的責任,這些似乎都是應該的,但這些不應成為我們人生的目標。我們竭力在家庭中,在兒女上,在工作上是為得著主!冬令會也提醒我們,我們竭力的其實都是些恒常的事。祈禱,讀經與聚會我們都是常有的,但我們有否竭力?原來我們的生命就在這竭力追求中,不知不覺地長大。這樣的生命彰顯在你的待人處事中,在你的家庭中,在你的工作上,那就是美好的見證。願一年的開始,我們彼此勉勵,作個得主喜悅的人。

2015年1月18日:馮貴滿〈信心的歷程〉

神的兩大工作

羅馬書是說到因信稱義的真理,信心在其中是極重要的題目。我們今天能因信心而稱義,羅馬書四章16節說到,是效法亞伯拉罕之信的。保羅接著解釋,亞伯拉罕所信的是叫死人復活;使無變為有的神。這裏說出神的兩大工作──使無變有、死而復活。「使無變有」是神在舊造中的工作;神從起初用祂的話創造了諸世界,這是使無變為有。「死而復活」是神帶進新造的工作;神的旨意是要得著新造。現今這舊造的世界,是越過越老舊,必要朽壞,不能存到永遠的;要進入將來的、永遠的新天新地,必須是經過死而復活的。

信心的進程

所以,亞伯拉罕的所信的不是僅僅是使無變為有的神,他也必須相信並經歷神是使死人復活的那一位。從神帶領亞伯拉罕的經歷,我們可以看到他信心的進程。起初神呼召亞伯拉罕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祂指示的地方去,亞伯拉罕幾乎是拋棄一切所有的。但他到了迦南,他經歷神是那位使無變有的神,他一切需要神都為他預備,漸漸亞伯拉罕越過越富有,牛羊婢僕極多。後來,亞伯拉罕發現他雖然擁有極多財富,但他沒有兒子,沒有後裔,一切都沒意義了。到了亞伯拉罕快一百歲,他妻子撒拉也年老了,神卻按祂應許的賜亞伯拉罕兒子,撒拉生了以撒。亞伯拉罕相信神的應許,經歷了神是使無變為有的神。

但亞伯拉罕的信心不停在這裏,到了以撒長大成為童子,神試驗亞伯拉罕要他把以撒獻為燔祭。亞伯拉罕順服神,把以撒帶到摩利亞山上,放在祭壇上,正要下手殺以撒,神呼叫亞伯拉罕,用公羊代替以撒獻為燔祭。希伯來書解釋這事,說到亞伯拉罕彷彿從死中得回他的兒子。亞伯拉罕的信心進步了,他相信神不僅是使無變為有,祂也是使死人復活的神。

弟兄姊妹,你我是效法亞伯拉罕的信而蒙稱義的,但我們相信神,起初可能只知道祂是使無變為有的神。我們有甚麼需要,祂都會供應,我們需要拯救,祂是我們的拯救,無論是疾病、艱難、困境……祂都可以滿足我們的需要。甚至我們會相信,若我們缺乏信心、愛心、忍耐、勇氣……,神都會賜給我們,因祂是使無變為有的神。不過,若我們的信心停在這裏,我們的一切就仍然停留在舊造裏面。亞伯拉罕的信心,是有進程的,我們效法他,也必須相信和認識我們的神也是使死人復活的神。

信心的經歷

使徒保羅解釋了亞伯拉罕的信心,他自己也經歷了信心。在腓立比書三章9節,保羅說:「並且得以在祂裏面,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義,乃是有信基督的義,就是因信神而來的義。」接著他說:「使我認識基督,曉得祂復活的大能,並且曉得和祂一同受苦,效法祂的死,或者我也得以從死裏復活。」信心不是嘴巴說相信就是了,信心是有經歷的;而信心的經歷第一就是認識基督。真實的信心必然引領我們認識所信的那一位,否則所有經歷都是無意義,徒然的。認識基督是我們一生要追求的,我們的主是何等豐富、榮耀,窮我們一生都不能測透。但在認識基督上,保羅告訴我們,要曉得祂復活的大能,這是最重要,也是最中心的。對基督的認識我們不能全部都曉得,但若我們曉得祂復活的大能,就能經歷基督一切的豐富。

我們的主是藉著死而復活,將祂的生命賜給我們;我們因著信,亦已經得著這復活的生命。但為何我們常常無法經歷主生命的豐盛和榮耀?保羅往下說:「曉得和祂一同受苦,效法祂的死。」不能經歷主復活的生命,是沒有「和祂一同受苦,效法祂的死」。信心經歷的秘訣是與主同死,因此主曾經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對於背十字架,我們常以為就是受苦受難。所以我們常常是自己釘自己十字架,就是找苦頭喫,就以為是背十字架了。甚至有時會為別人製做十字架,認為這是對他有益處。但主從來只要求我們背十字架,不是要求我們自己釘十字架或把別人釘在十字架上。一個人背起十字架,就是說明這人是已經被判死刑,要赴刑場釘十字架。主要求我們背十字架,就是要我們接受神對我們這個墮落的舊人的判決──與基督同釘十字架──他是該死的。只可惜我們常常是不接受神的判決,總是不願意死。如果我們真相信神是使死人復活的那一位,我們願意背起十字架,與主同死,我們必能從死裏復活,就是經歷基督復活生命的豐富和榮耀。

信心的印記

如何才是真實的信心呢?雅各書告訴我們信心的行為可以證明人有信心;但光從行為判斷,也不容易,也有錯誤的。保羅在加拉太書六章14節說:「…我已經釘在十字架上…。」17節:「從今以後,人都不要攪擾我,因為我身上帶著耶穌的印記。」這裏說耶穌的印記,是說到十字架的印記。主從死裏復活以後,顯現給門徒看,讓他們看祂手上的釘痕,肋旁的傷。就是在啟示錄裏,羔羊在寶座前,還是會看見像被殺過的。雖然主已經復活,但他身上還有釘十字架的痕跡。所以我們相信、經歷祂復活生命的人,也會有十字架的印記在身上,表明我們是在真實的信心所經歷的。

2015年1月11日:趙永欣〈一個得主喜悅的人 — 摩西〉

一、一個要得主喜悅的人-摩西

論到一個得主喜悅的人,在舊約中摩西就是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和榜樣。摩西可以說集多種身份於一身,包括先知(申卅四10)、律法的頒佈者(約一17)、代求者、牧人…。他雖因在尋的曠野,加低斯的米利巴水,在以色列人中沒有尊神為聖,以致神不許他進入迦南(參申卅二51-52),但他卻沒灰心喪志,仍忠心把以色列人帶到神所應許的地方,到了摩押的平原,他自知自己不能進去,便求神設立領袖帶領神的百姓,結果神揀選了約書亞;不單如此,他還提醒他們,緊記要遵行神的話。因此,神對他的評價是一個在神的家中誠然盡忠的僕人(來三5),他所作的,是為著神的旨意得成就,並且神的心能得滿足。他實在是一個得主喜悅的人。

摩西的一生可分作三個時期,每一個時期都是四十年。第一個時期是在埃及;第二個時期是在米甸曠野;第三個時期是蒙神揀選帶領以色列民出埃及進迦南。但他早在青年時期已有要得主的喜悅的心志。

二、他長大了就不肯稱為法老女兒之子(來十一24)

為甚麼他稱為法老女兒之子﹖根據使徒行傳第七章記載,及至神應許亞伯拉罕的日期將到,以色列民在埃及興盛眾多,直到有不曉得約瑟的新王興起,他用詭計苦待神的百姓,甚至叫他們丟棄嬰孩,使嬰孩不能存活(參徒七17-19)。摩西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生,他生下來,俊美非凡,他父母因著信,把在他父親家裏撫養了三個月,他被丟棄的時候,法老的女兒拾了去,養為自己的兒子(參徒七19-20),因此,他成為法老女兒之子。

在神奇妙的帶領下,讓摩西的母親能乳養他,相信直到他斷奶的日子(出二8-10)。聖經沒有提及他在成長期中,他的母親有否繼續看望他。但相信他是從他的父親暗蘭和母親約基別的口中,認識他祖宗的神及有關神的的事;在這險惡日子,暗蘭和約基別仍教導他們的三個兒女認識神,最終一個為女先知,一個為大祭司,一個為領袖,這實在成為今天我們作為基督徒父母的提醒,要注意對下一代屬靈的栽培。摩西因著父母對他屬靈的幫助,他雖然在法老女兒的宮中長大,接受最完善的教育,學了埃及人一切的學問,說話行事都有才能。但他卻不以此為寶貴,反之,他寶貴祂屬神子民的身份,因此,不肯稱為法老女兒之子。願他的見證和心志能成為我們今天的提醒和激勵。

三、他寧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來十一25)

因著信,摩西立志要得主的喜悅,這使他有與人不同的價值觀,他不願暫時享受罪中之樂,就是那些隨從肉體放縱的生活,反之,他寧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他所看重的是神的百姓。他將到四十歲,心中起意去看望他的弟兄以色列人,到了那裏,見他們一個人受冤屈就護庇他,為那受欺壓的人報仇,打死了那埃及人。他以為弟兄必明白神是藉他的手搭救他們,他們卻不明白(參徒七23-25)。他憑著血氣行事,以致失敗,結果要逃到米甸的曠野去,但他對神百姓的關愛,卻提醒我們這些在基督身體裏作肢體的,要更好學習相顧和相愛的功課。

四、他想望所要得的賞賜(來十一26)

當時的埃及是極其富庶,以摩西的身份,財富本是垂手可得,可是他卻想望所要得的賞賜,因此認定為基督受的凌辱更寶貴。「想望」指望斷於某種事物,他想望神的應許,過於眼前的財富,甘願為基督受凌辱。這是屬天的眼光,新約保羅也有這樣眼光並追求,他以認識主基督耶穌為至寶,為祂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腓三8)。願主藉聖靈幫助我們,使我們也有這屬天的眼光。

五、他有強烈蒙恩的感覺

從摩西身上我們看到他要得神喜悅的心,為甚麼他有這樣的心志﹖一面是因著他信靠神,但另一面,我們相信是因為他有強烈蒙恩的感覺,這激勵著他。我們相信他的母親在他小時候,定會提到他名字的由來,摩西名字意思,就是「從水裏拉出來」。深信她會告知他本有生命的危險,但神是如何的管理、保守、拯救他。讓摩西認識到自己是何等的蒙恩,如同保羅認識自己「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然而我蒙了憐憫…(提前一15-16)」;當人認識自己是如此的蒙恩,便產生了愛的回應「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是叫那些活著的人不再為自己活,乃為替他們死而復活的主活」(林後五14-15)。相信摩西也同樣向神有愛的回應,使他立志要得神的喜悅。願主的愛再一次更深的摸著我們,使我們向祂有更強烈愛的回應。

總結:願從摩西年青的日子,他要得主喜悅的志向與見證,成為我們的激勵與榜樣好使我們在末後的日子,成為一個得主喜悅的人。

2015年1月4日:黃漢先〈要得主的喜悅(一)〉

感謝主,又賜給我們新的一年,讓我們能在新的日子裏經歷祂新的恩典,並在祂所量的環境中學習新的功課。今年負責的弟兄們,將剛過去冬令會的題目,定為教會這一年的主題,盼望我們能在這「要得主的喜悅」的方向上繼續往前學習。所以在冬令會裏雖然我已交通了三堂,但靠主的恩典,這一年在我所負責的交通裏,仍要與弟兄姊妹按這主題一同從神的話裏來領受並學習。

一、當有志向 

保羅說:「所以無論是住在身內,離開身外,我們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悅」(林後5:9)。說這話之先,他以帳棚和房屋形容我們這屬血肉的身體,與將來我們復活所要得著榮耀的身體。告訴我們,有一天我們這身體若拆毀了,就要穿上神所造的、在天上永存的榮耀身軀。感謝主,這實在是我們所有蒙恩人的盼望,我們今天在這帳棚裏勞苦嘆息,在死亡的轄制中,所盼望的豈不就是要得著、要穿上那從天上來的房屋,好叫這必死的被生命吞滅嗎?並且我們若離開這身體就與主同在。所以保羅巴不得能早日脫下這地上的帳棚。然而主既然仍叫他在地上生活,他就立了志向,無論是住在身內,離開身外,都要得主的喜悅。他說「我們」,說明這不僅他個人,連他的同工,自然也包括我們在內。我們活在地上的態度、心志,當有的就只是要得主的喜悅!我們的心志是甚麼?新一年我們立了甚麼志向?是為個人的事業?為家庭?兒女?固然,各人都可以有不同的志向。沒有志向、目標,人就必鬆散,一無所成。如經上所言:沒有目標或方向,人就鬆懈,沒有約束(參箴29:18),可見志向之於我們的重要。

二、保羅的志向 

縱觀保羅一生,他實在是個具雄心大志的人。當年輕、還未蒙恩前,他就已是個有計劃和目標的人。單從他在加拉太書裏所說的:「我又在猶太教中,比我本國許多同歲的人更有長進,為我祖宗的遺傳更加熱心」(加1:14)。就可見他的心志。在腓立比書裏他自我介紹說:「我是希伯來人所生的希伯來人…」(腓3:5)  給我們看見,他是個正統的希伯來人。雖然生在基利家的大數(徒22:3),這是當時有名的商業、宗教、文化中心地,但在家中卻受著正統的希伯來教育。料他也必像許多傳統的猶太人家庭,五歲開始研讀聖經,六歲進拉比學校,十歲接受口傳律法的訓練,十三歲成為律法之子,然後就進到高等學府受教育,以裝備作個拉比。當他到了耶路撒冷,就受教於當時相當著名的拉比迦瑪列的門下,並且殷勤的學習,志向就是盼望能成為個法利賽人中的法利賽人。所以他不僅嚴守律法,達至無可指摘地步,且按著他祖宗的遺傳熱心,而因著所受的教導,就深以為那拿撒勒人耶穌是猶太教的敵人,是該死的,對於跟隨他的人也應將他們置之死地,他因此向大祭司申領文件,要到大馬色的各會堂裏去,把那些信奉拿撒勒人耶穌者,揖捕帶到耶路撒冷受審。但感謝神,就在他將近大馬色的路上,他蒙恩且被召了。天上的光把他打倒了,他也認識了他一直以為該對付的這拿撒勒人耶穌是主,從此他成為主所用的器皿。他的志向也改變了,現在他的心志就只有要更多認識這位主,並且要如何的討祂喜悅。所以在大馬色之後,經上給我們看見,他就到了亞拉伯的曠野(參加1:15-18),他在那裏多久?三年或少於三年?不能肯定,但讀聖經的人相信,他在那裏與神獨處交通,也必重思舊約,為要認識神的兒子。雖然我們不知道是否在那裏他就全得著了歷世歷代隱藏在創造萬物之神裏的奧秘,或被提到三層天上去(林後12:1-4),但顯然他對主有了新且豐富的認識。從亞拉伯的曠野,之後他再回到大馬色,然後上耶路撒冷,過了些日子,又經過該撒利亞就回到大數,以後在主的時間,藉巴拿巴把他再從大數召出來。保羅不只在蒙恩之初就如此立下追求主,以討主喜悅的心志,他一生中在生活與事奉上,都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悅。經上讓我們看見:

1.  立志為善:

他「立志為善」(羅馬書7:18)。雖然這經文我們非常熟識,也常以之為我們失敗找藉口,但我們是否注意,保羅說這話,他實在是個曾立定志向為善的人?在他是實在願意認真地如此生活的。所以他說:我行事為人都是憑著良心(參徒23:1)。雖然在經歷上他失敗了,但從失敗中他更認識他的己,也更認識主。

2.  立志敬虔度日:

在他寫給提摩太的信裏說:「凡立志在基督耶穌裏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提後3:12)。這雖然是給他的真兒子的提醒與勸勉,但從上文不難看見,這正是保羅自己的生活與經歷,他實在是個立志在基督耶穌裏敬虔度日、立志跟隨基督學像基督生活的神的僕人。所以他也以此教導人。

3.  立志在基督的名未被稱過的地方傳福音:

不但如此,保羅雖然蒙召作外邦人的使徒,但他更有一心志,就是把福音傳至基督的名未為人所知的地方。所以如此,一面他不盼望在別人的根基上建造,分享別人工作的成果。另一面,因他所願是:那些未曾聞知主信息的能看見、未曾聽過的能明白。(參羅15:21)。這正是保羅對主話語的順從(徒1:8),在傳福音上的心志。

4.  立志只傳基督和祂的釘十字架:

再者,保羅也立志只傳基督並祂釘十字架。這不僅是那複雜的哥林多教會拯救的路,也同樣是眾教會的需要。雖然各處的教會有著不同的問題,但只有基督和祂的十字架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答案。在此保羅說:無論是住在身內,離開身外,我們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悅。達秘譯本作:whether present or absent, to be agreeable to him  。無論是現在或不在了,只有的就是同意主的意思,討主的喜悅。這話可以說是保羅一生的志向。他在羅馬書14:7 – 8說,我們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活,也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死,我們若活著是為主活,若死了是為主而死,所以我們或活或死總是主的人。換言之,我們既都屬乎主,我們的生活就應當作個討主喜悅的人。我們既知道主來的日子已近,萬物的結局近了,我們理當如保羅所立定的心志,作個要得主喜悅的人,好叫我們離開身外與主同在,到基督台前的時候,能不致羞愧,坦然無懼。但願在往前的生活裏,我們都能以此為我們的心志。